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县城实体店 -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 吃吃汤圆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5章县城实体店

第195章县城实体店

之前花不完的产品也很火,但这回的传播让它变成了一个出圈品牌。

以前就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上班族和大学生关注,但随着综艺的讨论它在各个小县城市镇范围内都火爆起来。

华国最有品质的产品和最潮流的消费体验肯定是在一线大城市,但华国最广阔的消费者市场却是长期默默无闻的各种小县城。

这点伟人在多年前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而花不完这次歪打正着就开始了自己的县城之旅。

大城市上新开了一家绿色高品质果蔬店县城群众们不会关心,但他们会关注最近爆火的《种地吧,恋人们!》,在看综艺的时候看到了背后的八卦,什么“富贵姐妹花”、“豪门假千金”,种种都足以吸引人眼球。

在讨论的同时他们也对花不完的农产品产生了好奇心。

广大县城的消费者们开始大量购买花不完产品——从线上网点,还有各种代购。

像胡三就是这里面典型的代表。

他和妻子都在县城事业单位上班,父母也都在县城工作,可以说是有房有车生活很稳定了。

作为年轻人他也不例外喜欢看综艺,作为县城居民他却亲身24小时体验电视上光怪陆离的都市。因此他很喜欢买一线城市的新潮流产品。

喜茶、海底捞、迪斯尼琳娜贝尔,这些新产品每每出来他都会想办法去体验,就为了弥补自己身在小县城的精神匮乏感。

所以这回他也成功下单了花不完的网店。

到货时家里父母看见摊了一地的玉米棒、蘑菇、腊猪肉排骨,不由得嘀咕:“你这孩子,怎么还网购这些?”

县城离着农村要更近些,城市市容管理也要更弱些,因此周末的大集上县城附近的村民会把自己的农产品拿来叫卖,这种卖菜方式跟城市里流水化的大超市截然不同。

因此父母不是很看得惯孩子反倒从外面网购农产品:“咱周末从村民手里什么买不到?又新鲜又水灵,还没有打药。”

“你这傻孩子别一味觉得外面的东西好,别的不敢说,这蔬菜农产品咱县城里可吃得比城市人更新鲜。”胡家妈妈很自豪。

胡三嘟哝着:“就看看嘛。”其实被父母这么一说他心里也有些没底。

倒是她妻子小雅很支持他:“既然买了就尝尝,说不定好吃呢。”她拍了拍丈夫肩膀,有点安慰他的意思。

其实两人都明白,胡三当年大学毕业后想留在城里,最后还是在父母劝说下选择回老家考编制的安稳,可他心里某个地方总是不甘心:如果万一我留在城市里呢?

就在这种不甘心的情绪下他格外喜欢追逐城市里的潮流。

胡三看了妻子一眼,眼神很是感激:“那我来下厨。大家伙尝尝。”

很快就做好了菜,胡家爸妈还在嘀嘀咕咕,念叨着这孩子喜欢乱花钱。

倒是小雅给婆婆夹了一筷子菜:“平时都是我们上父母家里吃饭,难得您二老来我家,先尝尝儿子手艺。”

伸手不打笑脸人,婆婆也收起唠叨开始吃饭。

公爹自己夹一筷子蘑菇炒肉,嘴里还嘟哝着:“你二叔公就是养蘑菇的,回头他进县城买东西让他给捎点不就完事了吗……”嘴里还在吧嗒吧嗒咀嚼。

忽然他的说话声慢慢变慢。

眼睛也瞪圆了一点,似乎在细细品味什么。

随后几口咽下去,又赶紧拿筷子夹起一筷子蘑菇炒肉。

蘑菇炒肉本来是一道家常菜,他也常吃,但这回明显不同。

那蘑菇不是平菇,入嘴后先是舌尖接触到鲜。

鲜得每个细胞都在叫嚣,让人几乎舍不得咀嚼。

然而鼓起勇气咀嚼却发现口感极好!有点脆,蘑菇的褶皱里吸满了肉和调料的滋味,一口在嘴里爆浆。

各种滋味一起在口腔里混合爆炸,简直让人的头皮发麻。

说是蘑菇,但是简直是肉的滋味,而且更爽的是这种蘑菇没有肉的柴,丰润、鲜美。

明明是蘑菇炒肉,肉却沦为了完全的配菜。

这时候不单是他,其余三人也都专注于品尝于食物的美味:

蒸煮过的腊肉排骨看着就娇艳欲滴,腊红的瘦肉、蜜蜡色发黄琥珀样的肥肉,两者交相辉映看着就如一道油画。

吃进嘴来,不得了了:瘦肉一点不柴,肥肉一点都不油腻,简直搭配正好。

排骨做腊肉时似乎加过了各色调料,因此此时吃到嘴里感受到的都是香辣的滋味,简直刺激着满口唾液分泌,停不下来。

咀嚼起来,肉里面带着罕见的香味。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大家吃起肉和排骨已经没有小时候那么惊艳了,但这根腊排骨的奇异香气却让人忍不住回忆起童年:

“过年才能吃到的排骨里的香气,跟现在就是一样。”

不止是土猪的香味,更多了一丝似有似无的药香,

胡三讲解:“听说这是高原上吃蕨麻的黑猪,所以我做饭时特意加了点当归蕨麻抹了抹再蒸的。”

这种涂抹很好得发挥了蕨麻猪的优势,一下就与普通土猪区分开来。

至于玉米只用了普通的蒸法,但是吃进嘴里。

玉米颗粒外面那层皮没有柴渣渣的口感,反而是滑嫩到入口即化。

里面的果肉更是绝了,带着馥郁的玉米香气,还有爆浆的口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