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
飞鸟
奖项的入围信息正式公开后一个月,不是以韩国女演员的身份,而是入围短片导演兼编剧的身份,宋知琳再一次亮相出席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红毯现场。
并不算是盛装打扮,一套版型简洁的女式西装,银白条纹,内搭纯白色衬衫。
衬衫领口处的口子解开了几颗,显出白皙精致的锁骨,头发拉直了披散在肩后,天生冷白的肌肤,在室外金灿日光的照耀下,仿佛自带某种柔光滤镜,好看得不像话。
这身西装的设计并不复杂,宋知琳身上也没做什么额外的点缀,耳环手链什么的统统没有。
堪称简单素净的一身,看起来却是莫名很有味道。
宋知琳很瘦,在大家公认的“上镜胖十斤”的调侃下,宋知琳依旧是苗条的,美丽的,可以想象她真人已经瘦到了什么程度。
但女人的这种瘦并不是干瘦,26、7岁的年纪,容貌精致,气质更是独特出众,即便没穿上紧贴身子的漂亮礼服裙,依旧能看出属于成年女子的婀娜身段。
雪肤花貌,玲珑身材。
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与往届一样,包含了主竞赛单元以及平行竞赛单元两个大类的奖项。
主竞赛单元又被称为正式竞赛单元,宋知琳的原创作品《飞鸟》入围的就是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基石奖单元。
与她一同入围该奖的还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比利时、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短片作品。
加上宋知琳的《飞鸟》,一共有16部,可谓竞争激烈。
虽然电影基石奖在主竞赛单元里已经算是含金量比较低的奖项了,但不管怎么样,能够正式入围,就已经算是一种成功。
毕竟这是作为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戛纳。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基石奖单元,说明作品本身是比较优秀、可圈可点的,宋知琳要跟其他15部作品,其他15位同样有水平有想法的创作者进行竞争。
就这个过程而言,其实就挺有意义的了。
“宋,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作品取名叫《飞鸟》?这个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因为我是一名女性,一个女人,我认为这世上的所有女性都有做飞鸟、成为飞鸟的资格与能力。”
女性就像飞鸟,就应该像飞鸟那样自由。
美丽,无拘无束,能够随心所欲的翺翔在天空。
拥有自在不受束缚的灵魂,能够见识这世间最广大辽阔的美景。
…
19号下午,由宋知琳执导编剧的原创短片正式在戛纳电影节上展映。
她跟其他的作品创作者不同,身上到底还挂着韩国知名女演员、戛纳最年轻影后的头衔。
除去本就是来电影节现场观看各种影片作品的观众、媒体人外,播放《飞鸟》的放映厅内,还吸引了不少冲着“女演员宋知琳”、“戛纳影后宋知琳”这两个名头跑来现场观看影片的影迷路人,甚至是评审团成员。
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包含了长片单元、一种关注单元、短片单元、电影基石奖单元、金摄像机奖单元(处女作单元)一共五类单元的奖项。
与之对应的,则是四组成员名单完全不同的奖项评审组——短片单元与电影基石奖单元是同一组评委会进行打分评选。
于是,理所当然的,当作为评审团主席的佩德罗·阿莫多瓦与评审团成员阿涅丝·夏薇依一同结伴出现在放映厅的时候,现场的媒体观众都震惊了。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些评审团的大佬来放映厅看《飞鸟》只是因为宋知琳身上带有的明星效应,专职演戏的女演员执导了一部原创短片,还入围了戛纳,多稀奇多有噱头啊,而且负责评奖的基石奖单元评委组本来就有看片子定奖的职责在,他们出席放映厅现场,可以说是理所应当。
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评审团成员都必须来看《飞鸟》啊!
先是蒙吉、特桑嘉莉,然后是拉弗塞、布洛西耶等人,现在就连作为长片单元评审团主席的阿莫多瓦都出现了,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要知道,入围了本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长片单元的电影作品可有足足20部,每部电影的放映时长还都不少于一小时,阿莫多瓦是闲的没事做吗?专门跑来宋知琳这边看热闹?
答案显然不是。
就算《飞鸟》是实打实的短片作品,影片总时长才只有20分钟,这些来自不同国家,职业有所差异,但都无一例外拥有丰富经验良好审美的评审团成员也不可能因为表面的浅显热度,因为宋知琳戛纳影后的这层身份而专门跑过来为她站台。
这些人会来,会这样主动的过来,原因只有一个——这部作品值得。
显然,宋知琳作为《飞鸟》的导演兼编剧,并不是名不副实。
她的这层新身份,同样有输出的良好成果,有优秀的天赋实力作为支撑。
“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讨论,我们一致认为,获得这次电影节电影基石奖三等奖的是——托马索·乌斯贝蒂,《两个年轻人的死亡》!”
5月28号晚,在经过为期12天的电影节展映后,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准时在戛纳电影宫卢米埃尔厅拉开了帷幕。
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基石奖单元一共入围了16部短片作品,最后却只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仅三名奖项获得者。
“获得电影基石奖二等奖的是——巴曼·艾克,《动物》!”
“获得电影基石奖一等奖的是——”在依顺序宣布含金量最高的一等奖获得者时,作为颁奖嘉宾同时也是评审团主席的克里斯蒂安·蒙吉故意卖了个关子,没有直接公布获奖人的名字以及作品名。
不过,在他举着黑话筒原地cos谜语人的时候,男人身后的电子大屏幕上已经开始播放起某部作品的相应画面了。
小雨,湿润泥土中顽强伫立的小花苞,微风带来的清脆铃铛声,属于女孩子的欢快笑声,平原上奔跑着的人,高山,绿树,最后则是蔚蓝天空中盘旋翺翔的飞鸟。
显然,这是在现场一些人看来非常熟悉非常能打动人心的作品片段。
时长近半分钟的碎片画面结束,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段字迹清晰的双语字幕——
祝所有女性都做飞鸟,有指引航线,而非锁链。
做大树,而非菟丝花。
做炬火,做灿烂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