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项目
“蔡老说让我来找你。”小姑娘这会儿收了嗓音,怯生生地说道:“他说你最近在修三彩骆驼,正好给那些人拍一拍修复的过程,再做个采访就行了,院长也同意了。”
小姑娘口中所说的记者,其实也不算是记者,而是电视台的拍摄组。一年前在华禧的投资下,古文物走向大众的项目已经开始一一启动。
其中要拍摄一个和文物修复相关的纪录片最近刚刚开机,自然是要到他们国家博物馆的修复科来进行拍摄。
半年前,喻嘉时已经正式拜蔡老为师。并保研在宁川的文博专业,导师就蔡老。
蔡老不仅在宁川教书,也在国家博物馆的修复组里工作。随后将喻嘉时也推了进来。
至于眼前这个小姑娘秦姝,则是蔡老另一个同事的弟子。暑假到这儿实习来了,因为也是宁川大学的学生,比喻嘉时晚一届,所以天天管喻嘉时叫师兄。
“又是我?”喻嘉时有些恼:“怎么不让你去?”
自从上次几个记者到他们这儿进行采访,蔡老让他去接受采访后,不管是那群采访的,还是他们修复科的,好像都盯上他了一样。
秦姝闻言笑了起来:“我倒想,可哪里轮得上我?况且师兄,你有品牌效应呀!自从上次那个采访的内容从电视里播出去以后,每天从不同地方闻名来咱们博物院逛的人变得多了好多!”
“怎么修文物的也搞这套?”喻嘉时走到洗手池旁,把自己手上的污渍洗干净后,又掬捧水洗脸。
“哎呀,没关系啦。这次是拍纪录片,咱们修复科好多组都会有拍摄,就比如我们青铜组!师兄你快点啦快点啦,人家在外面等着呢!”秦姝急得在地上直跺脚。
“来了,好歹等我洗把脸。”
把脸上的水珠擦干后,喻嘉时又低头看了眼身上的工服,上面也沾上不少污渍,于是他犹豫着说。
“再换身衣服?”
“不用不用。”秦姝立马冲进来,拽着喻嘉时的手臂,连拖带拉:“这样才好呢,咱们力求真实。”
“我拿一下手机。”喻嘉时挣扎着探出手臂往桌上一捞,这才将手机拿起来并迅速看了眼。
有个未接电话和一条未读短信。
为了专注,喻嘉时工作的时候普遍都将手机开静音,连震动都不开。他划开屏幕,眼前倏忽一亮。
未接电话和未读短信都来自同一个人。
洪崖。
“回来了,晚上见。”
本来还有些烦躁的心情因为这条短信立即变得雀跃起来,连带着一会儿的拍摄任务都觉得没那么令人讨厌了。
洪崖今年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大多数时候都在国外出差,这其实也昭示着华禧要在国际市场上更进一步。
两人聚少离多,每次分别后再见,都如同小别胜新婚一般。
这一年来,喻嘉时早已经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他不管洪崖是怎么看待他,把他当做谁的替身。
首先那个人早已经不在,只要他和洪崖谁都不去提这些事情。他们之间也就能保持着相对平和的关系。
再则洪崖工作忙,喻嘉时也没闲着。这一年里他实习、考研,到如今的半工半读状态,没有几刻是闲着的。
今晚华禧要召开董事会,投票表决是否要投资国外的一个项目。这个消息早在两天前就发过来了,洪崖短信里的今晚见,自然是董事会上见。
他太忙了,刚赶回国。又得立即参加晚上的董事会,后面兴许也排着满满的行程。
有时候不得不心疼他,这个老板当得是一点儿都不容易。想到这儿,喻嘉时觉得自己也得加把劲努力才行。
迅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后,喻嘉时会见了拍摄组。并在对方的要求下积极配合进行拍摄。
他大半天的时间基本上都耗在这上面了,而且还不算结束,毕竟纪录片的拍摄周期很长,还涉及他们修复科里数个修复小组。
下班时间刚到,喻嘉时已经冲出了博物院的大门。骑着博物院门口停放的小黄车,像阵风一样刮回了家。
为了工作方便,他在博物院附近租了一套房,离得非常近,走路也就几分钟。
不过他也只有工作时才会到这边住,需要回学校上课时便住学校宿舍,洪崖在的话就去洪宅。总之就是到处跑,没个定点。
他回到家后立即开始洗漱,洗完换上一套稍微正经一些的衣服——当然不是西装。
作为整个华禧年纪最小的大股东,小喻总有自己的特权。
每次召开股东大会时,别人总一身西装革履,唯独小喻总穿得舒适又让人挑不出问题来。
别人看着也只会觉得,小喻总这个年纪就适合这么穿,就该这么穿的纵容。而这种纵容,是从他们的首席执行官那儿开始的。
偏偏这样一个刚满二十岁的小年轻却手握着华禧百分之二十的股权,巨大的反差让所有人对这位小喻总是又爱又惧。
喻嘉时刚从浴室里走出来,放在桌上的手机便适时震动了起来。他擦着头发上前一看,竟然是金开打的。
他接起后打开扩音,金开充满喜悦的声音便从听筒里传出。
“小喻总!我回来了!”
他跟着洪崖到处出差,洪崖都回来了,那喻嘉时自然知道他也回来了。
“嗯,欢迎。找我什么事?”
“老板叫我来接你去公司,我已经在你公寓楼下等着了!”
喻嘉时站到落地窗前,拉开窗帘往下看,果然看到一辆熟悉的劳斯莱斯幻影。
“行。你等一下,我换好衣服就下来。”
挂断电话后,喻嘉时立即换上衣服。本着不能让别人等太久的守时原则,喻嘉时连头发都没来得及擦干就匆匆下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