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荣昌白化猪 -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 吃吃汤圆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1章荣昌白化猪

第171章荣昌白化猪

荣昌猪成功引进,因为白化猪种花费甚多,因此梨歌叫桑坛多多引进。

其它品种的牲畜也就那么一两样,这白化荣昌猪一下就引起了200头。

这50头看着不多,却已经是将市面上能遇到的白化猪都一网打尽了,费了桑坛好大力气。

至此种子库就建设完毕,只不过完完本本也就花了200万。

梨歌很意外,没想到这种子库听着宏大,实际却花不了多少,不过她只能安慰自己:现在饲养员入场,以后每月都要给他们支付工资,加上维护养殖场地费用,算下来也是一笔钱。

只不过还要继续寻找花钱的渠道。

思索间梨歌翻阅起公司的财务报表。

这让她更加郁闷。

花不完的各大版块都在稳中上升,明明每个员工招揽时都是籍籍无名之辈,可是一旦进了花不完公司就干劲十足,能力也似乎飙升。

梨歌这个董事长从未正面过问过公司的经营问题,公司内部到现在都没任何考勤制度。

更没有别的公司常见的“末位淘汰制”、“kpi考核”这样残酷严格的管理制度。

可是公司的业绩就是越来越好,营业收入也越来越高。

这怎么行?

梨歌摸着下巴,决定做点什么。

过了两天花不完公司开始评选先进员工。

选拔评选过程很快,不过两天就评选出来了100人。

他们都是在公司各大业务版块表现突出者:有机械厂的专利达人,有农产品门店的销售冠军,有玫瑰园的精油提炼工人、有云南茶园采茶最多的茶农。

这得归功于花不完公司的扁平化架构,大家没什么内讧,公司文化没有溜须拍马,能者很快就能拔尖。

被选中的100人自豪之余难免想到奖励,这回优秀员工会奖励什么呢?

公司上下都知道梨总一向出手大方,这回电影投资成功后给每个员工都加了工资,平时更是奖励不断,那么这次又会有什么奖励呢?

谁知梨总在表彰他们时第一句话就是问他们:“家乡有什么特色农业模式?”

大家摸摸脑瓜,不过想到公司农业属性,便也没什么大惊小怪,老老实实把各自家乡的农业模式说出来:

“我家是兴隆,老家有一套山楂栽培的流程,很老派,这个算吗?”

梨总点点头。

第一位打板,后面的就各自说出家乡的特色农业模式:

“我家是新安,有传统樱桃种植。”

“我家有槟榔、江水牛养殖。”

“我家在宁夏平原上,靠黄河水灌溉稻田。”

“我家有基围水梪蔬菜禽鱼养殖循环系统。”

“我家广西,山地多,稻鱼都种。稻田里养鱼,秋收捕鱼。”

“我家是盐亭,我们四川特产是养蚕种桑。”

……

员工们各自家乡有不同的特色,从南到北横跨华国,稻米、小麦、山楂各有特色。

梨总点点头:“每人奖励100万,回家乡搞特色农业。”

“什么?”

员工们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00万?”

对普通人来说可能一辈子累死累活也就赚了100万,他们在花不完公司虽然福利好,可100万对普通员工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

可是现在梨总大手一挥就把钱投给他们了?

“这钱不是单纯的奖金,走公司账,算公司对你们的投资。”梨总似乎看懂了他们的惊讶,忙补充说明。她倒是想给每个员工100万无条件的奖励,但系统通不过。

即使梨总解释了一遍,大家还是不敢置信。

100万投资额度,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从普通打工仔忽然变成了一方小老板,而且小老板还要费尽心思去筹措起始资金、要提心吊胆担心亏损,

可是他们不用经历这一切!

如果投资赚钱了以梨总的慷慨大方可能会给他们丰厚奖励,而失败了还能回花不完上班。

而且那金额也让他们惊讶。

他们这100人,就是一个亿!

公司居然拿出了1个亿投资普通员工,帮他们创业。

这是什么神仙公司?

别的公司都怕员工有贰心,担心员工干私活,花不完公司却是自己拿钱来鼓励员工“干私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