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我戴着镣铐孤零零一人立在大殿中央,周遭聚集了列国的儒生公卿,满堂学士,喊着要将我处死。
我还在其中看到了许久未见的沈家长兄沈学昌,老头依旧一身青衣,头发已经花白。这些年来,他愈发德高望重,是享誉列国的大儒,端坐在学宫正中央。
沈家长兄一向看我不顺眼。
沈夫人夸我念书好厉害时,他眉头紧锁说,“胡闹!姑娘家念什么书?”
沈念璋说要让我当正妻时,他怒目圆睁,“胡闹!”
我身份暴露他们知道我是乱臣贼子时,他依旧不赞同,“小打小闹而已,姑娘家能成什么事?”
现在我是阶下囚了,这个迂腐的老头,坐在主位,终于能痛痛快快地批判我。
话说沈念璋决心追随我外出闯荡以后,就把沈家人都藏了起来,防止结了仇家祸及家人。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沈家人,连沈学昌也很少露面。
不过。
这次他老人家坐在上首反而一言不发。
周围的酸腐儒生叫嚣得越来越大声,唾沫星子都快喷我身上了,好像我是犯了什么屠城败国的大罪似的。
但我只是如其他乱世枭雄那样平天下而已。
说到最后,他们请最是德高望重的大儒沈夫子来盖棺论定,明日如何措辞集体奏请燕君,就看他的论调了。
沈学昌站了起来。
拿出一柄重剑。
走到我面前。
接着一转身,面向满座公卿学士,“哐当”一声把剑扔在前头,大喝一声:
“谁想赐死她,先赐死老夫,从老夫的尸体上踏过去!”
满堂的叫嚣顿时停滞。
沈学昌看着安静的众人,再次大喝:
“你们看轻她是女娃,那你们自己能否凭一己之力立国治民?”
好久过去,依然鸦雀无声。
“她的罪名在于她是雍国人,而这是燕国,不相为谋。但不在于她是女子之身不可摄政。”
沈学昌顶着众人的目光带我出去送回原来押送我的马车。
路上,他问我:“若你去书院念书,所有人都因为你是姑娘家排斥你,你刻苦向学,写的文章惊艳四座,遭人嫉恨,想办法污蔑你的作品是抄袭他的,众人都帮他,你百口莫辩,你怎么办?”
我淡声,“都杀。”
老头愣怔片刻,接着大笑起来,“哈哈哈,好啊,好啊,好啊!”
然后他说,“老夫曾有一妹,就是遭此构陷,她没有你这股子狠戾,选择了悬梁自尽。”
她死后,罪魁祸首吓得坦白了实情,但人已经死了,又有什么用呢?
那是沈学昌这辈子做过最后悔的事,二妹从小就争强好胜,看到同龄的男孩都能去念书,她也要去,明明她比他们都更聪明,凭什么她不能去,沈学昌没觉得姑娘想念书有什么不对,不顾父母亲的反对送她去了书院。
从此以后一辈子都在愧疚悔恨。
后来看到有姑娘家想念书,就是眉头紧锁,怒目圆睁。
她是沈念璋的二姐,沈念璋老来得子,父母亲年岁大照顾不动他,是二姐亲手把他养大的,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她死后,沈念璋就大病一场,从此消沉颓废,药物让他发胖了许多,此事也让他极度厌学。
沈学昌,“不过,后来那些参与构陷二妹的人,莫名其妙,就一个接一个出意外死了。”
没人去问过沈念璋做了什么。
大家心知肚明。
沈学昌说,“你这脾气,难怪璋儿那么喜欢你,狠起来,你俩是一模一样的。
“一直以来,是我轻看你了,到你立了雍国,老夫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人老了,眼拙了啊。”
所以他护我这一遭,有沈念璋的缘故,也因为对我已是真心叹服,还有则是,数十年前,他没能护住自己的二妹,现在,他尽己所能护我一程。
他把我送出了学宫,我一回头,眼尖地看到白发老人眼角有一滴含着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