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天命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秉持着这个战术思想,薛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击败了围困栖霞镇的晋王军。
何况彼此兵力差距并不悬殊,战斗力更加无法比拟。
要知道薛云带来的骑兵里大半都深入草原扫荡过戎人部族,期间不知与戎人交手过多少次。
凡是能活到现在的,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的悍卒。
而比起戎人,晋王军的战斗力又如何?
“将军,这一战我们共歼敌七千六百余人,俘虏三万四千余,甚至连晋王军的一干领兵校尉以及监军都沦为了阶下囚……”
战事结束后,留下打扫战场的士卒,薛云便直接入驻了栖霞镇。
临近傍晚时分,卫超都才清点完战果前来禀报。
主要是他之前负责主攻南门晋王军大营耽搁了不少时间,最后还是薛云派人过来帮他迅速收了尾。
毕竟论及战斗力,骑兵无疑是军队里最强悍的存在。
“三万四千余的俘虏,真是比牛羊都好抓……”
薛云都没想到一战下来能俘虏如此之多的晋王军,换了是牛羊的话,恐怕三天三夜都抓不完。
因为牛羊会跑,人不会跑。
甚至还会乖乖配合束手就擒。
不过打仗是这样的。
一旦大军溃败无数士卒都会选择逃跑,逃无可逃的情况下往往都会选择投降。
这次薛云带来的都是骑兵,而晋王军里显然步卒占据着多数。
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
所以晋王军溃败后,这些溃兵干脆直接跪地投降,反正跑了也跑不掉,还可能在逃跑过程中死在相互踩踏之中。
“将军,不知道您打算如何处理这些俘虏?”
尽管卫超已经非常疲惫,可大胜晋王军后他却一直都处在精神振奋的状态中。
“队正以上的武官全部收押软禁,队正以下的士卒都留下来给你重建栖霞镇。”
薛云沉吟了片刻。
为了避免俘虏私底下串联意图反抗逃跑。
那么必须彻底打散他们的组织架构。
只要队长以上的武官全部收押软禁,这些缺乏组织的俘虏都掀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粮草消耗的问题倒不用担心。
毕竟他之前北上草原前便给栖霞镇带来了大量粮草辎重,而这些粮草节省一点都足够三四万人半年的用度。
“将军,不需要收编部分降卒为己用吗?”
卫超的想法倒是不太一样。
主要是为了抵御晋王军的进攻,栖霞镇的守军都伤亡了将近三分之一。
如果俘虏都留作重建使用未免太过浪费,不如收编部分降卒补充栖霞镇的兵力。
“可以收编,但不是现在。”
薛云摇了摇头道,“而且你不要忘了,有不少弟兄都死在了晋王军手里,贸然收编很可能会引发内部剧烈的矛盾与冲突。”
“是属下疏忽了。”
卫超顿时恍然,随后不由轻叹了口气。
士卒们在军队里相处的时间越久,只要没有什么矛盾,彼此的感情都会越发深厚。
若是自己关系最亲密友好的袍泽让敌人给杀了,他们往往都会不顾一切给袍泽报仇。
一旦贸然将杀死袍泽的敌人收编为自己的人,势必会在内部引发不小的动荡。
“不仅如此,就算我们不顾下面士卒的意见收编了这些俘虏,而且你就能放心他们吗?”
薛云不是没有收编过降卒,甚至这些降卒同样是来自晋王的军队。
问题在于。
他收编这些降卒的时候都采取了恩威并施的手段,尤其直接将降卒都带到了远离山阳的幽都府,全部打散分配到了其他营队。
就算他们想闹事都闹不起来,想逃也逃不到哪里去,最后只能乖乖听从他们的指挥命令。
如今还活下来的人,丰厚的待遇赏赐估计早已让这些曾经的降卒忘记了山阳。
什么晋王?不熟!
但栖霞镇却没有这样的土壤。
一方面是栖霞镇兵力有限,威慑力欠缺。
另一方面则是栖霞镇离山阳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