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47章
从五爷爷家出来,又转到了三爷爷家。
罗婶子正在修剪花枝。
见到吴悠来,满脸笑容的打着招呼:“小悠~又有啥事。”
被她的热情感染,吴悠脸上的笑也不自觉扩大了些。
“婶子,我想问问你能不能卖我两株花苗?”
罗婶子顿了顿还是说道:“一两根,买啥买。你直接挖呗。”
“多谢婶子。”吴悠心中高兴,指着卧在院子的破陶缸问道:“婶子,这陶缸哪里有卖的啊。”
罗婶子好奇的看了下吴悠指的破缸,因为口子有个大缺口,于是就这么放在院子里接雨水。
当初买这缸都花了几十文,所以破的时候很是心疼,一时舍不得扔掉,就放在院子里积水了。
“这陶缸没在镇子上卖,我们都在隔壁村子里做陶的人家里买。”罗婶子看了陶缸,暗自可惜了下说道。
“哪个村子?我想买几个陶缸。”吴悠还不知道附近的村子有做陶的。
“没几里地,叫小河村。你要买这么多陶缸干啥?腌泡菜吗?”
“我娘还留了两个泡菜的坛子。我想买来插花,好看。”吴悠也不在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罗婶子张了张嘴,最后说道:“我跟卖陶罐的有点交情,要不你要去的时候叫上我,我领你去。”
“那再好不过了。”
吴悠道完谢,又跟罗婶子说了摘点花来晒干做干花瓣,做好了卖给她。
罗婶子高兴的应了。
最后两人约好干脆明天就去隔壁村子里买陶罐。
小河村离沈家村不远,同沈家村有大姓不同,小河村都是当年战乱迁移后聚集到一起的人,村子名字就随着旁边的小河这么叫着。
发展到现在,村子里也逐渐稳定下来,小河村这个名字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罗婶子有个远方亲戚嫁到了小河村,所以对这些晓得得比较清楚。
“知道这些的都有五六十了吧。所以小河村里那些人,都有些吃饭的本事。”
吴悠点点头。
果然走得不久,约么半个时辰,吴悠就远远看见有房屋的影子。
“大姑婆。”罗婶子也远远的喊人。
那屋前的人影往身影这边看来:“罗二妹,你咋来村里啦?”
一问一答之间,两人拐了个弯就到了房子旁边的路上。
“姑婆,我带人来买几个陶罐子。”罗婶子笑着说道:“顺便来看看您。”
罗姑婆的脸上的褶子更深了:“要得要得。进屋坐坐,喝两口水再走。”
罗婶子就顺势坐在门外面的板凳上,吴悠不好一个人走,也喊了声“婆婆好”便挨着坐了下来。
“都好都好。”罗姑婆从屋子进去,端了两碗水出来。
“姑公呢?坡上去啦?”
“老头子去屋后头砍竹子去了。”
两人又寒暄了两句,罗姑婆说道:“你们运气好,听说刘老汉家刚开了一窑。”
这话听得吴悠有些坐不住了,罗婶子便起身告辞道:“姑婆,我先带妹子过去了。”
“行,待会儿回来再来坐坐。”
吴悠也跟着告辞。
两人走过一条房子之间得小路,穿过一个坝子,就来到了做陶缸的刘老汉家。
隔壁的窑旁边围了些人,都在看开窑的情况。
吴悠凑过去的时候正听到人说话。
“六娃的手艺还可以,烧坏的没几个。”
又有另一个人说话:“大哥烧得好些,我烧得外面的碎了好多。”
“都行都行,只要手艺学会,我刘老汉就满足了。”
吴悠眼尖的看到角落有几个歪歪扭扭造型奇怪的罐子,问道:“那几个罐子卖吗?”
突然的声音吓了之前说话的人一跳。
老人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在他视觉的盲点处,有几个完好的奇怪罐子。
“这是什么!”他严肃的问道,并看向了负责这一窑的六娃。
“爷爷,石头几个看我做罐子,觉得好玩儿,我就让他们用泥做了几个好玩儿的。最后做完了,我想着就当他们第一次做的纪念,就一并放进去烧了。”之前说话的年轻声音又响起来。
吴悠看过去,发现他神情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