第四百三十三章煽動內亂(二)、教皇病了?教皇病了! - 我不是救世主 - 朱砂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我不是救世主 >

第四百三十三章煽動內亂(二)、教皇病了?教皇病了!

第四百三十三章煽動內亂(二)、教皇病了?教皇病了!烏利聖徒目前的處境確實不是太好。

布迪王國突然間權力更替,還是千島之國伸手來管,立刻就擾亂了他的工作。

去年的大旱讓他的試驗再次失敗,甚至都沒有糧食給聖城上繳,引來了許多不滿。烏利很明白那是有些人借題發揮,畢竟聖城同樣收穫大減。所以只要他今年能將功補過就行了。

然而這個時候,千島之國卻跑出來橫插一腳!

不給布迪王國的土地發放種子,是布迪皇家教堂大主教提出來的。烏利不是很贊同,但他又想不出別的方法來反擊千島之國。

教會的所長其實不在戰鬥力,至少布迪這邊的教堂並沒有多少騎士。而且千島之國有南聯邦的盟約在手,教會也不能貿然先發動戰爭——烏利敢肯定,就目前這個特殊時期,哪怕教堂勝利了,聖城那邊也會責怪他擅自干擾世俗權力更替,違背教會原則什麼的。

束手束腳!烏利這幾年真的有點憋屈。

他還只是個紅衣主教的時候,教皇看重他,其他人的態度也友善,彷彿分分鐘都盼望著他能突破成為聖徒,為教會再添一位中堅似的。

可是等他真成了聖徒,卻變成了別人的眼中釘。教皇力排眾議把他送到南聯邦來,雖然躲開了聖城的紛爭,卻引起了布迪這邊大主教隱隱的不滿。

烏利也能理解這種不滿。雖然他除了種田不過問任何事情,但有他這個聖徒在,就是削弱了大主教的權力。而且大主教之前剛從布迪發現了咖啡這種珍貴的原料,煉製出了可以提神醒腦的藥水,正準備把整個布迪都變成咖啡王國,大賺而特賺的時候,他卻忽然空降,要求布迪大種水稻……

糧食是好東西,但總不如煉金原料賺錢。更何況他種出來的糧食都要運往聖城,聖城自然是不會給出糧商們的收購價的。

如此一來,整個布迪教區的教堂,收益都等於大幅縮水,也就難怪大家都對他心存不滿了。也就是後來布迪吞併了蘇拉公國,把教區又擴大了一些,才算有個交代。

可是現在千島之國的新王一插手,蘇拉變成了千島之國的蘇拉,布迪也等於變成千島之國的布迪了,大主教可不是要發瘋嗎?

所以他直接提出了掐斷種子渠道這個辦法,逼迫布迪王國做出選擇:是餓死全國國民,還是再換一位國王?

烏利不太同意這種方法,因為這太狠了。雖然南聯邦這邊號稱一年可以種植三季水稻,但其實那需要大量的祈福,並不實際,所以一年其實就能種植兩季而已。如果現在停止下發種子,第一季毫無疑問會被耽擱掉,那麼只種第二季的話,這些糧食送往聖城都不太夠,布迪王國今年能自己留下的糧食就少之又少了。

可以說,即便布迪的貴族們現在馬上起來反抗,換掉這位國王,今年布迪也一定會餓死許多人,甚至可能比去年更慘,因為他們的倉庫已經見底,而一旦更換了新王,千島之國肯定就不會再繼續救濟了。

烏利不想看見餓殍滿地,那與他的信仰也是不符的。他會覺醒這種改變種子的能力,也是因為他想要種植更多的糧食。現在明擺著會餓死人,卻放著田地荒蕪而不種,實在讓他不舒服。

然而他又無法反對,因為他也沒有辦法能改變現在的局面,所以最終他還是保持了沉默,並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了教堂名下的田地裡。

可是大主教的如意算盤只打了半個月就聽不見響了,因為出外談判的使臣帶回了驚人的東西!

烏利見過煉金魔偶,神學院就有,並且還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他知道有幾位聖徒的教堂裡也有,比如卡蒂亞聖徒有專門替她處理藥物的魔偶;而默菲聖徒的魔偶更多,畢竟他接觸的煉金原料許多都是有毒的。

這些魔偶共同的特點就是貴!結構複雜,材料考究,用魔晶驅動,這些都決定了它們的身價。所以烏利從來沒想過,還能用魔偶來種地的!

那應該是一台魔偶吧?雖然說不像烏利見過的魔偶一樣有著精緻的外形——那甚至是既不像人形也不像獸形,看起來就是方方正正的一個東西,底下帶著幾個輪子,倒像是某種龜類一樣,低沉地鳴響著,從農田里走過。

這魔偶行走的速度並不太快,但力氣卻不小。它背後拉著的犁深深插入土中,將土壤和碎石草根一起翻起來,農夫只需要在後面跟著撿拾就可以了。而且這東西一次能拉雙犁甚至三犁,只需要走一趟就能耕出很寬的一塊田地來!

這樣的魔偶有兩架,它們是不知道疲勞的,在這塊田地上耕完,又去下一塊田地。烏利觀察了一下,發現它們顯然不是什麼高級魔偶,只能走直線,連拐彎都顯得很笨拙。但布迪王國的田地平坦且連成片,正合適這樣的魔偶在上頭馳騁,從這一頭直跑到那一頭,比農夫拉犁快了好幾倍,還能耕得更深更細緻!

是的,就是細緻!

烏利一直以為,他教導這些農夫們的耕種方法已經很精細了,比如說田地裡不可以有大塊的石頭,一塊耕地過了一個冬季就必須要先燒草再深翻等等。但現在他才發現,談判使臣帶回來的這些人,用的方法更精緻!

他們甚至都不允許地裡有大些的土塊,碎石草根就更不用了,必須都挑撿出來。草根送去堆什麼肥料,碎石則用來鋪路。他們甚至出錢收買這些東西,以至於那些對烏利的耕種方法都私下裡抱怨的懶惰農夫,竟然十分勤快且毫無怨言地照做,只為了能換回幾枚小小的銅幣,或者一把豆子。

耕完了地,魔偶又拖上了另一種古怪的器械,叫什麼施肥。依舊是魔偶在前面走,農夫在後面跟著,把灑在田地裡的東西跟泥土攪在一起。

因為有魔偶,所以做這些活不需要很多人,而節省出來的人則在搞什麼育秧,在一塊田里密密麻麻地種出了許多秧苗。開始的時候教堂裡的人都在嘲笑。有烏利在這裡種了多年的田,神官們也都知道田地裡的莊稼不可以種得太密,否則根本就長不大,更不用說結穗了。

但是很快的,農夫們就把這些秧苗又拔了出來,然後往整理好的那些田地裡插。

這輩子烏利都沒見過把長得好好的苗□□再種的!植物生長靠的就是根,這樣拔了再種多麼傷根,怎麼可能長得好呢?

但是他們用來插秧的那種機械,烏利倒是非常感興趣。那是像板凳又像小船一樣的東西,那些人叫它「央瑪」,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央瑪可以讓他們在灌了水的濕滑的田地裡自如地滑來滑去,直到把堆在船頭的秧苗插完。

這東西結構非常簡單,用起來也不難,但效率卻很高,一個農婦只需要一天時間,就能插滿很大的一塊田地,甚至半大的孩子也能幹,就省出壯勞力可以去做別的活兒。而且如果忽略這秧苗能否再生長起來的問題,田地看起來居然十分整齊,頗有幾分賞心悅目的意思。

雖然覺得這種種植方式純粹是有毛病,但烏利卻為這些工具所吸引,忍不住每天都要來看一看這些農田。

這些農田屬於布迪王國,來看農田,自然就難免要遇上布迪的平民。

「神官大人——」幾個農婦背著筐子,帶著孩子從田埂上走過,看見烏利,紛紛低頭行禮,然後拉著孩子快步走開。

烏利本來想詢問她們幾句話,現在也只能嚥回去了。種子事件發生之後,布迪的平民對教會的態度有不少轉變,尤其在長雲領派的人來了之後。如果是之前,他要向平民詢問,平民會巴不得能在他身邊多停留一會兒,還有人說這樣可以獲得祝福,甚至連病都能治好。

當然這不是真的,但這種態度的變化,卻是非常明顯的。

而且變化的不僅僅是平民對待神官的態度。烏利望著那幾個人的背影——大人看起來還不太明顯,但孩子的腳步卻輕快了很多,甚至還有人繞著母親的腿打鬧起來。

孩子們飢餓的時候,是不會這樣打鬧的,他們會沒有力氣,只想坐著甚至躺著。但現在,肯勞作的平民,家裡都有了糧食。儘管教堂裡的神官們宣傳說那個木薯是沒有經過光明神賜福的食物,但拒絕的人很少,大部分平民都接受了,而且至少到現在,還看不出他們食用這種東西產生了什麼不好的反應。

烏利把目光轉向遠處的田地。那些秧苗已經種下去十幾天了,確實有一些發黃打蔫,沒有活下來,但絕大部分都種活了,而那些缺少的地方在前兩天已經補種過,現在眼前的田地看起來就是青青一片,很有活力。

速度非常的快!如果沒有那些魔偶——聽說似乎是叫什麼「托拉基」,又是一個根本搞不明白意思的詞兒,也許是魔偶的名字?

如果沒有那兩架魔偶,這些田地,累死那些平民也做不到這樣子。但是現在他們不但做到了,還能騰出一些男人去挖水渠,好把河水引到這些田里來,這樣就不需要去河裡提水來澆地了。

女人們反而更多地負擔起了地裡的活計,孩子們則跑來跑去,撿拾一些烏利看不出有什麼用處的骯髒東西,送到所謂的什麼堆肥場。總之現在也沒有一個人閒著,但平民們看起來卻就是跟之前不太一樣了。

烏利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也許大主教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這些用奇怪方式種下的水稻,雖然不是他祈福過的好種子,但也很可能長得不錯。

田地間的水溝已經挖好,另一頭就快要通到那邊的大河了。

要是去年他們也能這麼做,就不至於顆粒無收。

但是河裡現在出現了不少魚類魔獸,如果水渠與河流連接,魔獸就會順著水渠跑到田地裡來,那該怎麼辦呢?

烏利想要去河邊看一看,但這時候他忽然停下了腳步——有只淺黃色的小鳥從天空中落下,落在他掌心裡就化成了一張折疊起來的信箋,這是一隻傳信的魔力鳥。

拆開信箋,烏利只看了一眼,就猛地睜大眼睛:教皇病了?教皇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