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位街机平台
第129章16位街机平台
陈兵这次推出的286电脑和windows2.0操作系统,无疑是英豪在电子展上要推广的最重要产品。
陈兵在展会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坐镇在计算机产品展区,普通的观展者自然不用陈兵应付,他要应付的是那些来寻求合作的同业。
虽然英豪的电子游戏展区,陈兵只是抽空去巡查几次,但其实,今年的英豪电子游戏展区,也同样的热闹,甚至成为了整个电子游戏展区最有人气的展商。
英豪公司今年在电子游戏领域,同样有非常重要的产品在推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6位街机平台。
在陈兵前世的历史上,谈到街机的发展,很少有人用cpu的位数来进行划分,实在是这个市场并没有象电视游戏机一样,几乎没有真正进入过寡头竞争的平台时代。
谈到电视游戏机,所有人首先讨论的都是游戏主机平台,从雅达利、任天堂到世嘉、索尼,都是以平台为主,然后才是哪个平台发行的电子游戏。
但街机市场不同,玩家是直接到游戏厅付费玩游戏,只关注游戏本身是否好玩,对于游戏的厂商品牌、游戏机的硬件配置等基本不怎么关心。
而这也造成街机游戏开发商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游戏内容的设计上,在硬件水平上,严重的参差不齐,很多的街机开发商的硬件团队技术能力明显偏弱。
对于街机什么时候开始进入16位机时代,其实已经很难考证,但这种16位街机开始普及的时候,应该已经是进入了90年代之后,而使用的最多的cpu,则是摩托罗拉的。
同样是16位芯片,摩托罗拉这款着名的芯片,发布于1979年,比intel的8086要晚两年,但集成的晶体管更多,功能更强大的同时,也比8086更贵。
陈兵在81年成立灯塔研发中心的时候,就建立了两组技术团队,而且有明显的技术分工,一组围绕z80开发产品,一组围绕6502开发产品。
最终英豪的电视游戏机,选定了z80芯片作为主芯片,并围绕这款芯片,开始打造入门级计算机、打字机等一系列产品。
那个研发6502的技术小组,陈兵自然也不会让他们,真正成为沉没成本,在6502被放弃之后,这个小组就开始围绕展开产品研发。
6502本就脱胎于摩托罗拉的8位芯片,与在技术上是一脉相承的,转向之时,前期的技术积累,仍然可以发挥出足够的价值。
在80年代初,cpu只有两个主流,就是intel和摩托罗拉,几乎所有的重要电子产品,都是围绕这两家公司的cpu打造出来的。
但很少有公司会选择两款芯片进行同时的应用开发,原因也很简单,不想浪费资源。
这个年代,对于cpu的应用开发还处于早期的摸索阶段,大量的cpu应用电路方案,都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这种摸索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同时精通两款cpu,同时去开发两款芯片,代表着双份的投入,而这双份的投入之间,却是相互竞争的。
只有陈兵,凭借重生的优势,对这两款cpu的优劣势都非常清楚,也能提前准确说出这两种cpu,在何种应用方向上,更具优势,才敢于同时开发这两款cpu应用。
陈兵用intel技术体系的z80、8086、,打造了一系列的通用计算机产品,同时也用摩托罗拉的打造了用于处理图形的图形工作站和16位街机平台。
intel和摩托罗拉都是在70年代末期就推出了16位芯片,但这种16位芯片的普及应用,却要比cpu的推出晚几年,直到80年代初,才开始陆续普及,这中间差异的几年,就是在等待下游应用厂商,围绕cpu展开应用开发。
cpu是典型的规模效应明显的产业,cpu推出的初期,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售价也就极昂贵,这就更加剧了早期开发的困难。
只有应用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cpu生产成本才能降下来,同时各种应用开发方案也成熟了,才可能大规模的导入到应用领域。
而一旦这cpu被广泛的应用之后,这些围绕着cpu形成的成熟开发方案,反过来就成为了cpu厂商的商业护城河。
以最着名的两款8位芯片z80、6502为例,这两款产品的应用寿命极长,甚至在陈兵重生的时候,都还在被广泛的使用。
那个时候,如果是从生产技术上面,能够生产类似8位芯片的厂家已经非常多了,但这两款应用成熟、品质稳定、价格低廉的芯片,却几乎再没有可能被替代。
这是半导体芯片领域非常特殊之处,产品的应用市场导入,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一款足够好的产品,又会有超长的产品受命周期。
80年代初期,是16位cpu的导入期,intel的8086在81年被应用在ibm的pc上,开始了大规模的应用,每年的耗用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片,正在向百万级的年销量突破,也代表着,这款芯片已经进入了规模生产的获利回报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摩托罗拉的因为推出的时间比较晚,直到83年才被应用在苹果的lisa机型上,开始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但lisa过高的定价,使得实际销量很难满足摩托罗拉的批量生产规模要求。
陈兵的图形工作站计算机,推出的时间,与lisa非常的接近,而且图形工作站定位为专用的电脑,市场应用比较狭窄,出货量也十分有限。
但这次推出的16位街机平台就不同了,之前英豪已经在霓虹与太东、南梦宫等街机厂商达成了协议,将统一使用英豪开发的16位街机主板,作为硬件平台。
此时全球的街机总保有量大约在几十万台,这个规模与整个pc计算机的年销量是基本相当的。如果街机市场真的能够快速被推升的16位街机时代,对于摩托罗拉来说,无疑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
只要摩托罗拉能够凭借这个16位街机的新市场,出货量提升到几十万片的水平,就将迅速进入规模生产阶段,生产成本快速下降的同时,也将加速这款cpu的应用普及。
这也是为何摩托罗拉和intel对英豪会如此重视的原因,英豪可不仅仅是他们两家的大客户而已,而且是在帮助他们从小批量生产,转向规模生产的核心客户。
对于intel的286芯片如此,对于摩托罗拉的同样如此。凭借对于这两家cpu厂商核心产品的积极应用推广,英豪对他们来说,其价值也同样已经与ibm、苹果不相上下,甚至犹有过之。
陈兵如此卖力的,帮助两家cpu厂商进行产品开发推广,目的当然也非常的深远。
英豪积极开拓新的应用,会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在技术水平上对ibm、苹果等竞争对手,造成压迫,迫使对手不断的进行跟进的技术升级竞赛。
持续而频繁技术升级竞赛,会压缩每一次技术升级后的成本回收周期,这实际上是不符合经济学审美的,更不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英豪有陈兵在作弊,开发新技术应用的成本,远比两个竞争对手要低的。对于英豪来说,这种持续频繁的技术升级,成本负担不重。
但对于两个竞争对手来说,成本回收周期缩短,投入的研发成本要收回就会困难很多,这就会持续的压缩对手的获利能力,属于非常阴险的钝刀子割肉。
而如果在这种技术压迫下,对手的产品研发忙中出错,出现了重大的疏漏,那损失就会更大。
陈兵采用的这种技术竞争手段,比起霓虹厂商的价格竞争手段,要隐蔽得多,没有名面上的刀光剑影,并不会引起媒体过于强烈的反弹。
而且在灯塔的科技产业链中,陈兵进行的也是对下游应用厂商的定向打击。在这个技术竞争过程中,上游的cpu厂商也是明显受益的,会积极的出来帮助英豪阻挡那种非市场因素的压力。
至于消费者层面,这种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策略,更是容易获得消费者的欢迎,因为新的产品,往往带来的是新的消费热点。
这次英豪主推的16位街机平台,在硬件水平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游戏水平的明显提升,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街机格斗游戏。
陈兵在两年前推出街机产品的时候,就推出了格斗游戏《街头霸王》,而且颇为受到市场的欢迎,但那个时候的街机硬件,仍然无法支撑太过复杂的操作,使得这款游戏在设计的时候,对硬件水平作出了很大的妥协。
而这次随着16位街机的推出,英豪公司也发布了升级的《街头霸王》2,可玩性也就有了极为明显的提升,也使得格斗类游戏对玩家的吸引力达到真正的效果。
不仅英豪升级了《街头霸王》2,太东和南梦宫也跟着,推出了效仿的格斗类游戏产品。这一系列的格斗游戏同时推出,在这次电子展上,直接就把格斗游戏推升成了最吸引玩家的游戏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