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网小组
市公安局,网络安全部会议室。
一场以"打击网络犯罪"为主题的研讨会议,正在进行。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现在,中国网民总数已突破8亿。步入互联网时代以后,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方便生产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新问题。网络犯罪,如今也已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占犯罪总数近三分之一,并且每年以近30%幅度上升……"
"网络犯罪,具有的隐蔽性、智能型和产业化、链条化的明显特点,这比实际现场的勘察更难获取证据。针对这些难点,我们‘天网小组’要利用好电子数据实验室和电子数据云平台,以电子数据为突破口化解难题。把电子数据采集分析、分布式取证、数据恢复、鉴定分析、密码破解等手段灵活地运用起来!"
巨幅电子屏幕前,短发女警员语速平稳且铿锵有力地讲述着。
座席间,十几个身穿制服的小组专员正襟危坐。几乎每个人的身前,都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电脑背部贴着统一式样的蜘蛛徽,下方刻印着"天网"二字。
为响应公安部"净网"部署,沧海市局特地从刑侦部与网络安全部挑选出部分精英,组成"天网"专项小组,以此深入展开打击黑客攻击及"黑市"、"黑产"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而在专员座席前排最右侧,坐着一个五官硬朗如刀削且眉眼深邃的男人。
只有他的身前没有电脑,警衔也比其他人高了一阶。这是“天网”小组的领头人——罗奕阳。
他一直面色沉静地听着,待短发女警讲完,他站起身来,加以补充。
"网络犯罪侦查,光有侦查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侦查策略,才能战胜对手。我们的敌人隐藏在暗处,看不见,摸不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这里,以及为什么要联合刑侦部与网安部成立‘天网’小组的原因。"罗奕阳身姿笔挺,语调中带着自信,"想打击网络犯罪,侦查的过程必须由现实社会向虚拟世界转移。即把isp当高速公路管理、把idc当出租屋管理、把网站当公共场所管理、把网民当做现实人口管理等。由此可见,网络犯罪侦查并不是与现实社会完全割裂开的,传统刑侦谋略一样可以发挥作用。"
众人纷纷点头认可,座席间掌声响起。
与此同时,有三声突兀的敲门声在另一侧传来。
罗奕阳扭头看去,一个穿着黑色皮夹克的男人在会议室门外朝他挥了挥手中的文件袋。
罗奕阳点了点头,把目光专向身边的短发女警,"隋棠,你继续把之前整理的案例给大家分享一下,我马上回来。"
"好的,罗队。"
长廊里,穿皮夹克的男子探头向着会议室里望了望,对走出来的罗奕阳挑眉一笑。
"网安部坐镇的几大技术高手都在这了,加上你这个满脑子刑侦谋略的军师,阵仗不错啊。"
"这儿可没有以前的缉毒大队待着舒坦。"罗奕阳淡淡地说。
"缉毒大队?得了吧,做的都是九死一生的差事。"男子不以为然,"要我说你这还真是任重道远,三年前从刑侦组以精英角色调到缉毒队,停职学习了一年,现在又成了‘天网’专项小组的领头人,组织很看好你啊!"
"我可是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啊,有人偏偏认为让我这个前任缉毒队长领班子,好像显得你们刑侦队没人了似的。"
"这个言论就不像话了,都是公安系统里的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这事儿等我查到一定批评教育!"
罗奕阳笑着拍了拍男子的肩膀,"行了老伙计,我要的东西呢?"
周凯把文件袋递给罗奕阳,"近几年本市有过前科案底的黑客名单,都在这里了。还有两起周边城市警方移交过来的案子,你有空看一下。"
"好,麻烦你了。"罗奕阳接过文件袋。
"对了,依依什么时候出院?"周凯转过话题。
"大概,两周后吧。"罗奕阳想了想,回答道。
"看来康复的不错,等她回来我再登门探望哈!"
"嗯,你小子少打她的主意我就烧高香了。"
"瞧你这话说的。"周凯咧嘴一笑,"就这么定下了啊,我还有事儿,先去忙了。"
"回见。"
罗奕阳摆了摆手,低头打开那个文件袋,抽出一页资料来,边看边往办公室的方向走。
路过接待区时,他听到有两个声音在说着什么,声音很大,像是在吵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