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再次获成功 -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 吃吃汤圆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0章再次获成功

第120章再次获成功

机械厂的员工们晕乎乎开完了会。

谁能想到梨总让出了全部专利署名权呢?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公司好吃好喝供着你,却不用你工作。你所做的就是研究专利,而且专利的获益权全部归自己所有!

对一名工程师这意味着多大的诱惑?

何况最近大家都亲眼目睹了棉花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两项专利的收益,这谁坐得住?

当天开完会后机械厂员工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争先恐后开始研究琢磨新型机械设备。

整座工厂昼夜灯火通明,大家不眠不休,

画图纸的,在机床前试锻造的,调试电气系统设计的,抄写工票的,接收图纸的,编绘bom的。

每个人都各司其职,齐心协力。

先前那两次发明的专利所有者个人收益已经达到了百万,他们索性在近郊买了房子买了车,这件事更是刺激了其他员工。

而且有庄厂长坐镇,她懂技术善管理,每个环节需要什么器械都能点拨一二。

员工们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被大量激发。甚至开展了大范围的互帮互助行动。

在一般厂里有技术的高级工都会防着别人偷师,所谓“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父”,可是现在利益当前,先前发明专利的群体集体得益。

单纯靠自己一己之力很难研发成功,不如跟人共享技术,思想火花碰撞下或许还能产生点成绩。

于是厂里就出现了一道奇观:

高级工程师给车工当小工,

质量控制工程师点头哈腰请喷涂工教导喷涂工艺;

机械工程师毫不遮掩给技术主管手把手教导基础原理。

这样互帮互助,职工们彼此不说精通对方行业知识吧,至少有了个大概的理解,

在实际发明改良农具时更加有的放矢,

不到一个月,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造出来了!

移动式烘干机造出来了!

大型复式作业机具造出来了!

庄厂长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样的景象!”

这些关键农具终于依靠我们华国自己的力量造了出来。

这些好消息也很快送入了梨歌的耳朵。

她倒无所谓:“恭喜恭喜。”只要这些机械都不落实生产,那就对她的花钱大计没有什么阻碍。

同时还记得叮嘱一句:“千万不要落实生产啊,另外专利费得让员工们独享。”

庄厂长不解:“你说专利费独享,这件事一句定下来了也就算了,可现在不就应该开始生产吗?”

不管怎么喜报频传,她的内心始终认为厂子的定位是农具机械厂,而不是农业专业创新孵化器。

先前梨歌让大伙儿专心做研究她能理解,但现在已经既然研究出了结果,可不应该马上紧锣密鼓开始生产?

要知道这些新型农具的突破吸引了整个机械市场的眼球,

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更应该利用专利资源开展生产。

不然等市面上那些授权生产的棉花机等流通时,第一批盗版机器很快就会流行,到时候就是他们正版机器出厂都会受到销售影响。

“工厂里机床有限,如果用作大规模生产,机械设备肯定要优先生产。”梨歌说出自己的顾虑,“会影响工人们的发明创造。”

“再说,现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没有精神压力,天马行空搞发明创造,真的开始工作了反而有压力,没有精力和心情去搞发明。”

庄厂长默然,这话无从反驳,她自己也是工程师,当然知道一个清晰的脑子和充沛的精力对创作有多重要。

“可……”她心里还是过不了那一关。

“您老就别担心了。”梨歌主动打消她没说出口的顾虑,“他们不是已经创造了1.6亿的收益吗?这些钱已经足够公司养他们很久很久了。”

庄厂长点头,1.6亿的专利费已经够很多工厂一年的盈利了,不,好几年。

就算上市的头部机械企业,翻开他们的公开包边,一年能盈利这个金额已经是少数。

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等挂了电话她仍旧在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有1.6亿的盈利仍旧不满足呢?

当然是因为内心深处觉得人不能闲着。

其实人闲着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说不定比天天工作赚得多,要不怎么会有公司推行4天工作制呢?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庄厂长笑笑,去帮职工们搞发明。

在工厂发明了大量耕整地、种植施肥、收获机等机械后又创新高:

员工们发明了高攻大马力重型拖拉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