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纪兰庭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揣着奏折叫下人套了马车匆匆忙忙离了东宫。
此时天还未大亮,京城中一片寂静,只有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叮咣作响。
纪兰庭坐在马车上面色惨白忧心忡忡,双手紧紧攥着袖子里的奏章。
他万万没想到在在这种时候会收到弹劾平远侯的奏折。
若被皇帝看到奏章,无论真假必定会追查到底不会轻饶。
回想皇帝往昔对武将的态度,纪兰庭只怕皇帝连查都不会细查直接就会降罪平远侯。
顾千亭和景楼都在京城,届时定然都会被牵连无法逃脱。
一想到这里,纪兰庭顿时心如刀绞。
为何他当初这么傻,居然天真地相信皇帝赐婚是改善文武之间关系的开始。
时至今日,他才终于意识到皇帝的真实目的。
纪兰庭撩开车窗看向窗外仍被笼罩在夜幕中京城眉头皱得更深。
“再快些。”纪兰庭开口催促到。
此刻他希望将消息尽快递到雍王府让纪兰舟和景楼早做准备,也能让顾千亭尽早离开京城。
车夫扬起马鞭抖动缰绳,马儿嘶鸣一声疾驰在大路上。
马车过了宽街后很快便行至雍王府外的巷子口。
纪兰庭将奏折重新收回袖子里,稍稍整理略显凌乱的衣袍后正准备下马。
忽然,宽街外的街道上一个中年妇女推着一辆板车缓缓路过。
板车上挂着“张三姐馒头铺”的招牌,招牌旁还画着一个模样不算精致的怪异图像。
妇女推着车,经过宽街巷口的时候好奇地转过头来朝雍王府的方向张望。
纪兰庭猛地回过神来,踏出马车的一只脚也倏然收了回来。
先前他收到奏折后慌了神,竟然头脑发热冒冒失失地想就这样闯进雍王府。
京城行人如织,四面八方多少双眼睛盯着王府。
若是被人瞧见他私自走访雍王府,传入坊间众说纷纭暂且不提,万一被有心人告到圣上那里白白引皇帝猜忌。
那样子一来非但不能救顾千亭和景楼,反而会将雍王府和东宫都牵连进去。
残酷的现实让纪兰庭背后惊出一层冷汗,要不是有妇人推车经过提醒了他,今日可就犯下大错。
他回到马车内,迷茫地望着近在咫尺的雍王府。
兄弟无法相见,爱人无法相认,一道围墙竖起多少规律将人们分割开来。
纪兰庭深深地看了一眼雍王府的大门,俯下身子从马车内的书箱中翻出一本《方舆图志》又将笔墨纸砚统统摆了上来。
初次做此等“大事”的太子殿下没甚经验,不知如何伪装才能掩人耳目。
他撩起袖子,用牙咬住里衣猛地一扯。
布料“嘶啦”一下应声裂开,纪兰庭拽下白布摊开在马车内的方桌上,提笔在破碎的绢布上写下几行小字。
末了,他将绢布垫在盛放果盘的食盒中又将书本压在上面。
纪兰庭盖上食盒,叫来马车外的太监说:“将食盒送进雍王府。”
小太监疑惑地望着太子,问道:“殿下,您都来了难道不进去看看吗?”
“不了,”纪兰庭垂下眼眸叹了口气,“没什么要紧的,你且去把东西送去就行。”
“是……”
小太监接过食盒转身要走,却被太子抓住手臂。
“切记要让雍王身边的富贵公公亲自收下,让他提醒雍王务必仔细品味,”纪兰庭紧盯着太监嘱咐道,“万万不得假手于人,也绝对不可中途打开。”
小太监郑重地点了点头,抱着盒子一路小跑到雍王府前敲响了正门。
纪兰庭隔着车窗紧盯着马车外的情况。
雍王府的大门打开一道缝隙,小太监上前说了两句,不一会儿一个胖胖的太监走出府来。
胖太监朝马车的方向疑惑地望了一眼,终于接下了小太监手中的食盒。
直到雍王府的大门重新关上,纪兰庭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来。
他的八弟那么聪明,定然能想出办法助平远侯度过危机,也定然能保全景楼和顾千亭。
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帮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脱身。
小太监送了东西,小跑着回到马车复命。
“殿下,富贵公公问您要不要进去坐坐。”
纪兰庭深吸一口气,道:“没甚要紧的,回府吧。”
“是……”
一大早被叫起来的小太监不解地挠了挠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