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低调推出WINDOWS
第78章低调推出windows
能够与intel达成深入的技术合作,可以使英豪公司在芯片领域能够更快的立稳根基。
这一段时间,与intel的持续谈判,最后的结果也基本达到了陈兵的最佳预期。
不过陈兵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继续花在intel身上,在确定了合作协议之后,陈兵等三位股东,就赶紧离开了硅谷,赶到了芝加哥。
三人到芝加哥来,自然还是为了参加芝加哥电子展。去年,英豪公司参加芝加哥电子展,推出了几款畅销的街机游戏。
今年,英豪公司则会继续推出重磅产品,就是英豪的16位计算机。
去年8月,ibm公司推出了pc产品,至今已经足足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来,pc已经被市场完全接受,销量更是在持续的上升。
而很多仿造ibmpc的产品,也已经进入了市场。英豪公司如果只是推出16位的计算机,其实并不会有特别吸引人之处。
但这次英豪推出的16位计算机,却有两个明显的创新之处。一个是英豪的计算机,已经把5.25寸硬盘作为了计算机的标配,另一个就是这个计算机上会搭载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为此还搭配了新硬件鼠标。
历史上,第一个搭配硬盘的计算机,是ibm在1983年推出的,这次陈兵只不过是提前了不到一年,有迈拓公司的合作,技术上其实已经很成熟了。
在此之前,硬盘作为外接的计算机配件,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市场。很多人都认为,硬盘会成为pc的标准配件,这个趋势是确定的。
英豪公司的这个硬件创新配置,虽然可以说是市场第一家,但其实并不能算什么重大的创新。
自从ibmpc发布之后,其实pc机的硬件架构就已经彻底定型了,硬盘的加入,不过是补上了最后一块小拼图而已。
而自从这个架构公布之后,其实pc产业就已经转化为了一个硬件系统集成的产业,推动pc产品进化的核心力量,也已经从电脑厂商,开始向各个部件的制造商开始转移。
跟随ibm迅速崛起的诸多pc品牌,其实在做的已经不是真正的技术型创新,而更多的是做商业推广和渠道建设。
未来二十年,pc的市场应用规模会持续不断的成长,面对如此庞大而快速成长的市场,英豪公司如果只是想要赚取一些利润,其实并不难。
但陈兵要的并非如此简单,短短二十年后,pc厂商的品牌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进入新世纪,甚至ibm会把他的pc业务干脆卖掉。pc品牌厂商,也都会沦为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低端组装厂,不复科技巨头的超强影响地位。
陈兵希望,能够真正掌握pc产业的核心技术,这也是为何,陈兵筹备计算机产品用了两年多的时间。
历数pc机的主要部件,不外乎主板、cpu、显卡、声卡、硬盘、内存、电源机箱、鼠标、键盘这些。
内地后来被称为制造业大国,某良心企业甚至收购了ibm的pc业务,但从真正的核心技术角度,内地在这些pc配件上,几乎找不出什么能打的品牌。
电源机箱、鼠标、键盘,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配件,就不多说了。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几乎所有的计算机技术,都围绕着cpu在发展,而cpu一直被灯塔厂商牢牢掌握在手中,从来没有非灯塔品牌,能够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主板说起来,还是有一些技术含量,但也不高,主板是cpu的搭载平台,从某种意义上,其实是cpu的外延拓展,最核心的就是搭配cpu的芯片组,同样基本被灯塔芯片厂商垄断。
虽然主板品牌中,有一些宝岛品牌,但懂的都懂,主板的技术含量,也只比pc整机,高点不多。
显卡、声卡是比较特殊的功能部件,尤其是显卡,还是确实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但显卡的附属性太强,各种功能不断在被cpu、主板集成内化,最后随着到gpu出现,显卡的核心技术也已经被集成到了芯片技术之内,难以独立发展。
内存的核心是dram,核心技术其实掌握在芯片厂手中,所谓的内存品牌,不过也是集成商罢了。
硬盘是独立性最强的pc部件,一直在独立的发展,机械硬盘时代,硬盘核心技术也一直与cpu一样被掌控在灯塔厂商手中。
虽然,后来又发展出固态硬盘,但固态硬盘,同样是以存储芯片为技术基础。
到了陈兵重生之时,虽然内地已经进入了很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但真正去看pc的底层技术,除了dram和固态硬盘方面,内地厂商有些突破之外,其他所有的核心技术,还是被全面掌握在灯塔国的手中。
陈兵重生一回,深刻知道这种产业之痛,在布局计算机产品的时候,就极力向更上游的核心技术,进行全面的渗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cpu这个核心,英豪暂时还没有能力去渗透。但主板、显卡、声卡,这几个配件,英豪公司全部是自行研发,而硬盘、存储芯片方面,陈兵也开始了布局。
陈兵在pc硬件上的布局,只能说是刚刚开始,距离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按照陈兵的规划,推出pc产品,实际上就是把这些硬件打包一起出售,陈兵自己对pc品牌并没有那么看重,未来甚至可能放弃自己的pc品牌,彻底转型为部件生产商。
这次英豪推出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上突出的东西不算多,真正说得上“创新”的东西,就是这次会推出的全新操作系统,windows。
但对于这个创新的操作系统,英豪公司并没有大力的进行宣传,有意的把它弱化为英豪计算机的一个附属产品。
windows这个名称,其实陈兵就是抄袭了微软产品的创意。历史上,windows系统的出现,是在1985年,比陈兵现在推出的产品,晚了三年之多。
而微软真正成为操作系统的绝对霸主,更是要到微软的windows95推出之后了。
陈兵现在就急于推出windows,硬件水平的瓶颈还很多,其实是有些拔苗助长了。
但陈兵却不敢过多的耽搁,此时整个pc产业还处在萌芽期,虽然已经是灯塔国高科技领域的代表行业,但其产业地位还没有完全提现出来。
尤其是pc操作系统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凸显,这个时候,陈兵推出领先的操作系统,还不会受到灯塔政府的特别压制。
但如果再等几年,pc的市场规模彻底爆发,操作系统的重要性凸显之后,灯塔国就不会再允许英豪公司,在这个领域里超越灯塔厂商了。
软件和硬件是计算机领域,一对孪生兄弟,一直是在共同成长。其中,硬件作为软件的物质基础,一直是哥哥。
虽然软件技术发展的时间同样不短了,但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一直是以硬件的发展为重心,软件是处于辅助的地位。
直到pc架构彻底固定之后,软件才真正的开始彻底独立出来。并凭借不断开拓的专业应用领域,软件的商业价值也后来居上,超过了pc硬件。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中非常特殊的一个存在。早期的计算机产品中,是没有操作系统的,那个时候操控计算机,需要通过低级语言,与计算机硬件进行直接“对话”。
这就使得计算机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根本无法使用计算机。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它的出现,使得使用者不需要再去过多关注硬件本身,只需要去调用硬件的功能即可,这就极大的降低了计算机的应用难度。
最早的操作系统,是1976年的时候digitalresearch软件公司推出的8位的cp/m操作系统。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操作系统的出现,为软件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