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重修宗祠
人的智慧未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人的见识,基本上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当然,前提是,这个人不能太蠢了,这个人的人品还不能太差。
太蠢的话,就算是明明发生在他眼前的事情,他也会没有看见。如果人品太差的话,就算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也会装作无视。
而这位名叫刘永和的老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刘家的族长,不是没有原因的。
“若是在陈友定的时候,大家伙一年到头辛苦下来,挣下点粮食,多数都被官府搜刮了去了,还要应付官府的差役、瑶役,若说大家日子过得苦,这不怪谁,这只能怪我们的命。”刘老汉神色漠然地说道。
可随即,他就变得激动起来:“这些臭小子,赶上了明王的好时代,只要舍得花力气,就能把好日子过好起来,他们不但不思进取,反而看到人家有钱了就眼红人家,甚至还要劫富济贫,他们还要不要脸么?反正我老刘家以有这样的后生深以为耻的?”
要脸吗?这句话,赵林也想对有的人说,不过,他们多半是听不到的。就算听到了,他们也一定会装作没有听到的。
倒不是替自己邀功,自从一年前拿下泉州之后,他虽然从这里运走了不少的钱粮,但是为了返哺这里的百姓,他仍是制定了不少的举措,交给了蓝玉等人去执行的。
富人家的田地,不管是怎样得来的,他没有时间去追究,所以,也没有去过问。
但是,境内的荒山荒地沼泽什么的,都是属于官府所有的,所以,他当时就亲自颁布了号令,但凡在荒山沼泽地带上开出来的荒地,一律归开垦者所有,而且三年内不交赋税。
说实在话,泉州周边地区,山多地少,就算他这样大力的推举,也未必能真的有多少成效,只是表示一下自己的意思,鼓励大家勤劳朴素而己。
除此之外,他还交待了蓝玉,如果百姓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还可以由官府借给钱粮种子和耕牛,以帮助人家度过难关。当然,如果真遇到那看不起病的人,他也让人收集了几味普通的中草药,煮成了大锅,让大家服用。
都是极普通廉价的药草,比如鱼腥草、路边筋、大青叶、大黄叶之类的,山上到处都有,未必是针对什么病的特效药,但是,针对热烧发炎,多少有些治疗作用而己。
据朱文正后来和他说,还真的救活来不少的人,许多人还真的把他当作了再生菩萨了,他也只能苦笑了,这说明,许多的普通百姓,压根儿就没有机会得到大夫的医治,所以,只要有一点药物投到了,立即就能产生极大的药效性。
赵林当时只是一个无心之举,也没有想要什么回报,看到许多穷人得不到医治,他也有心无力,只好让那些大夫挑了一些廉价的药材,配了这些清热解毒的方子,不图有多少用,只图自己心安一些罢了。
没想到还真的能救活不少人,还攒下不少的善缘,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话说赵林颁布了鼓励开荒的通告之后,他就离开了泉州了。
刘庆父子听了通告之后,心思就活泛起来,反正冬天里闲着也是闲着,便在官府报备之后,打算把河边那一片沼泽、滩涂地带开垦出来。
以前他就动了这个念头了,这里虽然一片淤泥地带,可那是因为淤水排不出去的缘故,只要挖通了排水沟了,这里就是上好的良田。
所以,就在大冬天里,父子五人甩开膀子就干起来了,他还打算,等孙子稍大一些,就把家分了,四个儿子每人都能分上几亩地。要是现在这点地的话,家里的地一分就没有多少地了,所以还是捆起来一起过日子的好。
刘金兄弟不只继续他们无所事事的日子,而且看到刘庆父子忙碌的时候,还不阴不阳的说道:“刘叔,官府的话你也信?你信不信,等你能打粮食了,官府会把你的田地全部都充公了,你打多少粮食,都是官府的,你又何苦来哉?”
刘庆是当刘金放屁,根本没有理他,但他的小儿子毕竟年轻,还有点信了。
刘庆不由得喝斥自己的儿子道:“别信他的,如果是别的人,还真的象他说的那样,可是明王不同,你不知道你娘的病是怎么好的了?多亏王爷送来的神药,你娘的病拖了多少年都没有好,王爷的药一到,她的病就好了,这样的明王,怎么可能坑人呢?”
小儿子一听,真的是这么回事,于是,不再理会刘庆的怂恿了。
虽然是新开垦出来的田地,产量没有熟地那么高,但是这一年下来,刘庆一家子还是多收了几万斤的谷子。
刘家人第一次这么富裕,卖又不好卖,幸好。当时官府贴出告示说要征粮,抱着吃亏的打算,刘庆父子将粮食送了过去。
没想到,官府不但没有压他们的价,按市价收了他们的粮,还给他们颁发了一个‘种粮大户’的牌匾,刘家一家人开始在当地还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
可是,两相对比之下,刘金兄弟的日子却更加难过起来了,当看到刘庆家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兄弟二人厚着脸皮要来刘庆家借粮有。
刘庆却不过同一家族的情面,借了三斗的米给刘金兄弟,以为可以绝了这两兄弟的心思,也不图他们玩的。
没想到这两兄弟不但不记恩,反而还心中暗恨道:“好你个刘庆,你家那么多的粮食,居然只借三斗米给我,还有没有天理?”
只不过,当时刘金兄弟虽然有气,也不敢怎么样,直到蓝玉等人掀起的反对陈友定的运动来,哪怕这刘家庄大多是普通的农民,他也觉得机会来了。
于是,仍然一头雾水的刘庆父子,被刘金兄弟伙同一帮外乡的混混给揪了出来,而且还给他们冠上了为富不仁的大帽子,而且逼着刘家把粮食都交出来,以用来周济天下的贫苦兄弟。
这天底下确实是有许多的贫苦兄弟,但绝对不应该包括刘金兄弟这样好吃懒做的主。
还好,这个庄里有个德高望重的刘永和,勇敢的站了出来,对刘金兄弟好一顿数落。
“你自己好吃死懒,这么后生的小伙子,连自己都养不活,却只盯着人家家里的钱粮,你还要不要脸,你这小子,你把老刘家的脸都丢光了,咱们祖宗在这里建府,没有出过几个象你这样不肖的子孙,”刘永和胡子乱颤的骂道。
“你自己去看看,人家寒冬腊月里,打着赤脚的时候在开荒种田,你在干什么?你在睡大觉,现在人家日子好过了,你眼红人家,你还要脸么?”
你还要脸么?赵林也想这样说,也不知道有的人听到了没有。可能是,那些人就算听到了,也会装作没有听到吧。
还是那句话,穷人并不是天生就是正义的,富人也不是天生就是邪恶的,如果谁敢这样说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将不再会有进步了,一如他熟悉的那些时代,人们除了互相迫害互相攀比谁更穷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
可是,当揭开他们批评别人的面纱之后才发现,他们痛恨的并不是贫穷,他们更痛恨的是自己穷而别人富有了。
诚然,确实有许多的富人为富不仁,剥夺了许多穷人的机会,这样的穷人,当然值得大家关心和帮助,可是,当大多数人都在努力的拼博的时候人,有的人却在等着天下掉陷饼,还在指责别人的富有,赞扬自己的贫穷,用刘永和的话来说,还要脸么?
一个正常的社会,就不应该鼓励贫穷,抨击富有的,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鼓励所有人都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富裕的生活,这才是人类的社会。赵林只有暗暗的祈祷,希望那所谓的‘我穷我有理’的浪潮,永远不要踏足这片土地。
这片土地的人们,还知道礼仪廉耻,还知道靠努力过上美好的生活,不需要某些别有用心的人,颠覆这千百年来的传统。
赵林更意外的是,官府做不好的事情,却让宗族给完成了。
刘永和的出面,绝对比朱文正派出官兵去抓人的好。
也绝对比他赵林站到台上,高呼打倒谁要来得简单直接。
当然,他更庆幸的是,国人还知道尊老爱幼的传统,而且,我们的老人们,也确实是德高望重之辈。
或许,他以前对宗祠有诸多的误解了,想到这里,他当即对朱文正说:“刘氏宗族这次有功,这样配合官府的宗族,我们应该予以鼓励,虽然王府现在非常的钱紧,可是,本王还是打算掏出一些钱粮出来,让刘家把宗祠修茸一番,等修好的时候,本王还要亲自前来观礼。刘老太爷,你们刘家人到时候会不会欢迎本王前来讨杯水酒啊。”
所有人都愕然的望着赵林。
刘永和也是好半晌后才回过神来,语无伦次的说道:“王爷要来…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