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赐婚
第139章赐婚
“自古便有姐逝妹填房的说法,既然如此朕将秋琴配予林爱卿为妻如何?”皇上浅笑着对林陌承言道,显然此言并非圣旨己定,仅是征询意见罢了。林陌承刚从昏厥中醒来,尚未摸头清脑,便见皇上为自己指了妻房,微惊之余,立即打起精神应道,“皇上,微臣家有贤妻,岂能再娶。”
素纤闻得父亲言语,微不可见的翻了翻白眼,暗思道,贤妻?呸,若大夫人这样恶毒之人,都能算得上贤妻的话,那贤妻一说岂不是骂人的言词了!
奈何父亲却并未识透大夫人的丑恶嘴脸,还当她有多么的贤良淑德,不过···不过皇上这主意倒是不错,既然皇上本着填房的说法,自然填的是母亲平妻的位份,姨母入府便是平妻,并且还是当今圣上赐婚,身份于大夫人这位正妻而言只高不低。
况且父亲虽然年近四旬,样貌却生的俊朗不凡,即使久病在榻,可是经唐轩玉诊治,也早己康复,眼下又得皇上封为护国公之爵。姨母的年纪也不算小了,若勉强嫁予他人必不可享正妻的尊荣,为人妾室张府自是不甘。因此嫁于护国公为平妻,倒是算不得委屈。
只是不知姨母对父亲是否有意?
想到这里,素纤向秋琴望去,只见秋琴满面臊红,黑亮的眸子含羞带涩的向父亲望去,迅速一瞥,很快将目光收回,唇角己扬起优美的弧线,如此看来有戏!
素纤心中一悦,立即上前一步,对皇上大拜而下,高声言道,“民女替父亲谢皇上隆恩。”
“哈哈哈!”皇上朗声,望着堂下灵动的女子,询道,“林素纤,你倒是比你父亲还来的心急,如此说来,你这当女儿的并无异议?”
林陌承却满脸通红的对素纤暗喝道,“纤儿,休得胡闹,为父己有妻房,岂能再娶妻回府。”
“父亲,适才您负伤昏厥,故而有所不知。秋琴可不是旁人,她是纤儿失散多年的亲姨母,乃母亲的亲妹妹。如今皇上开恩,特意替姨母指婚,禀着姐逝妹填房的说法,让姨母填了母亲平妻之位,本就在情理之中。平妻之位与嫡妻并无冲突,皇上隆恩,不仅封您护国公爵位,还指了如此钟意的妻房,您不接旨谢恩更待何时。”林素纤笑吟吟的对父亲言道。
听完素纤一席话,林陌承才明白,在自己昏厥的短短时间,竟发生了如此多的事件,区区知府的官阶竟然一跃升至护国公之位,甚至还得圣上亲赐娇妻,最让他难以置信的是,皇上赐婚之人,竟然是己逝爱妻的亲妹妹。如此奇妙之事,岂缘份二字了得?
微愣少许,林陌承不再推辞,努力起身强撑着略微虚弱的身子,对皇上跪拜而下,“微臣叩谢皇上隆恩!”
一旁的秋琴见状,更是羞涩难耐,深深的埋头不语。柔妃轻笑着对秋琴言道,“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谢恩,从今往后,你便不再是宫里的奴婢,而是堂堂正正的护国公夫人了。”
秋琴恭顺的对柔妃福了福身,随即上前叩谢圣恩,灵眸流转向一旁的林陌承望去,正好迎上对方墨泽的眸子,顿时心如鹿撞,脸颊更红的厉害,当即颌首,满含春色的眉眼低垂而下,盯着手中轻轻绞动的丝绢,其状羞涩不己。
虽然仅匆匆一瞥,林陌承却己看清对方眉眼处果然隐约可见逝妻的影子,虽面色不惊,心中却荡起一丝涟漪···
皇上含笑望着堂下二人眉眼传情,看样子,自己这月老倒是当的很是成功,此二人相互也看对了眼,“呵呵,宫中又添美事,柔妃,秋琴伺候你多年,此次出嫁朕允你全力操办。”
柔妃起身深福而下,脸上挂着浓浓的笑意,对皇上言道,“启禀皇上,秋琴乃定国大将军的嫡妹,却以奴婢的身份伺候臣妾多年,如此说来此人与臣妾有着极深的缘份。因此臣妾有意收秋琴为义女,以皇家金枝的身份嫁入护国公府,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好,准奏。”皇上颀然应允,“柔妃你只管回去筹备,三日后举行大婚,由你代朕主持大婚。”
秋琴受宠若惊的连连谢恩,“奴婢谢皇上、娘娘大恩。”
柔妃上前,拉着秋琴的柔荑,眼含笑意佯作嗔意的言道,“皇上己准本宫收你为义女,如今你己是金枝玉叶,岂能自称奴婢,还不快改口谢恩!”
“对对,奴···秋琴谢父皇、母妃隆恩。”秋琴再席叩拜谢恩,抬起头来时,眸子里己满含泪光。
******************
三日后,秋琴得圣上恩允,以半副公主的仪仗风光嫁入林府为平妻。虽是平妻,却因其乃定国大将军嫡妹,以及柔妃娘娘义女的身份,在旁人看来却是下嫁,无形中身份较大夫人这位正妻还尊贵了许多。
纵然大夫人气的七窍生烟,却不敢有丝毫不虞之色。老夫人得此贵媳,自然是乐不可滋,亲自吩咐下去,将东苑收拾妥当后,设为秋琴的居所。
这一夜,春风几度,诉不尽的软玉温香,娇柔旖旎···
大婚次日
素纤早早起身,洗漱妥当,在燕子与翠丫的伺候下往东苑请安。
虽是新婚,秋琴却是极懂礼数,刚过辰时,己开大房门穿戴妥当,稳坐于正厢。
“纤儿给父亲、母亲请安。”素纤入房,向正厢阔座上稳坐的二人叩拜。
“纤儿不必多礼。”秋琴对素纤既有着姨侄亲情,更是满怀感激,当日若非她在圣前进言,自己又岂能风光嫁予如此满意的夫婿,言语间,当即起身上前,欲搀扶素纤起身。
“请母亲入座。”素纤跪地深福的言道,随即接过一旁婆子呈上的茶盏,稳稳的高托于顶,“纤儿给母亲敬茶。”
林陌承笑望着极懂规矩的爱女连连点头,侧身对秋琴言道,“秋琴,规矩不可废,纤儿敬茶你受得。”
秋琴娇嗔的看了林陌承一眼,微一颌首,从素纤手中接过茶盏,轻抿一口,随即拿起身侧的抚案上锦盒,递到了素纤手中,轻声言道,“纤儿收下,这是母亲给你的见面礼。”
“纤儿谢母亲赐福。”婚后,赏赐小辈见面礼,意为赐福,乃不可不遵的规矩,素纤自然不会推辞。
“打开看看,可还钟意。”秋琴眸子里灵光闪动,对素纤言道。
素纤揭开锦盒,一枚墨玉镯儿跃入眼帘,这不是当年外祖母赐给秋琴与娘亲一人一只的玉镯儿又是什么?
“母亲,这镯儿乃外祖母给您留下的唯一念想,纤儿岂能轻易受之。”素纤不安的言道。
“说的没错,此物的确是你外祖母给为母留下的唯一物件。想当年,你亲娘将她那一枚传给了你,如今我既为你母,将此镯儿传承于你,又何来受不得一说。纤儿只管收下便是,这是母亲的心意,更是你外祖母在天之灵的心意。”秋琴虽然年纪不大,却言行端庄,举止有度,真不愧是伺候柔妃多年的近婢,如此得体的言行,并不次于大户人家的闺阁娟秀。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林父望着娇妻,越发满意了,“纤儿不必多礼,既然你母亲以此物赐福,便是你母亲的心意,你且收下便是。”
素纤不再推诿,将锦盒交给一旁的燕子,照规矩再次福了福身,方才站起身来。
晨定完毕,母女二人好一阵寒喧,眼看着己过了约盏茶的功夫,东苑却不见有人前来,照迎娶平妻的规矩,家中子女、姨娘需在大婚次日往平妻苑中晨定问安,而后方才随平妻往大夫人以正妻房中会合,并同往老夫人房里问安。
可眼瞅着辰时己过,东苑内除了素纤一人外,便不再有人前来,林陌承脸上不由得露出不虞之色,沉声对近身伺候的小厮林安言道,“去大小姐和三姨娘以及四小姐房里看看,可是有事耽误了晨定问安。”
“小的这就去。”林安乃林府家奴,先前在前院打杂,因手脚麻利,头脑机敏,在林陌承回府后,便被老夫人亲自指到了林陌承身边伺候。
林安一路小跑而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便返了回来,“回老爷,大小姐和四小姐以及三姨娘此时都不在房里,小的听她们苑里的婢子说,她们都去大夫人房里请安了···”
“胡闹!”林陌承微恼,暗声喝道,“沁茹出自大家,也是识大体,懂规矩的人。一些规矩,她们不懂,沁茹应当懂得才是,怎能由着她们胡闹!”
素纤微一撇嘴,暗道,她们今日的举动,并非不懂规矩,而是故意为之,目的便是给这位新夫人一个下马威!大夫人的意思不言而喻,众人往她房里请安,无非就在暗示秋琴也应当去她房里请安,而后再由大夫人领着众人往老夫人房里晨定。如此一来,尊卑己定,虽然照府中规矩,平妻与嫡妻平起平坐不分大小。但若照此情景下去,则无形中有了大小之分,日后秋琴这位平妻,在大夫人跟前也就低了三分。
哼!大夫人果真好算计,素纤暗恨,我岂会让你得逞,使秋琴入府便被你骑在了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