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于一时
不急于一时
云济医院,皮肤科诊室。
“这把年纪了我这两边还长了六颗痘。”一位三十几岁的女人坐在椅子上指了指自己的脸,她没化妆,因为今天想来看看脸上的痘痘。
郑主任听着眼睛睁大些,左手捋了捋发际线,说道:“你就看我,这把年纪比你大。”
许多白发丝,额头上有颗明显的痘。
坐在一旁的叶南希侧头看去,郑主任年近半百,倒是实话。
患者瞬间被郑主任逗笑了,她笑过后继续说:“我是之前用了射频的那个童颜机……”
郑主任听后,恍然:“所以这就是那个摩擦刺激,就是这样。现在很多家用的这些小设备,”说着说着,他手握成拳,贴近脸颊,上下动:“一直搓搓搓啊……觉得去角质结果最后黄褐斑都出来了。”
旁边听着的叶南希突然想起自己大学时有想过买这些东西,脱口而出:“还好我没买,我差点就买了。”
“千万不要买。”女患者听到后摆摆手,对叶南希说。
简短的交流后,沈主任开了药后女患者拿着单子收拾,郑主任坐在椅子上对她说:“好了,保持防晒,调整心情一个月以后我们再见。”
“好嘞好嘞,谢谢啊。”
-
徐景至在她下班前十几分钟就到了,叶南希匆匆涂了个口红就往外走。
“我们去吃什么?”上车后,叶南希看着徐景至问道。
“一家私房菜馆,川菜系列很出名,我觉得你应该会喜欢。”徐景至短暂侧头看了她一眼就快速收回视线专心开车,丝毫不提及他提前几天去那家店实地考察过。
没想到他居然专门找了家川菜馆,这边饮食偏清淡,她想吃比较正宗的辣菜都得自己做,上次在外面吃辣还是和蔡允昭。
徐景至:“还有段时间,你工作一天了肯定很累,先眯一会儿,到了我叫你。”
语气温和,对她依旧温柔,好像这几年并没有分开过一般。
叶南希不再说话,抿了抿嘴,她总觉得有点不自在,现在的他和前几天不一样,情绪很稳定,甚至昨晚还会清醒的当面“控诉”她。
叶南希看着窗外,不知何时又开始飘起了小雪,冬天还没过去,最近又降温,晚上飘雪也不稀奇。
叶南希的思绪飘忽一瞬,想起自己包里常年放着的伞,想着下车后去饭馆的路上可以挡雪。
车里开着暖气,车子一路开的平稳,本就有些疲惫的叶南希此时开始昏昏欲睡,倒被他猜中了。
忽然,车子停了下来,叶南希睁开眼看向徐景至,还有些不清醒:“怎么了?”
驾驶座那边窗户开了一半,一位交警正和徐景至说前面出车祸,这边只有一辆车通过的空间,如果急就换一条路走。
叶南希听到后,瞌睡都跑走了:“啊?有人受伤吗?救护车到了吗?”
那位交警听到后说:“老人过红绿灯时突然晕倒。最近的医院离这还有些远,正在路上。”
此时正值晚高峰,路面拥堵,此刻更甚,救护车要赶来这里恐怕要花些时间。
窗外雪依旧在下,从窗外灌进来的空气都冷嗖嗖的。
虽然是一名皮肤科医生,但基本的急救方法大学时她也掌握的很不错。去看看或许能帮些什么。至少为老人争取更多治疗的可能。
在交警要走向下一辆车说明情况时,叶南希连忙叫住他,说:“我是医生,我可以去看看老人情况怎样。”
-
小跑到那边后,叶南希走过一旁围着看的人群,看见中心仰躺在地上的老人,一眼就看见老人额角有一小块在流血,所幸是皮外伤,血已经不流了。
应当是摔倒时擦到的,总比后脑直接着地好。
她拍了拍老人的肩膀,喊道:“奶奶,奶奶你能听见我说话吗?”
老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已经失去了意识。
她摸了摸老人颈动脉位置,感受是否还在跳动,又探了探老人的鼻息,很微弱,下雪天是不是有阵小风,在户外让她无法确定是否是老人的呼吸。手指已经冰的受不住。
叶南希赶紧把十指交握放松手指,快速把手指搓热,解开老人的厚棉袄,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一个人进行一次标准的心肺复苏很是费力,叶南希坚持了一分多钟,已接近力竭。额头已经冒了一层细汗,就在快要坚持不住那一刻,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走到她身边蹲下。
“你好,我是一名医学生,研究生在读,我们可以轮替着来。”
叶南希看向她,听见是医学生时松了口气道:“太好了,我等会儿松手你就接替着来妹妹。”
松手后,叶南希待在旁边活动双手,恢复体力,看着那位女学生为老人继续做心肺复苏,两人替换了两次,救护车终于在警车的开路下到来。
-
叶南希下车去前面时,徐景至就开车去找附近的停车场。
等他走路过来找叶南希时,正好看见叶南希接替着另一个女生来做心肺复苏。
天空还飘着细雪,渲染她那头乌黑的发,神情专注,是对病人的负责,也是对她急救的自信。
在这方面,他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站在一旁等待她,第一次见她工作的样子,有些新奇。上一次还是在宁州岛,哪怕旅行都不忘带专业书的人。那时的日子仿佛还在昨日。
她依旧是她,工作认真负责,冷淡疏离之下是那颗善良的心。
-
看着救护车走后,叶南希低头找包,一直没找见,有些着急,虽然包里没什么贵重的东西,但这个帆布包她还挺喜欢的,上面绣着几朵蓝色的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