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纪兰舟一声“爹”喊出口,不仅护送前来的蛮族人大吃一惊,就连城墙上的齐人将士也纷纷愣住。
城墙上下两波人面面相觑,只有喊话的当事人一脸无辜的模样。
平远侯上前一步,眯起眼睛朝城下看去。
他虽未曾见过雍王本人,但是却通过景楼送回来的信件或多或少了解到纪兰舟是个怎样的人。
剑走偏锋,行事乖张,是景楼最常用来形容此人的成语。
能在城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毫不犹豫地喊他“爹”,这种事八成只有雍王干得出来。
平远侯打量着城下的人,目光瞥见被那人抱在怀中的景楼。
“这是……”
平远侯脸色骤变,扬声道:“打开城门,放那两个人进城。”
随后,他又小声吩咐手下将前往墨城求助的蛮人带往城外附近的军营中。
墨城的大门缓缓打开,几名将士出城将纪兰舟和景楼带入城中。
“景楼!”
平远侯匆忙从城楼上跑下,扔下长枪冲到板车旁摸着景楼憔悴的脸颊,抬眼看向纪兰舟。
纪兰舟轻轻放下景楼,跳下马车拱手道:“侯爷还请放心,景楼已无大碍。”
平远侯这才松了口气。
他转向眼前模样有些狼狈的雍王,躬身行礼道:“臣景梧,参见雍王殿下。”
“侯爷不必多礼,快些请起。”纪兰舟赶忙上前将平远侯扶起来。
景楼和平远侯不愧是父子,凌厉的眉峰和高挺的鼻梁就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景楼在京城时常与我提起您,”纪兰舟恭敬地行礼,“该是小婿拜见岳父大人才是。”
纪兰舟说着一顿,解释道:“平日里我与景楼叫顺口了,方才情急之下便脱口而出,还请侯爷不要见怪。”
平远侯轻笑一声,道:“千亭说王爷能言善辩,看来是真的。”
纪兰舟确信平远侯美化了顾千亭骂他的话,依照顾将军的性格定会说他油腔滑调。
“舅舅平日里对晚辈诸多照拂,”纪兰舟左右看看并未瞧见顾千亭的身影,“舅舅可平安到达墨城?”
平远侯点头说:“千亭前日便到了,先前草原上响起号角声听着离墨城不远,他率军前去查看。”
纪兰舟赶忙交代道:“穆雷带队去做诱饵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希望千亭来得及。”平远侯沉声说。
草原那么大,若是走差就是十万八千里。
“侯爷。”
正说着,一名手下走上前来低声道:“墨城外的来的蛮人实在太多,军营里怕是藏不下了。”
平远侯的眉头皱起,露出一丝忧虑。
他之所以将蛮人营地安置在外正是因为不愿过于显眼惹人非议。
也与穆雷达成共识,私下往来并不张扬。
然而今夜之后,所有人都会知道墨城外收留了一群无家可归的蛮人。
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就会如同长了翅膀的鸟儿。
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传回京城,只怕是太子殿下也再救不了。
平远侯善良,定然不会置之不理。
只是忠义自古两难全,一面是圣旨一面是人性,放在任何正直的人身上都难以抉择。
纪兰舟眼看平远侯因此事忧虑忽然心生一计。
“侯爷……”
他走上前贴在平远侯耳边低语几句。
平远侯的眼睛猛然睁大,沉吟片刻道:“此法虽然冒险但是未尝不可一试。”
说罢,他再看向纪兰舟的眼神带有一丝欣赏。
“瞒天过海之计,实在是高。”平远侯感叹道。
纪兰舟轻笑一声,道:“不敢当,景楼总说我向来只会耍些小聪明罢了。”
平远侯拍了拍纪兰舟的肩膀,摇头说:“王爷却不知景楼在信中与我说小聪明若行之有效能拯救数万人的性命,未尝不是一种大智慧。”
纪兰舟一愣,随后垂眸轻叹了一口气。
他曾无数次质疑一个演员该如何在险象环生的世界中自处?
他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
但经历了这些如今听到平远侯复述景楼的话后,纪兰舟才终于释怀。
景楼就像他在这个陌生世界的纽带,将他的心牢牢拴住最后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