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为过冬做准备1
第二天,北风卷着枯叶在街道上打着旋儿。
苏青青早早起床,昨日穿一件长袖,今天已经要穿两件,天气是越来越冷。
望着冻得脸通红的苏庆和高舟,忍不住给他们一人塞了2块钱,让对方买点热腾腾的肉包。
高舟和苏庆高兴地道谢后,两人快速奔出家门。
现在他们两已经认路,不用再由苏建树来开驴车送他们上学,也节省了不少时间。
重点是苏青青怕后面天气更冷的时候,两个弟弟上学是个问题。
大不了那时候请假在家吧。
她抬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眉头微蹙。
“这天色不对劲,”她对着正在收拾东西的乔心香说,“怕是要有场大雪。”
“大雪应该没这么早来吧,以往还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才来呢!”乔心香说了下,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她浑身一颤,“但是往年这时候还没这么冷,昨天听店里的客人说北边已经下雪了,咱们这怕是也快了吧。”
苏青青心里盘算着,前世的记忆告诉她,这一年将是个罕见的严冬,大雪封山,交通中断,物资紧缺。
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店铺依旧跟昨日般客人多,排队都排到门口。
苏青青她们忙得昏天黑地,终于在下午1点的时候,准备好的菜卖完了。
店里的客人也少了。
打烊后,苏青青召集全家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我观察天象,今年冬天怕是不好过。”她严肃地说,“咱们得提前准备,特别是保暖物资和食物。”
苏建树点头:“晓梅说得对。听说北边雪下得很大,咱们这儿怕是也逃不过。”
“等会咱们分头行动。”苏青青布置任务,“我们去供销社看看能不能买到火盆和木炭,还有布店扯些厚实的布料,再买些棉花,赶紧给每人做件厚棉袄。然后大家一起去黑市转转,看看有什么可以囤的物资。”
几人纷纷赞成,一家人简单吃过午饭,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苏青青特意带上了所有的布票和积蓄,准备大采购。
第一站是供销社。周末的供销社人头攒动,显然不少人都预感到了天气的异常,提前来采购物资。
“同志,请拿那两个大火盆看看。”苏青青指着柜台里最大的两个铁制火盆。
营业员打量了一下苏青青一家:“这火盆可不便宜,一个要八块钱呢。”
乔心香小声嘀咕:“这么贵?往年一个才五六块。”
苏青青却毫不犹豫:“要3个,再要五十斤木炭。”她心里明白,这种天气,保暖最重要,钱该花就得花。
营业员惊讶地看了眼苏青青,但还是利落地开票收钱。
她付了钱,让春岚和苏建树先拿着火盆和木炭。
接着,她带着家人来到布匹柜台。她仔细挑选着厚实的布料,准备给全家人都添置新棉衣。
上次买的布虽然也弄成新衣,可是以前家里太穷了,除了新衣服外,其他都是破破烂烂的。
现在家里也不算缺钱,该花的必须花。
“妈,这块深蓝色的厚棉布适合爹,做件长棉袄暖和。”
“春岚,你看这块红格子地怎么样?做件棉外套,配条围巾。”
“苏庆和高舟正在长身体,得买大一号的,明年还能穿。”
苏青青一边挑选,一边盘算着每个人的尺寸和需要。她不仅买了布料,还买了棉花、纽扣和线,准备回家让妈妈缝制。
乔心香看着女儿熟练地挑选布料、讨价还价,眼中有些担心,但是随后想了想,也不在乎这点钱。
女儿开心就行!
买完布匹,苏青青又去了食品柜台,买了不少米面油盐和干货,足够全家吃上一个多月。
以前他们经常在黑市进货在店铺里卖,可是最近很可能天气越来越冷,他们一次性买了不少存放在店里。
想到这,她又买了一把锁,打算把存放粮食的地方加多一把锁。
从供销社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提满了东西。苏青青却还不满足:“咱们再去黑市看看,说不定能淘到些好东西。”
黑市在城南的一条小巷里,表面看起来与普通民居无异,但走进去却发现别有洞天。
各色摊位沿墙排开,买卖双方低声交谈,透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苏青青带着家人在市场中穿梭,眼睛敏锐地扫视着各个摊位。她先在一个老太太的摊位上买了些手工编织的厚袜子和手套,又在一个大叔那里买了两床加厚的棉被。
“姐,你看那边!”乔春岚突然指着市场尽头。
顺着她指的方向,苏青青看见一个农民模样的汉子牵着一头猪站在角落里。那猪看起来有一百来斤,不算太肥,但很健康。奇怪的是,周围没什么人问津。
苏青青心中一动,走上前问道:“老乡,这猪怎么卖?”
汉子愁眉苦脸地说:“姑娘,这猪一百二十斤,按市价该卖六十块钱。但这天气,没人要啊。你要诚心要,五十块拿走。”
苏青青仔细打量着那头猪。
确实是一头好猪,毛色光亮,精神也好。她心里快速盘算着:五十块钱买一头猪,杀了之后肉能卖钱,内脏可以自己做菜,猪油能熬出来炒菜,猪皮能卖...稳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