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徐大夫想告老还乡 - 正大光明当癫婆,看谁胆敢欺负我 - 未入夏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59章徐大夫想告老还乡

浮笙在小公爷的庄子上养伤多日,并未有听风楼的亲属来此探望。

最多就是让张掌事来送信息登记手册时帮着慰问两句,旁的什么都没有。

倒是张掌事是个话多的,隔两三日便来一趟,许是怕她憋闷,常常将他听到的趣事讲与她听。

也不用浮笙回应,他一个人就能嘀嘀咕咕地说上半日。

这日如往常一般,浮笙低着头,正认真地瞧着他刚送来的信息登记册子,忽而听到他说“徐大夫一直都在听风楼干得好好的,不知为何昨日向上提交辞呈,称想告老还乡。”

“徐大夫?是那日帮你治喉咙的徐大夫吗?”浮笙皱眉,抬首,一脸凝重地望着他问道。

张掌事耸耸肩:“除了那个徐大夫,还能有谁。说来也奇怪,听风楼上上下下从未有人递交过辞呈,这里就像是大家的第二个家一样,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还有啊,他的家眷明明就在听风楼,他从小也在山下长大,他告老还乡要还去哪里啊?你说怪不怪,大姑娘?

属下听人说,他在金城买套宅子,那院子可大了,家里还请了不少佣人。虽然说在听风楼不愁吃喝,但也不可能有钱去金城买套大宅子啊。

奇怪,当真是奇怪。

属下还听说,他已经帮老婆孩子先搬进去了。不过他能不能离开听风楼,还说不定呢,主君还没同意。”

此事确实透着古怪!

浮笙合上册子,端起茶水抿一口,望了望门外的天空,依旧是阴云密布,在其笼罩下,远处的山峦变得模糊不清,不知这场大雨何时才会落下。

“你可知徐大夫在金城置办的宅子在何处?”

“就在永门巷,不过姑娘若是问属下详细的住址,属下也不是很清楚。”张掌事话音渐弱,将头低得恨不得将其藏起来,

“无事,我就是随便问问,不必放在心上。”浮笙将手中的册子再次打开,继续看着。

一时间房间内寂静可闻,张掌事偷偷瞥她一眼,见她并未上心,他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他作为信息库掌事,来此送手册多日,竟没能回答上这小小的问题,简直是失职至极。

他闭嘴不言,悄悄退了出去。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他就派人将徐大夫家详细地址送了过来。

莹儿将那纸条递至浮笙手中,笑着调侃道:“这张掌事竟派了人来送,往日里我瞧着他话语连篇,还以为他脸皮厚得很呢。”

浮笙笑了笑,接过纸条打开看一眼。

如今她身体好了大半,金城的酒楼已经开张半月有余,她也该出去逛逛了。

翌日,她未同南瑾打招呼,直接带着莹儿来到永门巷。

徐大夫新置的宅子,徐府门口。

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锃亮的铜环,门旁蹲着两只石狮子,只不过只有小腿高度,并不似旁的人家门口的狮子一般高大威猛。

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飞檐如同展翅欲飞的鸟儿,轻盈而灵动。

宅子的围墙连绵起伏,上面爬满了郁郁葱葱的藤蔓。

瞧着不像是新宅,倒像是翻新过的宅子。

莹儿上前叩门:“请问是徐大夫家吗?”

未有人回应,莹儿回首望向浮笙,见她点头后再次叩门:“请问家中有人在吗?我们是来寻徐大夫的。”

“来了来了。”

开门的是一位四十岁出头的妇人。

她将大门打开一条缝,探出半个身子,问道:“请问姑娘,你们是何人?找我家官人有何事?”

浮笙上前微微福身:“我是听风楼的大姑娘,前段时间承蒙徐大夫的照料,我的身子好了许多。今日冒昧登门,只为答谢徐大夫的救治之情。”

她刚说完,莹儿就将礼物奉上。

徐夫人起初不愿意接,可耐不住莹儿的热情,最终还是选择接下礼物,邀她们进院中喝杯茶水。

“姑娘来得不巧,我家官人今日早早便出了门,不知何时才会归家。”

浮笙笑着回道:“那可真是不巧。”

她们两人跟在徐夫人身后,走进院子,就瞧见宽敞的庭院铺着平整的石板,中间有一方水池,池中金鱼嬉戏,倒映着水池旁枝繁叶茂的桂花树。

院子不大,一眼就能看完。

屋内摆放着雕花的桌椅,绣着桂花树的屏风,屏风后是一小间书房,隐约瞧着像是她家的一儿一女在并排习字。

没有张掌事口中所谓的大院子,也没有他口中所谓的不少佣人,

从里到外,给浮笙的感觉就是简洁且舒适。

“姑娘请用茶,家中粗鄙,还望姑娘莫要嫌弃。”

徐夫人微微低垂的眼眸,带着几分内敛,面上总是挂着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最本真的朴实与诚恳。

浮笙接过茶水,眉眼含笑:“夫人这是说得哪里话,徐大夫本就对我有救治之恩,如今夫人愿意让我们进来讨杯水喝,我与莹儿实在是感激不尽。”

她浅饮一口,顿时心中一紧。

这茶与大娘子院中的茶味道极其相似,但大娘子那里的茶明显要更苦一些。

“敢问夫人,这是什么茶?”她仰首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