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开拓市场又不是只有你能用蒸汽机。…… - 红楼之林家女相 - 霜雪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8章开拓市场又不是只有你能用蒸汽机。……

第108章开拓市场又不是只有你能用蒸汽机。……

因有黛玉细细给大公主分说的利害,大公主倒也在公主所认真筹备了一场宴会。

女孩们在宫里待了那么久,如今属于“顺利毕业”,便是平时有些龃龉,到这会儿多少也有些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彼此之间姐姐妹妹叫得亲热,换了手帕,又约着出宫后去组诗社,去赏花,去风花雪月,等嫁人了再一起开铺子做生意。

直到大公主和黛玉联袂而来。

且黛玉穿了个男装。

黛玉容貌盛极,又大权在握,自带一股子抹不掉的风流潇洒,穿着男装和大公主联袂而来,纵使女孩们都认识黛玉,大老远处看着这样一对“男女”,都觉得心脏少跳了两拍。

还有脸盲的女孩只顾着听课没顾上认脸,甚至和旁边的小姑娘咬耳朵:“大殿下不是还没有定婚事吗?哪里冒出来的这么俊俏的少年郎?”

然后就被嫌弃:“醒醒,那是林先生!”

但真的,别说这些个和黛玉也就是上过几门课的少女,就是大公主如今频繁地和黛玉聊公事,见到黛玉穿男装,心跳都少了两拍。

稳住心态,有些感慨:“父皇常遗憾为何妹妹不是个男儿郎,到如今,连我也遗憾了起来。”

你要真是林弟弟,我必然哭着喊着也要嫁给你的!

黛玉哪里知道大公主脑子里是什么废料,一展折扇,笑道:“非如此,怎么让姐姐妹妹们意识到,原来走出家门,是这样的模样呢?”

非只黛玉,湘云今日也穿的男装。

黛玉是文人,全面继承了林如海与贾敏的优点,风流潇洒,自不必言,但湘云蜂腰猿臂,穿了一件文武袖,都不用做别的,只和黛玉是站在一起,就已经让多少女孩擡手,又擡手,疯狂地抚平自己的心跳。

湘云新寡,这个她们都知道。

也因此有过设想,这是一个怎样命途多舛却又坚强非常的姑娘,所以应该穿着朴素的衣裳,头顶上还簪着小白花,纵使考上了女官,也不过是在未亡人漫长的岁月里,找点事情做一做罢了。

……怎么能是这个形象呢?

原来未亡人还可以这样光芒万丈么?

这场宴会,连苏瑾都来了。

苏瑾穿的道袍,朴素是朴素了,也符合人民群众对“守寡”的定义,但她不见憔悴,真正方外之人一样飘飘然和大公主与黛玉都打过了招呼,对女孩们点头致意,然后便去找凤姐和湘云。

——给她们推荐可以一并带过去做事的姑娘。

究竟学堂开久了,有心读书的孩子还能再养养,但资质只到那里的女孩再留着也意义不大,与其让她们回家被父母压榨劳动力给弟弟赚彩礼,不如帮她们一把,切断她们和父母的联系,让她们去远方“务工”,给家里定期寄点钱拉倒了。

只有让那些还算有资质的她们感受过自由的可贵,才能愈发无法忍受是局促的生活。

凤姐和湘云原以为这不过是一场送别宴,不曾想苏瑾能来送这样一份大礼,当然照单全收——她们大的事情做不了,做个小管事的也足够了。

尤其湘云。

凤姐是有班底的,她当年就收留了给官员们做家务审计的掌柜和伙计们,后来宝钗去广州,因薛家风雨飘摇时这帮掌柜尽趁火打劫来着,宝钗就不是很乐意带,掌柜们便仍留在京中,如今凤姐眼看着要飞黄腾达,掌柜们什么嗅觉啊,当然要跟着去干织造坊这明摆着印钱的生意去。

但湘云没有啊,她还有心给女孩们更多的机会,非但接手了苏瑾推荐的女孩,还对苏瑾正在做的事产生了十二万分的兴趣:“娘娘有如此慈心,委实功德无量,妾身想附娘娘骥尾,倒有许多事想和娘娘请教。”

苏瑾微笑,没有拒绝。

湘云多开朗的人呐,当时就拉着苏瑾的手一件一件问了起来。

苏瑾是有真才实学在身上的,不说办学堂的经验,就是去了个陌生的地方要如何打开局面也能提供许多思路,湘云听得认真,提的问题也切实,两人聊得越来越热闹,还吸引了许多女孩凑了过来旁听。

看两个本来应该安静等死的寡妇眉飞色舞,就是听说了湘云做了内务府的女官要出去做事,少不得要问问做什么事,又了解了一下苏瑾出宫之后除了为国祈福之外还做了什么,不少女孩心头都埋下了小小的种子。

——她们做的,是不是我也能做呢?

如果说办个收留女孩子织布绣花,顺便教她们认字的学堂完全就是做慈善,那王氏和史氏做的事情是有利润的!可以努力!

直接就有灵秀的女孩掉头来找黛玉了:“林先生,倘若我们自己也开了绸缎庄,织出来的绸缎可以往华夏公司卖么?”

“薛公子一直在收购啊。”黛玉轻笑道,“只是四处收购来得太慢,才想在广州也开织造坊,倘若诸位将来也弄了绸缎庄,往广州的织造坊送便是了。”

“可我是当真想不明白……”自然也有人问,“怎么就有这么大的缺口呢?”

黛玉便细说天朝上国之外还有多大的世界,虽然外头也有蚕种也有丝织品,但论工艺之精细还得看中原,咱们自己一季还要做四套八套的衣裳呢,外头的贵族们岂能委屈了?

还有女孩问,目前是有缺口不错,但要真是把绸缎庄开得处处都是,早晚这个缺口是能补上的,到时候产生滞销,也是风险。

黛玉便笑:“姐姐见过外头人纺的布么?”

那女孩迷茫了一下,倒是有个家庭条件颇不错的女孩道:“我倒是见过俄罗斯国的呢子。”

“织的如何?”黛玉再问。

论最顶尖的工艺,实在不错,那雀金呢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去。

但普通的呢子,就差得多了。

黛玉便笑,绸缎现在是高端奢侈品,但如果产量太多了,也不是不可以往下面走走,做做中低层的生意,市场嘛,不开拓怎么知道有多少潜力呢?

那女孩皱了皱眉,道:“这怕是不行啊。”

黛玉:“哪里不行?”

“一匹丝绸卖个七八两银,商人有得赚,百姓也有得赚。”那女孩道,“卖个五六两,也算没亏,可要是只能卖个一二两,那织布的,养蚕的,连自己的口都糊不了,还卖它做什么呢?”

黛玉便笑了起来:“姐姐听过英吉利国么?”

家境好嘛,女孩也有些漂洋过海的漂亮首饰,微微颔首。

“薛公子写回来的奏报提过。”黛玉便道,“英吉利如今做海上贸易,开拓殖民地,弄得风生水起,可是在几十年前,它并没有那么强大,姐姐可知,怎么几十年内,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岛国,便往外头卖了各种各样的玩意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