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落入圈套
“瞧瞧,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丫鬟。丫鬟们都这么厉害,更何况是主子呢?听说大姑娘还在金城因为偷盗与人争论进过牢狱呢。”
浮笙听出说此话的人正是吴嬷嬷的女儿平儿。
原来,她们从一开始就不是真的想劝她不插手寿宴之事。
什么送礼,什么示好,全都是她们的障眼法。不仅让她会错意,还一直在彰显她们的大度与友善,给外人营造一种她们对她很好的假象。
甚至还妄想在此刻逼她发疯,让更多的人瞧见,然后传出去。
听风楼的大姑娘有疯病。
正对上她上次落水之事,且与前段时间她的疯魔谣言相呼应。
高,实在是高。
原来从落水时,她们一直都在下这盘棋,而她从未出局,至始至终都还是局中人罢了。
她心底泛寒,呼吸顿时艰难无比,她目光冰冷无情,如同闪着寒光的刀锋一般,恨不得将浮染大卸八块。
“大姐姐,你咋不笑了?是天生不爱笑吗?”
浮染满脸得意,即使浮笙此时未发疯,但松青园内的丫鬟们发疯也是一样的。
她今日的目的算是达到,起身离开之际还不忘嘲讽道:“大姐姐,过几日二皇子来小住,你可要多多打扮才是,莫要被我和二姐姐抢了风头,哈哈哈哈哈。”
说完她带着一行人离开松青园。
“滚滚滚,都快滚,别脏了我们的院子。”莹儿举着扫把,凶巴巴地说道。
见人已走远,她返回内室,命人将大娘子送来的物品按类归置好。
又准备一杯东方美人给浮笙奉上。
浮笙躺在贵妃椅上,瞪着她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就这么盯着莹儿来来往往地忙碌着。
直到她接过茶杯,才委屈道:“莹儿啊,我被她们算计了。”
她在这个世界没有朋友,没有一个可以诉说心事的人。
她刚理清大娘子用意的那一刻险些崩溃,明明她已经考虑的很周细,却还是落入到她们的算计里。
她无人可说,只能同莹儿吐槽两句,可莹儿却是个急性子。
“姑娘,可是因为今日我将她们赶了出去?”莹儿焦急地问道,眼中瞬间蓄满泪水。“都怪我,都怪我,怪我莽撞,给姑娘添了麻烦。”
浮笙立时没了主意,只得先取出帕子替她将泪水拭去。
一边擦一边安慰她:“不是的,不是的,你别哭。这和你没关系。是我没盘算好,是我的错,不是你的错。”
听到这些的莹儿哭得更凶了,她太没用,不仅不能帮到姑娘,还经常会拉姑娘的后腿。
那种莫名的悲伤又席卷而来。
莹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抱着浮笙痛哭,然后将这段时间的感受一股脑儿都道了出来。
“姑娘,你知道吗?呜呜呜,这段时间,呜呜呜,我看你变得聪明能干,又深得主君喜爱,莹儿真的为你高兴。我以为咱们总算是熬到头了,可这日子咋还这般难啊?呜呜呜,对不起,姑娘,我没有帮到你,都怪莹儿太笨了。”
浮笙轻拍她后背,帮她顺气,任由她发泄:“姑娘,你知道吗?呜呜呜,我发现我生病了,是那种很严重的病,呜呜呜,我总是没来由的难过,总觉得现在的姑娘不是以前的姑娘。”
莹儿说完,松开抱着浮笙的手,转而捧起浮笙的脸颊,若有所思地哭道:“呜呜呜,姑娘就在我眼前,明明这就是姑娘啊,我也不知道我为何会有这种想法,我肯定是病了。呜呜呜……姑娘,我肯定是生病了。”
听到这些话的浮笙,眼角瞬间湿润,紧紧抱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莹儿,深呼气,不让自己眼泪落下。
莹儿的这番话深深打动着浮笙。
有些事可能不必再隐瞒了。
莹儿明显已经有所察觉。再加上这段时间的接触,她明白莹儿对原主是真心的。
即使有些感情不是给她的,但她相信莹儿是个值得信任的好姑娘。
怕她不懂,浮笙在她情绪稳定后,再三确认她做好准备后才开口道:“你家姑娘已于那日落水后离开人世,而我只是机缘巧合下借用了她的身体。”
莹儿止住的眼泪又夺眶而出,这次她的情绪明显平稳许多,许是她心中早有了猜测。
如今听到实话,虽难过却很快坦然。
她用袖口随意擦去脸上的泪水,眼神坚定且决绝地说道:“姑娘,我想为我们姑娘报仇。”
浮笙瞧着她这样有些心疼,但想到她与原主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刚刚的阴霾一扫而光,立刻坚强起来:“是要报仇的,所有对浮笙不好的人,都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你去将床尾的香囊取来。”
莹儿知道那个香囊,是夫人亲手为姑娘绣的,姑娘一直都贴身存着。
直至那日姑娘落水后,才将这香囊挂在了床尾。
浮笙从莹儿手中接过香囊,在手中摩挲片刻,后又将它递给莹儿。
见莹儿不解,她解释道:“我将它挂在床尾本就是为提醒我帮她报仇,如今看来,或许当年你们夫人的死也另有隐情。今日,我将这香囊交予你,也算是给你留个念想。”
莹儿听罢,小心翼翼地收好香囊:“多谢姑娘体恤。姑娘接下来可有什么计划?”
“没有。”
浮笙叹气,有气无力地躺回贵妃椅。
“姑娘可要接下筹备寿宴的差事?我瞧着大娘子是不想让姑娘应下的。”
连莹儿都看出的事情,她又怎会看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