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情牵霸业两难全 - 三国乱世红颜劫 - 慕容飞雪202504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0章-情牵霸业两难全

第50章-情牵霸业两难全

且说东吴之地,消息灵通的孙策听闻飞鸿被曹操掳至营帐,顿时怒目圆睁,猛拍桌案,震得杯盏叮当作响,大骂道:“曹贼,竟敢如此欺我东吴!实乃欺人太甚!”

周瑜心急如焚,如遭雷击,当即单膝跪地,抱拳请命,言辞恳切道:“主公,末将愿率一队精锐,哪怕赴汤蹈火,亦要潜入曹营,救回飞鸿!”

周瑜脑海之中,尽是飞鸿那娇弱倩影,只身一人勇闯曹营之景。她本为柔弱女子,并无倚傍,却决然踏入那如龙潭虎xue般的曹营。此刻,曹操必对其虎视眈眈,那目光恰似饿狼,垂涎已久,觊觎之心昭然若揭。

周瑜仿若已见曹操伸出那罪恶之手,妄图欺辱飞鸿。此念如同一柄锋锐无匹之利刃,直直剜入心窝,痛得他几近窒息,难以自持。每思及此,周瑜便觉五脏六腑似被熊熊烈火炙烤,满心愤懑与担忧如滔滔江水,几欲将他彻底吞噬。

营帐内,诸将听闻周瑜之言,皆面面相觑。鲁肃微微皱眉,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公瑾,飞鸿姑娘于我等有救命之恩。昔日军中疫病横行,若不是飞鸿姑娘妙手施救,我等众多将士恐已命丧黄泉。但如今曹营戒备森严,且路途迢迢,我军贸然前往营救,实如以卵击石,徒增伤亡。还望主公与公瑾三思。依鲁肃之见,当下应着重巩固我军势力,贸然深入曹营,绝非明智之举。”鲁肃说罢,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满是忧虑,望向周瑜,试图安抚他激动的情绪。

张昭亦捋着胡须,神色凝重,缓缓道:“主公,鲁子敬所言甚是。当下局势,曹操势大,我东吴正欲联合周边势力,布局大业。此时为救一女子而轻举妄动,恐坏了全盘计划,万万使不得。东吴根基未稳,百姓渴望太平,我等不可因一时意气,陷江东父老于水火。还望主公与公瑾,以大局为重啊!”说罢,张昭双手抱于胸前,神情决绝,不容置疑。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是啊,主公,虽对不住飞鸿姑娘,但此时真不宜冒险。”

此时,一员偏将怒目圆睁,猛地跨出一步,紧握双拳,声若雷霆般吼道:“那曹贼行径当真令人发指!某恨不能即刻提刀杀入曹营,将那奸贼碎尸万段,方解心头之恨!然理智尚存,深知就此贸然前往,恐未近曹营之畔,便已全军覆没,徒作无谓牺牲!”

另一裨将亦是咬牙切齿,随声附和道:“所言极是!我等心中皆燃怒火,飞鸿姑娘于我军有救命大恩,岂可视而不见?但此事须从长计议,切不可冲动行事,否则便是让众兄弟白白送命,陷忠义之士于不义啊!”

孙策眉头紧锁,面露无奈与纠结之色,长叹一声,语重心长道:“公瑾,吾岂会不知你对飞鸿之情?她于你而言,重若性命。然你我皆知,如今曹营戒备森严,固若金汤,且路途遥远。吾等即便遣一队人马前往,亦如飞蛾扑火,徒增伤亡。吾已布局,欲联合周边势力,佯攻皖城,以分散曹操兵力。皖城乃曹操粮草转运之要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他必分兵回援。且吾近期准备重新攻取皖城,皖城地处要冲,拿下皖城,进可攻退可守,更能增强我东吴实力,为日后营救飞鸿创造有利条件。当下营救飞鸿一事,实无可能。吾等不能因一女子,而毁了江东大业。公瑾,你需以大局为重,切莫冲动。”

周瑜心中剧痛,如万箭穿心,红着眼眶,声音带泪哀求道:“主公,难道当真别无他法?眼睁睁瞧着飞鸿在曹营受苦,末将寝食难安。哪怕仅有万分之一的机会,末将亦愿拼死一试!末将愿率死士,趁夜突袭,说不定能寻得一线生机!”周瑜此时满心都是飞鸿,根本无法轻易放下营救的念头。

孙策上前,双手扶起周瑜,目光满是复杂,既有对周瑜的理解与心疼,又有身为一军之主的无奈与决绝,缓缓道:“公瑾,你我相识多年,情同手足,你的痛苦,吾感同身受。想当年,你我并肩作战,出生入死,才有了今日东吴之基业。然身为一军之主,吾肩负江东万千百姓与众多将士之生死存亡,不能因一己私情,使东吴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你乃东吴栋梁,吾最信任之人,更应明了其中利害。吾等需冷静下来,配合全盘计划,或有一线生机。待成就大业,定叫曹贼血债血偿。你若此时冲动行事,不仅救不出飞鸿,还会让更多将士白白送命,此绝非飞鸿所愿,你可领会?”

周瑜紧咬下唇,嘴唇泛白,内心痛苦挣扎。他起初满心都是不顾一切营救飞鸿的念头,可随着众人接连劝阻,尤其是孙策说出攻取皖城的大计后,他心中那股冲动的烈火,渐渐被一盆冷水浇下。他想到若因自己的鲁莽,让东吴陷入危机,不仅救不了飞鸿,还会累及无数将士和百姓,这绝非他愿。但对飞鸿的牵挂与担忧,又像绳索一般紧紧勒着他的心。

周瑜心中正天人交战,营帐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在众人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仿佛预示着未知的命运。此刻,东吴众人虽在战略上达成了一致,可周瑜心中对飞鸿的牵挂与担忧,却如巨石般沉重。

周瑜心中自是明晰,众人所言皆关乎东吴兴衰大局。然而,此刻心急如焚,那一丝埋怨亦悄然滋生。他紧抿薄唇,俊眉微蹙,眼眶早已泛红,恰似染上残阳如血之色,那是强抑着即将决堤的悲恸。

“主公,列位,瑜深知应以大局为重。然飞鸿与我,情比金坚,海枯石烂,此心不渝!”周瑜的声音微微发颤,带着压抑已久的痛苦与不甘,“如今她深陷曹贼之手,生死未卜,如风中残烛,朝不保夕,瑜又岂忍坐视不顾……”言至于此,这位素有雄才大略、雄姿英发的东吴儒将,终究还是没能抑制住内心那如汹涌波涛般的痛苦。泪水夺眶而出,顺着他那英挺却满是悲戚的面颊滚滚滑落,滴落在身前儒雅的衣袍之上,洇出一小片深色,仿若盛开的墨色花朵,又似他此刻破碎的心。他微微低头,身躯轻轻颤抖,仿佛那千斤重担,不仅压在他的肩头,更深深嵌入他的心底,令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孙策看着周瑜如此痛苦,心中亦不好受,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公瑾,莫要悲伤。吾等同心协力,大业可成,届时定能救回飞鸿,让那曹贼为其恶行付出惨痛代价。”

鲁肃见状,急忙趋步向前,轻按周瑜肩头,目光中满是关切与忧虑,温言劝道:“公瑾,切莫过悲。飞鸿姑娘福泽深厚,定能逢凶化吉。方今局势波谲云诡,东吴上下,皆赖我等同心戮力,共御曹操。若因一时意气,乱了方寸,恐堕入曹操奸计之中。”

一旁的张昭亦捋须长叹,神色凝重地劝道:“公瑾呐,老夫深知你此刻心境。然小情当让于大义,东吴万千将士与百姓之安危,全系你我一念之间。我等需从长计议,切不可莽撞行事,坏了全局。”

此时,孙策微微皱眉,目光坚定地看向周瑜,擡手轻拍他的后背,语气沉稳有力:“公瑾,莫要过于哀伤。吾意已决,近期准备重新攻打皖城。皖城乃战略要地,若能夺回,进可攻退可守,于东吴霸业意义非凡。此役若胜,可大振我军士气。待吾成就大业,手握雄兵,威震四方,何愁救不出飞鸿?”

张昭见状,轻咳一声打破沉默,他向来老成持重,此时神情更是严肃。只见他微微摇头,捋着胡须缓缓说道:“主公,皖城地势险要,城墙高耸,且其周边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我军若要佯攻,需得谋划周详,稍有不慎,露出破绽,一旦被识破,不但分散不了其兵力,反会使我军陷入腹背受敌之险境,届时我军危矣。”张昭一边说着,一边目光紧紧盯着营帐中的地图,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鲁肃也点头附和,面色凝重,眉头紧蹙如锁,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着往昔惨痛记忆的沉重。他缓缓擡眸,目光扫过营帐内众人,语气满是忧虑与郑重,沉声道:“诸位,想必大家对上回攻取皖城的战事仍记忆犹新。彼时,我东吴大军满怀壮志,一心要拿下皖城,却未曾料到,因有人与曹操暗中勾结,布下奇门遁甲阵,致使我军深陷绝境,伤亡无数。至今想来,仍痛心疾首。如今,又面临这般重大战事,此次行动,务必要慎之又慎啊!我军佯攻,需得精心布局,迷惑敌军。至于皖城,其地处要冲,周边山川交错,地形复杂。我军若要攻取,当提前派遣精细的探子,潜入城内,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以及城防设施等虚实,如此方可一击即中,稳操胜券。”鲁肃一边说,一边用手在地图上仔细比划着皖城周边的地形,神情专注而认真。

孙策目光坚定,扫视众人道:“不错,此次行动关乎重大,各位务必谨慎行事。公瑾,待我等准备妥当,即刻出兵。你虽心忧飞鸿,但当下更要打起精神,与吾等共商大计,切不可因儿女情长乱了分寸。”

周瑜深施一礼,沉声道:“主公放心,末将明白。末将定会放下心中杂念,全力协助主公完成大计。只是每每想到飞鸿姑娘,末将就……”周瑜紧握双拳,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话语戛然而止。

在这紧张压抑的氛围里,一场围绕着东吴霸业与儿女情长的风暴,正悄然在这片营帐之中,缓缓拉开帷幕……(正文结束)

《念飞鸿·谋策忧情》

东吴帐内意纷纭,公瑾心焦念玉人。

弱女曹营如困鸟,诸臣议事似浮云。

皖城谋略牵全局,儿女情长绕梦魂。

忍泪含悲思大计,何时救美雪冤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