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样机
第171章样机
以往任何重大项目,最先开始的就是立项。立项工作,往往就要好几年。
随后,便是方案论证,这个过程往往又要好几年。
再接下来,才是建造一两架原型机。
原型机首飞,经过差不多一两年的测试,才开始建造试验性飞机。
试验性飞机经过一系列测试,进行改进,最终关键设计评审工作全面完成,然后详细设计阶段工作完成,接下来才是定型、命名。
这个过程,就是进行十年、十五年,都是很正常的事。
前前后后,一款飞机,直到服役,三十年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现在,蔡晋竟然已经搞出来了。
这种事,怎么想,都像是天方夜谭的事。
“蔡晋先生,你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可是你并没有研制过飞机,对这方面不了解。”老者忍不住说道。
他参与了歼十研制,又参与歼二十研制。
一款先进飞机研制的困难,老者非常清楚。
哪怕现在中国已经远胜于以前,但是要研制一款新一代飞机,同样也是要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歼二十,按照现在大家统一的标准,是属于第五代战斗机。
而按照中国武器研制的原则,服役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
中国现在都在研制第六代战斗机了,预研第七代战斗机,探索第八代战斗机!
作为航空领域的专家,老者其实也知道,那些退役的老式飞机,改造成无人机,是蔡晋拿出的方案,现在证明蔡晋在无人机领域,也是专家。
但是这是新一款飞机,完全不一样。
那种老式飞机改造成无人机,不需要改变气动布局。
但是一款新型飞机,启动布局都是需要重新开始,去探索最好的气动布局。
“其实我已经有一架制造成的样机,目前正在亚轨道上,目前已经开展为期十天的测试。”蔡晋淡笑道。
事实胜于雄辩。
说再多,还不如直接看到实物。
主持会议的领导说道:“蔡晋同志,可以让这架样机降落到指定地点么?”
“没问题,就是直接降临到这里空地,都没问题。”蔡晋说道。
当然,直接降临到这里,那是不可能的。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随后,蔡晋便让这架空天战机,前往目标机场。
到现在所处的亚轨道,那需要比较长时间,但是从亚轨道返回,飞抵目标机场,那就相当容易了。
蔡晋他们刚刚抵达目标机场时,空天战机当着众人的面,表演了一把垂直降落,稳稳地停在了停机坪。
一个个专家露出骇然之色。
这种垂直起降,其实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垂直起降技术诞生以来,这项技术就是航空领域备受瞩目的发展技术之一。
而它也应用在战斗机上面,比如英国的‘鹞’式飞机、俄国的雅克-36、雅克-141,再比如现在大名鼎鼎的f-35“闪电”战斗机!
而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使用垂直起降技术的飞机机动灵活,具有常规飞机无可比拟的优点,但是同时也有缺点,首先就是航程短,飞机的起飞重量只能是发动机推力的83%~85%,这就使飞机的有效载荷大大受到影响,影响了飞机的载油量和航程。同时,飞机垂直起飞时发动机工作在最大状态,耗油量极大,也限制了飞机的作战半径!
但是这项技术,依旧备受重视,一旦这项技术发展成熟,那么对于海军航空兵而言,简直是如虎添翼。
可是现在,一架飞机就这么在他们面前,表演着垂直降落技术。
而且一看,还是成熟技术!
随后,这架飞机滑翔,驶入到一处机库。
毕竟天上的侦察卫星,太多了。
保密方面,还是有必要的。
技术方面的专家,开始仔细地看着这架空天战机。
与传统战斗机不一样,这架战斗机很明显就是机身瘦身一大圈。
没有座舱,这意味着这是一架无人机!
没有导弹挂架,意味着这架无人机不具备发射导弹的能力。
而在之前的会议,他们已经知道,它只搭载了一门激光炮。
“蔡晋同志,这样的一架飞机,真的可以在亚轨道持续巡航20年?”领导有些不敢相信。
只是听数据,那么根本就没有任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