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计划他们两可真是会装模作样。
第98章计划他们两可真是会装模作样。
林蕴身为女子却做了官,自然有许多自恃高才、经过层层选拔的读书人觉得不服气,可难就难在林蕴的功绩又太硬,这一屋子加外面一圈人,谁也没办法挺直腰板说胜过她。
气不过是真的,但比不过也是真的。
林蕴是知道他们不服气的,但认为他们如果憋着,不在她面前叫的话,她就假装不知道。
不过现在有人跳出来当这个出头鸟,林蕴也绝不会退让半步。
搬出皇权这面大旗,孙裕已经没声了,林蕴却接着道:“我的职责是治田,字写得好与不好影响不大,但孙大人如此重视书法,可是有书法传世?亦或是孙大人除了担任山西清吏司主事,谢尚书还让你监督户部官员字写得如何,用什么笔写字?”
孙裕更被噎住,这下脸都有些发白了。
林蕴却当作没看到,转身去问围观的官员:“孙大人可有查阅诸位大人的字,亦或是教导诸位大人如何写好字?”
围观的官员基本都保持沉默,有几个摇了摇头。
林蕴作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孙大人虽无传世书法,也无督导之责,竟是独独督促我一人。”
“是我失敬了,回去定找些大家字帖,勤加练字。”
林蕴嘴上说着要勤勉练字,句句确实在骂孙裕无才无德却多管闲事,将他贬到地底去。
孙裕气得嘴唇都在抖,他想回嘴。
他想斥她身为女子却当官,可这官是陛下封的。
他想骂她没有才学、投机取巧,但她是负责种地的,且亩产惊人。
他以为女子温婉和顺,被人说几句许是会无颜见人,弃官归家,但面前的林蕴不仅不惧,甚至恨不得跳起来骂他。
最后,孙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心中却是已经是悔得肠子都快青了,他为何要多嘴,如今闹得当众下不来台。
林蕴见挑事的已经气势全无,蔫头耸脑了,她神色平静地扫视了一圈四周官员,道:“初来乍到,诸君对我有疑虑也正常,若是诸位有类似孙大人这种对我私事杂事的困惑,不如现在一并提出。”
林蕴目光沉沉地一一扫过,看热闹的官员只是互相看了看,没有人出头,林蕴便道:“既然诸位大人对我的私事没有疑问了,那日后还请慎言。”
“当然私事之外,若在农事公事上有疑虑,诸位大人也可直问于我。身为司农丞,自当受公评,才有助公事顺遂,免得将来生出误会、贻误农政。”
短短几句话,就树立起一个公私分明、不好欺负,但又专心农事的形象。
质疑她当然可以,但是要在田地实事上,而不是什么她是男是女、读过什么书、字写得好不好看这等事上。
林蕴说完,拱拱手,也不再看孙裕,而是转身回了厅,坐下接着写写画画。
见这场单方面的挑事已有结果,人群也就散开了。
半个时辰后,得知谢钧已经到了户部,林蕴便拿着提前准备好的计划书去正厅了。
谢钧瞧见她就挑眉问道:“听说林司丞一早和人吵架吵赢了?”
林蕴点头:“在大人身边耳濡目染,自然比旁人强一些。”
林蕴这话可一点不假,和谢钧相比,孙裕那几句话简直是不痛不痒,十个孙裕也不见得有谢钧的攻击力。
谢钧见她这副“都是师父教得好”的样子,谢钧觉得林二小姐不必妄自菲薄,她是很会阴阳怪气的。
接过林蕴递来的计划书,谢钧随口问道:“陛下的诏书上说允你去浙江一趟,林司丞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大概六七日后,等我将皇庄的事情安排好就动身。”
谢钧一边看林二小姐的计划书,一边算日子,顺利的话,他应当比林二小姐晚出发几日,走水路的话,多赶几日便能汇合。就算路上没碰上,总归在浙江也能遇见。
看着看着,谢钧的心思基本都在林二小姐的计划书上了。
他指着第二页的图问道:“林司丞可否为我讲解一二。”
林蕴凑近看一眼,谢钧在问她的折线图。
仗着时空的差异,林蕴总算在谢钧这个聪明人面前掌握了优势。
不过是最简单的折线图而已,她还有散点图、箱线图、热图、三元图等等呢。
“这是我未来五年计划的小麦亩产。小麦亩产若按改良法推广,每年收多少,图上都显示了。”
林蕴指了指横轴:“这是年份,竖轴是亩产,这条线越往上,表示收得越多。”
谢钧点点头,看出林二小姐面上的得意,虚心赞道:“第一次见,却比单列数字更要一目了然。”
户部与数字打交道多,若用上林二小姐的图表确实能简洁明了不少。
除了形式,林二小姐这份五年计划内容也可圈可点,除了主要作物种植方式的改良,对育种的重视,还格外提及了玉米、番薯和马铃薯。
玉米已经在山西试种,谢钧问道:“林司丞对番薯和马铃薯格外重视?”
林蕴点头道:“番薯和马铃薯产量高易储存,若是推广开来,能极大程度减少饥荒。我去看过户部的存档,如今东南沿海和东边已经开始种番薯,但我觉得还不够,况且马铃薯几乎没有推广。”
在林蕴的计划中,皇庄的地除了试验新种,要开始大面积种番薯和马铃薯,向百姓展示亩产,加速这两种作物的推广。
“除了如何种,产量高,最好还能设计几道菜品,让大众能接受口味。”
百姓如今不愿意种,是觉得这东西古怪没吃过,不愿意尝试。想在大周种好地,就不能只考虑种地。
“马铃薯一年能产两季,六月虽不是主产季,但今年可以在种大豆的间隙种一些,既能更好利用土地,又能逐步让百姓认识这种作物。”
看完林二小姐的计划书,虽然与寻常文书大有不同,但条理清晰,轻重分明。林二小姐的“折子”少了几分匠气,全是在阐明她将如何做事。
麦子收完也不过五日,当上司农丞不过一日,林二小姐就能写出这样一份计划,的确是胸中有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