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鱼塘(一)先不修房,养鱼秦幺妹喜欢在?屠同志这里呆着,还?图她屋里干净、安静,她那家里,再?怎么生出?心劲收拾的整齐妥当,没一会儿也会被那爷几个弄得乱秧秧,还?要受耳朵的折磨,丁丁大?
第92章鱼塘(一)先不修房,养鱼秦幺妹喜欢在屠同志这里呆着,还图她屋里干净、安静,她那家里,再怎么生出心劲收拾的整齐妥当,没一会儿也会被那爷几个弄得乱秧秧,还要受耳朵的折磨,丁丁大点小事也只晓得在那里喊,妈,妈,妈,娃儿她妈……
烦死球。
屠洋洋叹口气,她觉得自己要变有钱是很容易,可是要让其它人轻松就赚到钱,似乎大概有点困难。
好吧,不是一点儿困难,是她想的太容易,被别人看低瞧不上觉得不可能完成才是正常的。
”地基是挖好了,可别说钢筋水泥,连砖头石子石粉也没得,而且材料是一方面,还有相应的工具……这个倒是可以我们自己做……但还是缺钱,没有钱开工。“
屠洋洋询问过系统,但系统被相关规则约束,是不可能提供别人的事业成果让她随便拿出来使用,只有她自己想到计划,可以搜索相关材料进行自行开发。
她之前觉得随便弄个水泥的配方出来生产使用就行,可配方毕竟只是配方,它出现总得有实验数据吧,你出数据不得实际操作,可如今就是连少量实际操作的样板间费用都没有。配比率由他们自己调出来就不违反规则。
噢,不是她没有钱,可屠洋洋是不可能啥钱都出的。毕竟眼下她光出钱啥也没换到,大家随便说的时候还是不痛不痒,因为那些人觉得根本看不到希望,赌定自己是没能力修房子的。
如今屠洋洋那傻子引着她那帮学徒胡搞,绝对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像在演猴戏似的被人笑话,明明房子的问题只要等到厂子给分配就行,挤点就挤点,身边的不都是这样。
可从未来回来的屠洋洋很清楚,房子肯定是能修得起来,而且77年一过,转眼便会发生大改革,住房也从单位分配住房直接进入八十年代商品房时期。
全得凭自己本事买房子了!
跟了她一场的学徒们,哪怕到时候这里的房子跟不上时代,也不会有迁拆(三线建设后期很多都荒废掉,没有生产效益,周边配套的地区房价自然升不上去),这段时间的经历也多少能让他们积累到更多经验,总归能比其它人提前享受或者更容易赚到财富。
其实哪怕房子修不起来,学徒工们都没太大的损失,但屠洋洋不太想输给人看。
”那就先赚钱塞。“秦幺妹有点气短,哎哟,刚才不该随便问的,真是,又不是不晓得屠同志是啥人。人家有本事的想的问题能跟她一样嘛。那是操的,起码上万块的大经济。
屠洋洋点点头,”是,是要先赚钱。“她把地基图拿出来,什么水泥配方初使投资还是太大,而且她提出来又成了自己的事,学徒工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让小学水平都没有的他们直接跨过不知道多少座大山直接去搞研究,根本就是让瞎子认人,全靠摸。
”先不修房子,先养鱼。“
地基换成鱼塘,基本深度已经挖好,加上灌排及氧气营养系统对于亩产500斤以上的鱼塘来说投入低。
主选鳜鱼及黑鱼,下塘鳜鱼苗在30g左右,平均4-5个月可达商品规格,最快可80天出塘,而黑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再科学搭配些其它鱼类,能达到较高收益。
相对于其它而言初期投资更少,而且周期快,此年代正是缺少食物的时期,鱼肉容易换成钱,换不成钱也能让大家改善生活。
至于鱼的饲料,把工棚改成饲养室,养些鸡鸭,收集粪便养殖蚯蚓及蝇虫,顺便鸡蛋能卖钱……
当然要以集体的形式来搞……
饲料机似乎可以搞一下,机械厂本身也有生产磨粉机,将其吃透后进行改进……
有着系统动态辅助的帮助下,很快屠洋洋便在白纸上将原有地基改造成一座小型的综合养殖基地的平面图给一一绘出。
秦幺妹在一边看的眼都舍不得眨,我了个乖乖,这人跟人真是不能比,她那手那一画就画的那么整齐那么像!
而且连她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村妇,也看懂了。
这是要养鱼换钱!
也不知道屠同志的脑子是吃啥长的呢,怎么就这么聪明,这转眼就想到办法了。
”可鱼苗哪里来呢?噢,屠同志你肯定想办法弄得到,可是鱼苗也要花钱买的啊?“
秦幺妹觉得养鱼确实是个办法,就是不知道领导同不同意噢,有些歪嘴和尚念经,好事都变成坏事,怕不好办吧。
”唔……这个钱得让厂子来出。“
毕竟地是厂的,相当于厂子投入了地租,哪怕不出钱,到时候鱼能出塘卖,人家要分也是占理的。
要趁鱼苗看是否能拔款下来,如果厂里还是不分钱也不肯出,得先签个书面协议,保证到时候鱼不会被抢走。
嘛,细节她就不管了,这些事都要交给,唔,龚诚去办,比起张元民老实,龚诚更机灵些。
烦心事一去,再吃秦幺妹做的饺子就更香了,还是说人家能干,明明是玉米面也能捏出一个个漂亮的元宝状,甚至还是肉馅的,也不知道当时大家都吃肉吃的满足,这大厨是怎么在众人毫无察觉之下把油渣跟瘦肉给她截出来的。
”真好吃。“
秦幺妹看图纸画完,屠洋洋开始吃东西,赶紧帮忙把图纸小心卷起来,免得沾到点汁水,听见夸张,不由笑起来,”知道你昨天也没吃好,正好天不热,我给你留了大半碗油渣跟半斤瘦肉,正好包点饺子。“
”还有吗?明天我要去刺水大队,给刘健国带点。“吃着人家亲妈包的饺子,屠洋洋哪能想不到刘健国。
再说这回去刺水大队可是收回她的第一笔投资啊,在大家精心伺弄下,终于可以收成了!
这她不得去啊!
*
按照此时的惯例,收到的粮食由集体统一再按劳动力即工分分配,先扣除相应粮种钱款的,除去某些还欠着队上粮食的家庭,都统统让大家扛回家。
大队长看着终于又填满的粮仓,美滋滋地抽着烟袋。
屠同志买的粮种真是好啊,一开始稻杆长的不高,他们还担心这种子怕是长的不好,可再没过段时间,人家就开始打穗,别看天气转冷,温度不高,他还老是担心长的不好,呵,真棒啊!水稻结的可是饱满的很。
“他队长,这粮食收成真是……”
没等虎头再说,大队长手里的烟杆已经敲在他额头上,“小声着点,怎么,生怕让人知道你能吃上白米了?”
财不露白,粮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收成再好,也只能在心里偷偷着高兴。
“你去认真嘱咐每一个村民,咱们队是收了冬粮,可还上欠的钱,还有粮种钱,根本没剩下多少。特别是那些想往娘家带的,最多不能超过二十斤带壳的,超过这个数,别怪我这个大队长丑话没说到前头!”
大队长嘱咐完,又啜了口烟,把烟杆扎在后腰上,又拿浸软的稻草扎起口袋来。
这回真是托好粮种的福,整个队长都能吃上碗饱饭,估计劳力多的还能在锅上添上两块肉,给娃儿扯块布做衣裳,家里婆姨也敢买点油糖回来,辛苦一年到头还是得给肚子里加些油水。
他没打算跟别人买东西,还是想跟屠同志拿粮食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