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来信打报告申请 - 在七十年代搞建设 - 双面美人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8章来信打报告申请

第138章来信打报告申请

刘健国已经极力控制,但还是为眼前的一切感到震惊。

随处可见的车水马龙跟来来往往新潮事物,让他目不睱接,原来这就是港城。刘健国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是处处小心处处惊奇,更盛在有高仁武小意服侍跟屠洋洋大方指点,更是新奇又自在。

不肖说独立浴室里洗澡更衣,满满一大桌子菜都只有他跟洋洋两个人吃,还有只听过的彩色电视机,更不用说那成千人喧闹的马厂(这不是手底下人缺钱用了,屠洋洋干脆又来刷一波金币),还有精彩之极的电影城跟会冒着气泡的克乐甜水,就连夜晚,也有霓虹灯遍布街头,什么维多女王的港口,更是景色很美,来来往往的不少还是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

有屠洋洋这个人形外挂在,高仁武不算特别聪明却恰到好处的处理方式,让两个帮派的小头头都比较满意。

但凡在港城这个地方能混出点名堂的,除非跟着老大,不然脑子都不蠢。

把自己地盘上的生意人得罪死了有什么好处?人家跟着道上规矩按时上供有钱拿着可比刀口上舔着血去拼杀要香的多。

有做不完的订单,操作简单速度快的机器,更一批勤劳肯干,想多赚一分是一分的工人,前期资金一活动开,拉链机几乎日夜不停的运转着,忙得就连屠洋洋也不得不去帮忙几天,同时让陈娇选了些姐妹阿姨来一块处理打包、订单合销等事务。

高仁武拿着砖头大的大哥大,脑子里想着小姐跟他说的那些话,看着挖掘机将自己那块可能是出生的小地包挖平。

这块贫瘠的土地,终将变成他新的开始。

屠洋洋带着刘健国在港城呆得有点乐不思蜀,毕竟港城的年节可比此时的内地要热闹的多,物资上高仁武跟陈娇更是变着法子掏心掏肺的供应。

天天搂着小美男睡到自然醒,然后洗漱吃早点(港城有不少专门跑腿的小儿郎,想吃什么给一二块钱人家立马帮你买到手上),同时帮陈娇核算下做出的账目,指点有无问题。

一般没什么高仁武处理不了的问题,她就可以跟刘健国换上外出服,坐上小黄车四处去闲逛。

之前没敢拿出来的照相机归了刘健国,已经学会自己冲洗照片的他对照相极为上瘾,他恨不能将洋洋的模样时刻都记录下来,也得亏他并不知道胶卷的价值如何,不然也不会随意拍摄。

除了隔三天打个平安电话,一个星期挂个平安信外,两人过的可是极为舒适。

但有两家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一个是担心屠海萍外出未归,生怕自己受到牵连的屠家人,一个就是少了一大笔钱,以后更可能没有钱到手的刘家。

“大哥也真是的!光想着他自己的孩子,没想着咱们!”

一听村里的支书给带的口信,刘二毛心头火起,好个老大,自己挣着好前程当了工人,当初可是说了照顾家里人的,可结果呢,孩子们结婚!他刘大包可不止一个孩子呢,得有,三,四个娃儿呢!等他们都结婚,那还不得五六年。眼下娶个媳妇多难,不说四十八条腿,就是他们农村乡下,也得有张大团结!

他刘大包就是觉得家里人都是累赘,他不想管了!

刘大包不寄钱回来,他的孩子怎么办,小武可是盼着要件新衣裳好久了。家里人口多,孩子也只能轮着来。怎么就该轮到小武头上的时候,就没了好大哥的贴补钱物!

真他娘……好悬刘二毛还记得在村支书面前,忍住没冒粗口,接下东西,转身就往家里赶,他得找爹娘去,不能刘大包这么干。

“大年下的,刘平家又静肃不下来了。”村支书慢慢卷着烟叶,打趣着。

会计柳金抿嘴一笑,他扶下眼镜,“刘家都是好生养的,刘平五儿两女,又各个都生儿育女的,喝水都打挤更别提吃的,少了刘大包的贴补,我看他们是难。”

“儿女都是债啊。”支书抽了口烟,寻思道,“刘大包今年也四五十了吧,人家也确实要为儿子打算。”

柳金点点头,“孩子大了是得安排,就是刘平家里适龄的也有好几个吧,刘平的小儿子,好像还没处上对象呢。”

“就是说,孩子有两个就行了,生得太多,也是个麻烦。”支书想着刘平那家老老小小,眉头都不由得皱了起来,给他家里安排活计工分都是个难题。

村里干部拿刘平家的事闲扯两句,而刘大包的口信却在刘平家有如平地惊雷,把所有人都震个够呛。

刘平家两位老奶一位老爷子,四个儿子带着十二个孙子孙女,吃饭的时候厨房都挤不下脚。

老爷子八十有二,眼瞎了,两位老婆婆一个七十一个六十九,眼神是明亮,可一个手抖吃饭都得靠人喂,一个背弯如弓,都干不了什么了。

刘平这个大家长蹲在自己门沿上没说话,刘二毛不敢跟老爹呛声,只扯他娘的衣袖,“娘,当初你可不是这样说的,人家矿上选工人的时候,我也能去的。”

他娘皱着眉头为难极了,“可去下矿可是要死人的,老大挣回来的五十块舍命钱也都给家里了。”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哪里不知道老大已经是极孝顺懂事的孩子。

都是穷闹的,刘大娘湿了眼眶,“他爹,这怎么办?大包不再拿钱回来,咱们这年难过些也罢了,可等开春种庄稼,咱们这粮食也不够吃啊!”

之前刘大包每个月会寄八到十五块不等的钱,还有些粮票布票工业券等,家里上上下下十几口,半大小子也能吃穷老子,一分都没得浪费的,全换成粗粮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看情形以后这钱都没了,家里的进项有限,可不得拿个主意?

刘平心里泛着苦,这个家难当啊,上有老下有小,他难办的很啊。

老大坐四望五的年龄,靠着自己成的家立了业,都算是分出去的,他要操心自己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不怨老大,寄钱这事要是放在别人头上,早没了音迅。长年累月的,谁手里多捏几个日子过的不舒服些。老大媳妇也是个好的,孙子们虽然没怎么见过,想来也是好的,家里那些解放鞋,大茶缸跟过年节时候的片片糖也是从他们的牙缝里节省下来的。

要是家里头家境好些,他早就有念头主动跟老大提,可……

人家看他家里过的热闹,刘平是早有分家的念头,可小儿子刘五根还没成家呢。

一碗水虽说端不平,也得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不是。

也就这样,一天天拖下来,这下是彻底拖不下去了。

刘二毛见爹还是不出声,立马看向他三弟四弟,“你们可别以为就少那么几块钱的事,大哥远在天边,眼下是只带口信不寄钱,以后说不定就跟咱们断了亲。”

断了亲,爹娘婆奶爷可全要靠他们几个来养活的!

眼下爹娘都能做活,婆奶可以帮忙看看孩子,老爷子喂饭也不用他们操心,以后呢!谁知道老人家什么时候才死!

本来这都可以是大哥的责任!

他们是可以推给老大的,长子为先嘛。他们也不是说不养活,那老大怎么不得像现在这样出点钱,也是个补贴进销。

要是眼下就断了,以后还能有?

怕是做梦。

谁心里没个小九九,刘三果还没反应过来,他的婆娘邓彩儿高声道,“爹娘,大哥的难处咱们谁都能体谅,这钱一时寄不回来不打紧,咱们得跟大哥联系上,这亲戚可都是越走越亲的。”

刘四树猛然说道,“爹娘,要不我带着秀儿找大哥去吧,咱家几个壮劳力,分的工分多,早让村里人不平了,我跟秀儿领着孩子,家里也少些嚼用。”

秀儿听自家男人说这话,眼睛都湿润了,刘家没什么大矛盾,就是饭菜也用不着抢,因为就那么点,可住的实在是太挤太挤,她跟小儿子喂奶想躺平都费劲,腰都直不起来。没想到跟他哭着抱怨过几回,他还真的记在心里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