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八章布局2G通讯 - 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 老燕难飞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二三八章布局2G通讯

能够达成与sap的合作,对于陈兵来说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即使身为重生者,英豪也很难在企业管理软件市场,与sap展开正面的竞争。

企业管理软件和那些工业软件是非常不同的,虽然两者都有管理思想的抽象与凝结,但企业管理软件与人文、思想习惯的密切程度,比工业软件要高出很多。

在欧洲、灯塔市场上,英豪如果与sap展开正面的竞争,具有太多的先天劣势,与其和sap死磕,不如与sap进行合作。

陈兵更看重的是内地的企业管理软件市场,要预防的也主要是这种重要工具,受到各种服务限制。

等到十年之后,sap强大起来,有能力进军亚洲市场的时候,英豪也早已在亚洲耕耘的足够深入了。

而且做企业管理软件市场,除了产品研发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实施。而这种实施过程是离不开本地化团队的,英豪在亚洲本地化显然就具有了更大的优势。

英豪用5000万美元入股了一家日耳曼小软件公司的新闻,很快就登上了日耳曼甚至欧洲的诸多财经媒体。

这个时候,正是欧洲在进行内部改革,一面在科技、技术领域要进行追赶,一面在企业层面,不断对企业实行私有化的阶段。

欧洲对于外资的到来,也正从保守防范排斥,转向开放支持欢迎。

在sap这笔交易中,英豪不仅出了大额现金,却只要了25%的股份,和一个董事会席位;而且英豪也在技术上,对sap进行了完整的支持。

加上之前,英豪与飞利浦、西门子都达成了合作,分别转让sram和dram技术,也同样只占了很小的股份。

这种交易架构,在许多欧洲人看来,才是最应该、最合理的交易方式。一时之间,英豪成为欧洲财经媒体上,精诚合作的最佳典范。

其实,去年的时候,陈兵就在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资本布局,收购了a和扎努西。

从交易金额来看,英豪去年的两个收购的资金规模,其实是远大于今年几个投资的手笔,但去年英豪受到的关注和欢迎程度远远不如今年。

一方面,英豪去年是收购了两家经营不善的公司,更是直接让a从资本市场上退市,这多少是让不少欧洲人感觉有些丢脸和酸楚的。

而另一方面,今年尤里卡计划正式发起,欧洲掀起了一股科技追赶的舆论浪潮,英豪的到来正当其时。

这样的报道对于英豪来说,当然是极好的事情,也为陈兵接下来的拜访行程,做了极好的气氛铺垫。

离开日耳曼之后,陈兵就前往了北欧,而陈兵主要要拜访的北欧企业,就是功能机时代的北欧电信双雄,爱立信和诺基亚。

陈兵这次欧洲之行,与飞利浦、西门子的合作,对sap的投资,其实都只是前菜,他真正最重视的就是与北欧电信双雄的这次合作洽谈,因为很快移动通讯领域就会步入2g时代。

这里不得不简单回顾一下,移动通信1g时代的历史。

1g时代,是在70年代开始萌芽的,发源地毫无意外,又是灯塔。贝尔实验室突破性的提出了蜂窝网络概念,而摩托罗拉在1973年就推出了大哥大的原型机。

整个70年代,其实都是1g技术的酝酿阶段,直到1979年,霓虹才率先尝试建立蜂窝通讯网,拉开了移动通讯商业化的序幕。

在1g时代,灯塔毫无疑问占据了全面的技术领导优势,而灯塔主导的美国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mps),也成为了全球最使用最普遍的移动电话系统。

但无论是霓虹还是欧洲,其实都不想臣服于灯塔之下的,因此1g时代,欧洲多个地区,都推出了自己的通讯网络,例如北欧的nmt、腐国的tacs、日耳曼的etwork。

此时,整个欧洲虽然还没有组成欧盟,但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却一直在不断扩大,联合、互通已经成为欧洲的主要发展基调,而各地区都自己搞一个移动通讯网络,与这种大趋势明显是背道而驰的,于是gsm也就应允而生了。

gsm是缩写,大家最熟悉的gsm就是2g时代的通讯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unications标准。

但其实gsm这个缩写有多重意思,最早出现的时候,是指1982年的欧洲邮电管理委员会设立的移动通信专家组,gsm(法语groupespécialmobile)。

1983年摩托罗拉正式推出了商业化的大哥大手机,宣告移动通讯商业化时代的正式开启,之后灯塔的移动通讯技术就开始在全球大肆发展,攫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1986年,为与灯塔在通信领域竞争,欧洲开始提出设立一个通信技术标准协会的设想。

1987年,欧洲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同意在1991年前建立一个泛欧洲的、基于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并委托gsm(移动通信专家组)承担该任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1988年,欧洲设立了etsi(europeanteleunicationsstandards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一年后,新一代的泛欧洲通信系统标准被确定,即gsm(globalsystemformobileunications)标准,欧洲的通信技术标准得到了统一。

许多人都知道,2g通讯,是同时有两个标准的,一个是欧洲的标准,gsm;另一个就是灯塔的标准,cdma。

灯塔cdma标准的倡导者,就是那个鼎鼎有名的高通公司。

其实,gsm的发展比cdma要早的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g时代,gsm的标准,占据的全球市场份额,远高于灯塔的cdma。

1g时代,是灯塔技术主导的时代,正沉浸在技术领先、独占市场快乐之中的灯塔,其实在80年代,对于推出2g通讯,并不积极。

当欧洲联合起来积极进行gsm的技术研发时,灯塔的摩托罗拉却去搞起了过于超前的卫星通讯技术,斥巨资投入了铱星计划。

而灯塔的另一个通讯霸主,贝尔实验室的所有者,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则因为垄断的原因,在1984年被拆分成了多家公司。

因此,主导灯塔2g技术发展的,并不是灯塔的传统通讯巨头,而是高通。

高通公司是1985年才创立的小型创业公司,早期主要也是从事卫星通讯方面的服务,并赚得了第一桶金。

当gsm标准已经开始成熟,即将开始商业化推广之后,高通公司才针对gsm的底层技术,时分多址(tdma),提出了另一个技术方向,码分多址(cdma)。

虽然从技术的角度上,cdma相比tdma是拥有优势的,但高通在2g通讯上发力的时间太晚,cdma的技术还没有成熟起来,基于tdma的gsm系统,已经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商用化,抢占了市场的先机。

等到了1993年cdma技术足够成熟,被认定为2g标准的时候,全球已经到处都是gsm网络了,因此在整个2g时代,cdma在商业竞争上,一直处于劣势。

直到技术节点进入了3g时代,cdma才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gsm是欧洲合力推动的,但其中受益最大的厂商,就是北欧通讯双雄,爱立信和诺基亚。

借着gsm的高速发展,爱立信和诺基亚都在几年之内,快速成长为全球通讯领域的龙头、与灯塔的老牌巨头摩托罗拉一起,主宰了整个2g时代。

现在还是1985年,虽然gsm(移动通信专家组)已经成立了三年,但欧洲通信技术标准协会的设想还没有提出,正是2g移动通讯网络,正在快速酝酿的阶段。

陈兵这次来拜访爱立信与诺基亚的目的,就是趁着gsm将出未出之际,与这两家未来的巨头共同进行技术领域的研发,以求在gsm系统高速发展之时,能够共同瓜分移动通讯市场。

英豪在1982年就成立了通讯实验室,而这个通讯实验室的核心研发方向就是两个,互联网通讯和移动通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