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二次重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顾……
第36章第二次重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顾……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顾氏一族私结党羽,涉嫌谋反......”
大红灯笼高挂,满是节日喜庆与年味的顾府外。
长期驻守在煤矿的那一支人,骑在高头大马上大声定了整个顾家的罪。
一队人包抄的速度太快,等顾家人回过神来,整个顾府早已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起来。
“大哥,我们应该怎么办?”顾小弟满脸慌张,顾家是个大家族,暂时没有分家。
族人过来之后,大部分人都住在同一个院子里。
顾府虽设有密道,可这么多人要想悄无声息地全部撤离,定然需要一定时间。
担心外边那一队人马看出什么来,顾家先安排了老少妇孺从密道撤离,而剩下的青壮则统一留了下来。
“莫慌,”顾大哥阴沉着一张脸,大步走向门口,他安抚道:“先出去看看情况。”
大门外,一队人马严阵以待,数百支箭羽齐齐对准顾府方向。
“你......”顾大哥视线扫了一圈,他低声质问道:“你们这是何意?”
“何意?”骑在马上的统领冷笑一声,“我以为我都说清楚了。”
他冲京城方向拱了拱手,“自然是奉皇上旨意,前来捉拿反贼顾思议及其党羽。”
“反贼?”顾大哥胸膛剧烈起伏,怒不可遏:“哪里来的反贼?!”
“我顾家世代忠良,何来反贼一说?”
“你们放屁!”顾小弟从人群后冲出,他愤怒到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我们何时谋反了?!”
他年轻的脸涨得通红,这些人完全是瞎说!是诬陷!他大哥,他们一家人什么时候有过谋反之心?
为官五年,驻守关山城三年之久,他大哥的政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扪心自问,他大哥他们顾家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人。
顾小弟怒目而视,看向这队人马手中拿着的喇叭,为首者腰间挂着的火枪,身上穿着的羊绒衣......
这些东西哪个不是他大哥研究出来的?
若是他大哥有谋反之心,又何苦要把自己辛苦研究制造的成果,无私送往京城。只为了改善民生,提高宁朝的战力?
顾小弟气得浑身发抖。
“这里边...也许是有什么误会。”对方明显是想要故意激怒他们,这个时候若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岂不是顺了他们的心意?顾长明把人挡在身后,他拍了拍顾小弟的肩膀,示意顾小弟冷静一些。
这些人此行明摆着是有备而来。想到顾思议白日前脚刚打马前往远眺郡,后脚这些人就包围了顾府。
顾长明的心头就是一紧,不知顾思议那头情况到底如何。
“误会?”马上的人冷嗤一声,语气不屑,“何来误会?”
“证据已确凿。”那人敷衍地从怀中掏出一叠纸,“铁证如山,识相的话劝你们立刻走出顾府。”
“反之,则为抗旨。”
“格杀勿论。”
“你们欺人太甚!”顾思议他大姐夫紧攥着拳头,发出一记怒吼。
须臾,马上的人神情一冷,从牙缝中挤出来句,“找死!”他微一擡手,一支利箭划破长空直直地射向大门。
顾大姐夫躲闪不及,伴随着一记痛呼,那箭羽噗嗤刺入他的大腿,火光下鲜血的颜色异常显眼。
“妹夫!”
“姐夫!”
“含章!”
“......”
场面瞬间乱成一团。
无人在意的街角,十来岁的小孩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死死地望着前方。
小杨关紧紧地捂住嘴巴,生怕自己发出一丝声响。他是顾大人上任之后救助的第一批孤儿,今天是元宵佳节,小杨关计划着给顾大人送些礼物过来。那些礼物不值钱但却代表着他的心意。
哪知,刚走进街角他就看到了先头的那一幕。
又惊又惧心急如焚的小杨关借着着自己小巧灵活的身形,他鼓足勇气趁人不注意,拼命从顾府冲向了主道。
元宵佳节,关山城主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外乡人鱼贯而入,只为了参加关山城的灯谜大会。
城内大多人各司其职,尚且还不知道顾府那里发生的事。
那队人马入城时,城内的守卫还以为他们是同工厂的其他人一样,均是来城内共度佳节的。
小杨关撒丫子地往前跑去,平坦的青石板路上他只能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张灯结彩的长巷,他走过无数次,却从未像今天一样漫长,似永远跑不到头一样让他无望。
“救命啊!”小杨关抹了抹脸上的泪,他气喘吁吁地跑到城门口,大唤道:“救命啊!”
他焦急大喊:“顾大人他们家被人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