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自神佑帝登基后,新陈立国,有真神庇佑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陈国的百姓们兴高采烈的走上田间街头,自发的举办起了民间的各种游神庆典活动,一直热热闹闹的举国欢庆了足足两三个月,直到临近秋收时,百姓们意犹未尽的收起了鲜花彩纸,转头去农田中迎接丰收。
这一年的丰收,比任何一年都要震撼人心。
沉甸甸的禾穗金灿灿的垂在枝头,压得庄稼都弯了腰,每一支禾穗上的谷粒密密匝匝,竟比往年的产量翻了五倍不止!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拨采收!
由大国师带领的农学院推广开来的新良种,不仅在天女大人的补灵下可增产数倍,还能一年三熟!
也就是说,新陈境内,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农人耕作一年,就足以养活整个陈国,还能剩下许多余粮!
如此扎扎实实的丰收,和神佑帝登基后就削减了五成的农税,让陈国百姓笑开了颜,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富足。
有这样的粮食基础,人人皆可吃饱之后,另外无需耕种的九成陈国人就开始琢磨起了要怎么吃得更好,过得更好。
天女们自不必说,她们是整个陈国的中流砥柱,除了朝廷之外,商场,农庄,学堂等各处都有她们的身影,她们带领着陈国百姓们开启了新的生活篇章。
百姓们衣食无忧,安全无虞,脑子活泛些的就学起了新技术,进入了新的行业。
第一年的良种取得了全面丰收,堆得国库满仓后,神佑帝就下令了大力扶持工,商,学,医等各行各业。
尤其是工业与商业,这两个行业虽然税收颇高,但朝廷给的各种补贴优惠政策也多,一人从商,能赚取的利润便可以养活好几口人不在话下。
因为陈国现在国库丰盈,神佑帝给那些低收入,无力养活自己的人群拨了一笔专款,用于保障他们的基础生活。
除此之外,陈国还进行了一番自上而下的政令大改。
首先是废除土地私有,禁止私人买卖国土,但百姓们只要有能力耕种或者使用,便可以向官府免费申请一份为期百年的土地使用权,还不需花费什么钱,流程也简单,去衙门登记,领个盖了章的许可册子就可以了。
而且神佑帝还给不同的土地划好了用途:土壤肥沃适合耕种的地方,就将使用途径定死为耕地,不管何人申请了耕地,都只能在耕地上种粮食,禁止用作其余用途。
而那些土地贫瘠,不适宜耕作的地方,就根据地形地势划做商用地,或者工用地,或者畜牧用地,又或者是专门用于培养林木的国有保护地。
这样的划分定下来后,百姓们就可以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去选择不同的土地申领。
在神佑帝的“划土令”中规定,每个陈国子民,可以免费申领一亩任意用途的土地,但若是超过了一亩,就需要根据多申领的面积交一笔额外的用土费,但也不算太贵。
为了防止世家商贾等一次性申领大量土地,导致其余百姓无土可领,划土令中还规定,每个陈国子民若申领的土地超过十亩,便要交十倍赋税,申领二十亩,就要交二十倍赋税。
若是超过了五十亩,就不再按翻倍赋税上交,而是按照身家比例来交,比如某富商想申领五十亩土地,那他则需要上交五成身家作为赋税。
而私人或是私人团体,能申领的土地面积也有上限,不得超过百亩。以此来限制私人申领过量的土地。
此政令一出,陈国百姓们纷纷衡量起了自己的那一亩免费土地要申领何种类别。
想继续耕种为生的自然就首选申领耕地,想从事商贾百业的就想与家人同伴一同申领商用地来开商行,想改行从工的就申请工用地,用来开办工厂等等等等。
土地政策定下后,百姓们迅速的找到了自己未来想要谋生的行当。
神佑帝又下令废除仆婢买卖,禁止以任何形式购买丫鬟,小厮,婆子等等,若有用人需求的,可以出工钱雇佣成年人为自己做工。
但禁止雇佣未成年。
所有未成年在成年之前都由父母抚养,若有生而不养的父母,官府有权按令惩处,并将受到苛待或是磋磨的孩子带去官中由专人抚养。
这样的男孩儿可以在官中被抚养至成年,也可以在官府的帮助下另觅领养家庭。
女孩儿则可以直接住在女学学堂里,待她成年,若成为了天女,便出去自立门户谋生,若没能成天女,便得自己去寻夫君或是妻君养活自己。
在此基础上,所有人牙子全部责令改行,若有不知悔改的仍暗中私买私卖人口的,全部处以极刑,且买卖同罪。
土地与人口问题都有了相应的制度之后,神佑帝又下令个郡县官府开办各种民生百业。
例如官学堂,官银庄子,官医馆,抚育失孤幼儿和独身老人的养康堂,以及专司国内各项大型建设项目的工建司等等等等。
接连好几套全新的国策下来,整个陈国迅速走进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这些治国策,有些是神佑帝与众臣商议而来,有些则是借鉴了友邻大梁的经验。
比如男户女户分开立户,又比如科举选仕,以及梁陈梁国双户籍互通等等等等。
这些都是惜辛从梁国带来的手札上的,已经在梁国试过,并行之有效的新国策。
神佑帝感念友国的援手,在神佑元年底,正式宣布与梁国结盟。
梁陈两国之间的数条免查路引的官道也紧锣密鼓的开始了修建,两国接壤相邻的几个边陲重镇也对彼此敞开了门户,方便两国子民互相来往。
两国子民自是欢欣不已,第一例梁陈联姻的家庭,还受到了两国官府的双重嘉奖,赐了“梁陈之好”的牌匾下去。
为了使两国友谊长存,神佑帝本人也以身作则,娶了梁国皇太女的侄子为君后,统领六宫。
而梁国皇太女惜辛,也亲自来陈国,选了镇国大将军夏至家的长子做伴读,若以后不出意外,这位温文儒雅,颇通诗书礼仪的小少年将会成为梁国的君后。
两国的子民们有了君主和太女殿下的带头,也纷纷在择偶上放宽了地域限制,陈嫁梁或是梁嫁陈,在百姓心里都算不得远嫁了。
因为梁陈两国之间的互通官道,在神佑二年春正式通行。
且官道上分了人行道与车行道,车行道上飞驰着的,是梁国天女学堂杂学院炼器组和陈国工建司携手研制推广的边境列车。
这种边境列车比寻常马车大得多,一辆便可乘数十人,还不需要马匹拖拉,而是由筑基以上的天女担任御者,像御剑一样御使它们,让它们能在车行道上迅捷奔驰。
它的速度极快,说一日千里或许有些夸张,但日行五百里却是没问题的,有了这边境列车后,梁陈两国之间的路途就彻底被打通了。
两国的子民只需要花上些许乘车费用,就可以在短短几日之间来往于梁陈,不管是经商贸易,还是旅游玩耍,都不在话下。
神佑三年时,梁陈两国都已经实现了全境通车,无一处不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