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短期竞争都是小事情
第113章短期竞争都是小事情
娱乐是人的天性,英豪的员工在看到新网点几个娱乐应用之后,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短短半个月,就开始有智能软件在棋牌游戏平台上出现,这些智能软件,被英豪的游戏部门统一封装成选手的形态,顶着一个特别的金色id,来开始与人对战,甚至还开始出现了智能与智能的直接pk。
虽然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种棋牌智能的水平还没法开发的很高,却有足够的噱头,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人工智能概念的历史已经非常的悠远,40年代的科幻小说中,就已经有了关于机器人的很多设想,50年代科学界就已经明确了人工智能的定义。
早有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在国际象棋上将战胜人类,也正是为了证明这个预言,才有了后来ibm的“深蓝”与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洛夫的着名对战。
英豪虽然发展的很快,但还没有ibm那么深厚的底蕴,陈兵暂时调拨不出那么多的资源,来全面投入人工智能,但对员工爆发出的这种自发的研究热情,自然是要给予全面的支持。
而聊天室和论坛的受欢迎程度同样不低,这些天每到晚上,英豪公司就变的非常热闹,英豪公司年轻人多,不少人下班之后,就干脆留在公司里上网。
参与的人多了,两个网站自然就热闹的很,在陈兵的指导之下,论坛很快就分化成很多的主题板块,也都各自有了版主在进行管理。
聊天室也很快分化出更多的话题频道,每晚都热闹的很。原本论坛上只能支持文字输入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人的热情了,开始要求增加图片和语音聊天功能。
局域网上,限制还是很多的,外来的素材、设备都不允许随便的接入到公司的设备之上,为此陈兵特意让软件部门开辟了一个专门的权限,对于员工要求接入的设备硬件和素材内容进行安全审核。
语音聊天可不是什么简单的应用,其背后蕴含了很多的技术内涵,陈兵其实早就安排计算机部门和通讯部门的人员,在做相关底层技术的研发。
语音聊天软件,其实是建立在这些底层技术上的应用软件,这一块陈兵还是希望能够有比较大的开放性,又招募员工组成了几个兴趣小组,在公司的资金和设备支持下,去进行相关的开发。
聊天室、论坛,天然带有舆论传播的属性,陈兵对这些舆论的传播基本上采用很宽松的态度,只要不是涉及到色情、暴力、歧视、诽谤造谣、偏激的政治言论等,英豪指派的内容审查人员,都不会进行特别的干涉。
这些天,陈兵也经常在论坛和聊天室里潜水,一方面是对前世早期互联网生涯的怀旧,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当前的热点话题。
英豪的员工中技术男、宅男很多,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拙於言词,有些社恐,但在网络上,却反而会更加的活跃,对于社会热点的追逐,一点不比那些社牛落后。
而此时,恰恰有一个娱乐热点,与英豪公司关系密切,更是成为了聊天室和论坛的火热话题。这个娱乐热点,就是陈兵之前委托给黄沾在组织的选秀活动,香江好声音。
自从上一次陈兵与黄沾吃过饭之后,黄沾和林燕妮就接受了陈兵的委托,按照陈兵的设想和创意,开始组织这个选秀活动。
陈兵几乎是照搬抄袭了后世好声音的成功模式,创意本就十分的完整,黄沾只要去丰富细节和负责具体执行,因此操办起来还是非常有效率的。
只用了十几天时间,黄沾就拿出了完整的计划书,又用了十来天时间,确定了到时人选、合作伙伴等,在春节期间就已经正式开始了这个选秀活动的进行。
香江的业余歌手比赛并不少,无线和亚视两个电视台每年都会组织这种比赛,并进行电视转播,很多的歌手都是通过这些比赛被发掘出来,签约出道的。
但这些比赛的形式却大多非常的原始和简陋,除了对业界和歌手有些影响力之外,在民间的影响力却一直不大,也没有去注意吸引大众的参与。
这些歌唱比赛,往往就是提前发个报名参赛的通知,然后就是按部就班的报名、比赛。
即使获得这些比赛的冠军选手,也不过是被选拔了出来,与唱片公司签约,然后才会从头开始,进行各种的包装和宣传。
但英豪组织的好声音就完全不同,从一开始,这个活动就定位为一种音乐秀,注重吸引普通民众的参与,从活动开始,就对这这场选秀活动,开始全方位的包装和宣传。
好声音选秀活动,总共被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海选,选出200位初赛的歌手;第二阶段,初赛淘汰,选出100位选手,第三个阶段就是决赛,决赛赛制基本仿照了后世。
好声音是英豪组织和冠名的一个独立的选秀活动,第一届确定的合作电视台是刚刚完成了易主的亚视,同时还与香江商业电台、明报等其他媒体达成了合作。
亚视也每年组织歌唱比赛,当年哥哥张国荣在1977年就通过参加亚视的歌唱比赛出道了,但这些年一直没有红起来,82年转到了无线旗下的华星唱片之后,才真正开始走红。
亚视对这种业余歌手比赛根本没什么特别重视,也不会把这么一小点的业务重叠当成什么竞争来处理,英豪一直是亚视重要的广告金主,现在愿意出钱自己搞一个选秀活动,放在亚视上播放,亚视自然要全力的配合。
这个好声音活动,在启动之时,就通过这些合作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并且从海选阶段,就邀请这些媒体进行跟踪报道。
海选从春节时就已经开始了,整个海选过程持续了一个半月,海选的场地就在香江的街头,有兴趣参与的人都可以现场报名参加,不需要任何的报名费用。
这简直就是街头免费的卡拉ok啊,自然是吸引了市民的热烈参与,更是每次海选都会引发大量市民进行围观。
唱的好的自然能够得到大声喝彩,各路牛鬼蛇神的鬼哭狼嚎,也能够给围观的群众带来很多的别样欢乐。
而这些海选的过程,一直有电视台的人员拍摄成素材,再通过剪辑,变成每期三分多种的花絮集锦,在电视台进行播放。
海选阶段的卖点不是专业,而是主打一个欢乐和接地气,这些街头临时报名的参与者,大部分都没有成为歌手的潜质,但这些人的各种搞怪,遴选导师遇到奇葩选手时表情的各种扭曲,都成为了这些花絮的卖点。
每三天在电视台上播放一次的花絮集锦,很快承包了香江民众的笑点,成为了收视率极高的节目,也奠定了这个选秀节目在香江民众中的广泛影响力。
随着这些花絮的持续播出,收视率的节节提升,好声音只是在海选阶段,就成为了香江的娱乐热点,成为了人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反过来,这种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从刚开始只有人零零星星的参与试唱,到后期无数人排队报名,几乎吸引了香江所有对音乐有兴趣的人参与了进来。
到了三月底,海选结束的时候,选出的200名初赛选手,其实都已经是有了不错的音乐天赋底蕴的选手,这些选手经过两三周的短期专业培训,就会进行淘汰赛。
这次淘汰赛,与海选进行公开选拔不同,采用的是完全相反的封闭模式,虽然这个过程依然会被电视台拍摄成素材,但所有晋级选手的资料,在进行决赛前却都不会进行公开。
这个活动是英豪组织的,封闭式的淘汰赛,干脆就被陈兵放到了英豪的总部园区,淘汰赛为期四天,每天会有五十名选手参赛,采用裁判打分制,前100名晋级,后100名淘汰。
在淘汰赛开始之前,这个200人的名单,就被送到了陈兵的面前,而陈兵在这个名单之中,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都被陈兵标注了出来。
陈兵本身并没有什么兴趣搞内幕,也没有想特意的去捧什么人的打算,但陈兵圈定的名字,都是后世证明了的成名歌手,例如乌蝇哥、娴公主、beyond乐队、林忆莲、李克勤,都出现在了这个名单之内。
这些可都是能够在音乐圈留下巨大影响的歌手,陈兵在淘汰赛开始之前,就已经让唱片公司与这几个人提前签约了,以后也会在唱片公司获得重点资源培养。
为了保持选手在决赛时的神秘感,决赛时的四位导师没有参与前期的海选和这次的淘汰赛。淘汰赛的评委是由戴思聪领衔。
戴思聪本就是唱片公司的培训总监,为期三周的赛前培训过程中,对这些人的水平也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对于陈兵提前划定的那个小名单的水平之高,着实惊讶了一番。
这个小名单上的人,都已经悄悄与唱片公司完成了签约,如果因为一些失误,在这个阶段被淘汰出去,对于唱片公司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都不用陈兵开口,自然会有人与评委打招呼,保证他们进入决赛。
淘汰赛虽然是封闭式的赛制,但却是有观众的,这些观众几乎全部是英豪公司的员工和家属,因此每天的比赛都是傍晚5点半才开始,大约10点结束,四天的比赛,陈兵与李世豪也同样是全程参与,坐在了观众的第一排。
观众中,还有一小部分是香江音乐界的专业人士,随着好声音花絮在电视上的持续播放,这个选秀活动已经引起了香江音乐界的重视,很多人都托了关系过来,要来进行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