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294四九神宫,泥丸灵相
第285章294四九神宫,泥丸灵相
武者晋升第七境界玄关,有两个关键步骤。
其一,开辟泥丸,铸造神宫;
其二,本尊入主,元神相合,成就灵相。
一般而言,成就灵相这一关更为凶险,决定的是“成与不成”。
而开辟泥丸、铸造神宫这一节,虽然难度不高,对武者今后的修炼影响却至关重要,决定了“好与不好”。
而武道发展至今,对于铸造神宫,也有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标准,来衡量武者成就玄关之后的潜力。
道藏中说,天数起于一,终于九……九者,究也,物极于斯。
神宫作为灵相的居所,元神的摇篮,以“九”为衡量,分为四等。
最低为“一九”神宫,中间为“二九”“三九”,最高者“四九”神宫。
四个等级的神宫,同时也大致决定了武者在玄关境界能走多远。
第七境玄关,有重楼,内景,交感三个小境界。
重楼境界,是玄关的基础,号称“十二重楼”,但却不是人人都能修成十二重楼。
一九神宫能成三重楼,二九神宫能至六重楼。
但六重楼以下,最多修成内景,难以交感天地。
唯有三九神宫能至九重楼,有望第八境宗师;
而四九神宫更是能至十二重楼圆满,有望第九境地仙。
因此,若要打个比方,泥丸之中,神宫便是大楼的“广度”,一旦决定,不可更改。
而重楼则是“高度”,虽然可以后天修炼,但是地基越坚实,才能越高,修建起来也越轻松。
对于李存孝来说,这两者完全可以同时兼顾,因为击败大秦太宗之后,除了用来培育化身,剩下的太清玄气还有不少。
此时伴随着青龙和菩提树真形显现,真元在太清玄气的滋补下澄澈如碧海,顺着二十四节通天骨,涌入玄关。
在蒙昧黑暗的大脑识海中寻找泥丸所在,向来是武者突破玄关的第一个难关。
但对于李存孝,却根本不必寻找。泥丸所在,好似天上的北极星,再清晰不过。
真元滔滔,发出江河浪涛般的声音,轻松冲破了那一层隔阂,涌入泥丸之中。
这个瞬间,好似有一股清凉之气涌入天灵,熟悉的感觉,就像以往使用金刚杵一般。
尽管闭着双眼,但李存孝却有一种整个世界都变得不同的感觉。
太清玄气所化的宝珠随着真元的河流,冲入泥丸,随即不断有乳白的气息混入其中,随河水冲刷周遭的混沌。
伴随着混沌的褪去,光明在泥丸中一点点地扩大,勾勒出一个朦胧的轮廓,像是一个半球状的盖子,这便是“神宫”的雏形。
这个过程中,李存孝能够明显察觉到自己的元神在壮大,对于周围的感知也逐渐清晰。
没有耗费多久时间,一块近似于“井”字形的九宫格便在混沌褪去的空间中确立下来。
“这就是‘一九’神宫?有太清玄气的帮助,很是轻松啊。”
李存孝都略微有些吃惊。
原本他在诸多前人笔记上看到的内容来说,开辟神宫难度不高,却很是消耗精神。
对于一般武者来说,整个过程往往要持续一乃至数日,期间还要不断进补丹药恢复元神,如此才能顺利地铸造出‘一九’神宫的雏形。
可对于他来说,整个过程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唯一被消耗的,或许就是真元河流之中沉浮的乳白宝珠,比起一开始显然缩水了一些。
“太清玄气,真是了不得的造化,怪不得郭钊困于瓶颈多年,却能一朝突破。”
“可惜,大秦朝廷已经失去了人心,就算拥有太清宫,也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人杰,培养不出真正的强者。”
小小地感慨了一下,李存孝见证了太清玄气的强大,索性一心二用。
一边在原来的“一九”神宫基础上继续扩张,一边开始转移道门本尊。
菩提树的华盖上,手足五官都已齐备的莲藕小人张开怀抱。
青龙盘旋,缠绕其上。青红二色的青龙汞珠从龙口中喷吐而出,注入莲藕小人之中,不消片刻,头顶的青碧莲花便一点点绽放。
直到青莲完全开花,内里金色莲蓬的孔洞中,顿时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吸引力。
李存孝没有犹豫,青龙真形蜿蜒而上,分作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尾火虎、箕水豹、房日兔、心月狐七尊星君,填入其中化作莲子。
在这个瞬间,空虚的感觉短暂地上涌,但很快便消失无踪。
“应当是转移本尊到了化身之中,我的肉体短时间有些不适应。”
“不过七宝莲花扎根丹田,与我已经是一体,所以不会造成实质的损伤。”
李存孝闭目内视,只见四肢百骸、五脏六腑之中,金莲和青莲的根茎好似七彩的经脉,四通八达,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与此同时,由于佛道本尊都已经入驻到莲花化身之中,两者也就被七宝莲花这一至宝连接起来。
等到适应了这一变化,再度召唤真形的时候,李存孝惊奇地发现,巨大的苍龙已然缠绕在了龙华菩提树的树冠之上,龙尾和树根悄然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