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回家
柳妈坐在自家那简朴的客厅里,早已听闻柳卿要归家的消息,她拿起电话,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女儿的身影。电话那头,她的声音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关切:“卿儿,你今天是不是就要回来啦?路上可得小心些,注意看时间,别错过了车。”
此刻的柳卿,正站在去往车站的路上,微风轻轻吹过,她的发丝随风轻扬。她听着电话那头母亲熟悉的声音,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轻轻回应道:“妈,我现在就在去车站的路上,放心吧,不过我明天才能到家。”
由于柳卿家坐落在偏远的农村,车站与家之间隔着一段不短的距离。柳妈在电话那头继续追问:“卿儿,你大概什么时候能到家?我骑车去接你吧。”柳卿听到这里,心中虽然满是温暖,但不想让母亲在寒风中颠簸,便笑着婉拒:“妈,不用了,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去就行。你就在家给我留门吧,我到了自己开门。”
柳卿在火车站的熙熙攘攘中,她在显得略有些杂乱的人群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让他找到了地方时,她就掏出手机,指尖轻轻滑过屏幕,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我到火车站了,别担心。”说完,她微微松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心中的一份重担。
火车站的喧嚣终于随着广播的进站通知的那一刻而沸腾起来,柳卿坐在候车室的长椅上,目光随着涌动的人潮流转。她望着那些急切而忙乱的旅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奈。然而,当人流的涌动变得稍微稀疏一些时,她站起身,看一眼。
车站内的人流如同潮水般汹涌,柳卿的视线被前方的人群所遮挡,她只能看到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一个不小心,她的被挤到了人群中,还好她手中抓着了她不多的行李。然后她就悲催的在一群人中被挤着往前走,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那股不耐烦的情绪达到了顶峰。她的眉头微蹙,她觉得她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大婶挤到了柳卿的身边。她的脸上写满了焦急和不安,双手紧紧攥着那张车票。柳卿注意到大婶的紧张,刚想开口问她,却被大婶突如其来的问题打断:“姑娘,这趟车是不是从这里走啊?”
柳卿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大婶的困惑。她接过大婶递来的车票,仔细看了一眼,然后轻声回答:“是的,大婶,这趟车就是从这里上车的。”
大婶似乎松了口气,但又立刻陷入了另一层焦虑:“哎呀,我这不识字的人真是麻烦啊,每次都怕误了车。”
柳卿看着大婶那无助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同情。她明白,对于这些不识字的人来说,每一次的出行都是一次挑战。于是,她决定伸出援手,帮助大婶顺利上车。
柳卿略微沉吟,轻声对大婶说道:“我们的车厢是紧挨着的,你且随我来。”
大婶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信赖的笑容,毫不犹豫地跟在了柳卿的身后。
柳卿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这位大婶为何如此轻易地相信了她?但转而一想,她又能理解大婶的无奈。也许大婶不依靠,就意味着她可能无法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柳卿领着大婶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大婶的车厢门口。柳卿停下脚步,转身对大婶说道:“您就在这里排队就好了。”
大婶点了点头,连连对柳卿表示感谢。柳卿看着她,是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的,但是他又看了看他的车厢门口,无奈的离去。
在那个熙攘的站点,大婶费力地挤上了车,稍显狼狈。她站在车厢门口,声音洪亮地询问:“你们谁帮我看看,我的座位在哪儿?”声音在车厢内回荡,听得出来有岁月的沧桑。
她的目光在车厢内穿梭,试图从那些低头玩手机、闭目养神的乘客中找到一丝回应。然而,她的声音仿佛被周围的喧嚣所吞噬,无人搭话。
大婶站在路中央,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她身边有两个人不断地催促她快点前行,不要挡住通道。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明显的无助。
此刻的柳卿被挤在了隔壁车厢的过道上。她角度刚好能看到这些,就想去帮忙。
终于,有人站了出来。那是一个已经坐下的热心中年人,他瞥见了大婶的窘境,忍不住站起身来,“给我看一眼。”大婶的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把车票递了过去。他就对着大婶说了位置。
柳卿目睹了这一切,她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那些年龄偏大的人们在公共场合总是声音有些大,他们并不是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而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帮助。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他们或许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他们依然努力地适应着,用自己的方式生存。
大婶找到了座位,柳卿坐下来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柳卿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好不容易挤上了火车,柳卿找到座位坐下,却发现座位硬邦邦的。她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试图让自己舒服一些。
她曾想过咬咬牙买一个商务座,坐高铁回家,毕竟那舒适的座椅和快速的速度能让她更快地到达远方的家。然而,当商务票已售罄时,心中的希望瞬间破灭。她只能接受这个现实,选择这趟稍显拥挤和颠簸的火车。
柳卿坐在火车的窗边,那是一个宁静的角落。她悠然地整理着自己的东西。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将她原本舒适的空间压缩了。那人身材魁梧,动作却略显粗鲁,他毫不客气地挤占了柳卿的位置,将她推向了车厢的内侧。柳卿微微蹙眉,心中虽有不悦,但出于礼貌,她并未发作。
她不想与人争执,于是她将视线转向窗外,试图忽视这不适。当她窗外的世界,她心情更加无法平静。因为那些匆匆赶车的面孔,不再是她印象中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年轻面庞,而是年纪偏大一点的人们。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脚步踉跄。
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巨大的包裹。有的包裹被放置在手拉车上,车轮在光滑的瓷砖地面上发出轻微的滚动声。有的老者则直接将包裹背在肩上,沉重的负荷让他们的背脊弯得更加深,他们依旧步履坚定,。
除了那些大包小包,他们的手中还拎着各种东西。有的提着装满生活用品的桶,有的则拎着五颜六色的塑料袋,里面装着电水壶、做饭的锅等日常用品。
柳卿看着他们,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心酸。她仿佛在这些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子。那熟悉的背影,那沉重的包袱,让她想起了父亲。她的眼眶微微湿润,心中忽然有了愧疚。
她默默地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些旅客的一举一动,他的本意是想看看父亲出在外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可她却看到看到他们相互搀扶,共同面对旅途的艰辛。
火车缓缓启动,柳卿靠在座位上,闭上了眼睛。她想起了母亲的叮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再次掏出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母亲关切的声音:“卿儿,上车了?”柳卿点了点头,虽然母亲看不见,但她依然习惯性地回应:“嗯,上车了。妈,你放心吧。”
挂断电话后,柳卿将手机放回口袋,她轻轻靠在窗户旁,看着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她的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虽然火车的颠簸让她有些不适,但想到即将与家人团聚的温馨画面,她的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微笑。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柳卿逐渐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