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341殿前都点检
第332章341殿前都点检
“想高祖、太宗,提三尺剑,匡定天下,创建基业。”
“世代相传,已有六百年了。”
“朕虽不才,无有过失啊,怎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之啊!”
“李卿,你是国教敕封的真人,大秦忠良”
“陛下,大秦动荡,非一朝一夕。”
“晋王力挽狂澜,威临海内,众所膺服,功高德厚,岂是臣能置喙?”
“陛下若早退位让贤,急流勇退,仍不失安乐公之位.”
两仪殿中的交谈声时断时续,时而高昂愤慨,时而低沉颓丧。
朱红门户吱呀一声打开,李存孝裹幞头、穿紫袍、配金鱼,躬身而退。
大门关闭前,秋日的阳光斜射入户,显得龙椅上的大秦皇帝李敏更加萧索孑然。
门外的飞骑向李存孝恭敬行礼,后者点点头,大步出了皇城。
直到登上朱漆绘金纹的华丽车架后,神情终于松懈,发出一声叹息。
李翼圣要称帝,却不打算弑君,既把自己的名声弄臭,也让朝中旧臣离心。
既然是禅让,有人劝进从龙,就有人要当逼迫旧主的恶人。
很不幸,前面的美差自然有李翼圣身边的太保们抢着做,后面的苦差却是直接落到了李存孝的肩膀上。
李翼圣不愿意把场面搞得太难看,所以班师回朝之前,特意让李存孝来,给小皇帝做做思想工作。
之前他其实已经暗示过几次,小皇帝还抱有侥幸。
今日摊牌,李敏被现实刺痛,一番哀求,搞得李存孝像坏人一样。
老实说,他对于大秦皇帝并没有那种愚忠,劝对方禅位,也都是说的实话。
大秦本来就走到头了,李翼圣如今在西京就是无冕之王,称帝对他而言只是顺手的事。
识相点禅位,李敏还能当个安乐公,如果负隅顽抗,就要变成隐帝、哀帝了。
“坏事脏事,都紧着我来做,李翼圣真是不拿我当外人。”
“这么搞下去,就算新朝成立,我也只能当个孤臣。”
“晋王非明主啊。”
心中感慨,这话却不好说出口。
马车回到越国公府,前门却已经被车马堵死。
一问才知道,是天水郡公、陈国公这些嗅觉敏锐的旧勋贵找上门来打探消息。
作为最早跳反的墙头草,他们怎会感觉不到京师气氛的变化?
李存孝再怎么说也是十三太保,是李翼圣推出来拉拢旧势力的旗帜。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这些人要立足,就得有个代言人才行。
大爷党和三爷党不是不能投靠,但一来其在京时间短,二来太保们作风跋扈,只把他们当钱袋粮仓。
权宜之计,还是先示好十三太保,大不了以后又跳船嘛!
言语机锋,你来我往,花了半个时辰,李存孝才把这帮人送走。
“大哥受累了”,李光义身上气血升腾,在深秋初冬时节,氤氲炽热好似狼烟,显然是刚练功完毕。
手里的心意棒一片黝黑,粗看察觉不到是件神兵,细看却能发现,“一万三千五百心意”的字样随着少年的呼吸闪烁微光。
“官场就是如此。成群结党,尔虞我诈,不是做实事的地方。”
李存孝渴求外放的心思越发强烈,一边思忖之后的对策,一边问道:
“真功练得如何?演示一番。”
“好”,李光义闻言,干脆演练起来。
棍影滔滔,似大江大河,身躯中肝脏和肺脏的位置,各自散发出青翠和白金色的光芒。
李存孝一身道门传承学自太乙,传给弟弟的也是青龙一脉真功。
眼下李光义脏腑境界,已经驾驭角木蛟、亢金龙两尊魔头。
木行重养生,金行重杀伐,两者结合,面对一般的武者已经够用。
李存孝看着弟弟演练,满意的同时,也不由发散思维。
种魔武道因为要驾驭魔头为己用,入门伊始便极为艰难,其后更是如悬崖走钢丝,必须慎之又慎。
纵然有自己作为后盾,不愁丹药,但以李光义的资质,只怕也要一两年才能脏腑圆满,再两三年黄庭圆满,那时便是差不多二十岁。
这个进度,大体和荥阳郑氏这些大族的精英子弟持平,比起真正的天骄还是有差距。
而魏河、叶乘霄比起李光义,大概又要慢一截,普通的军中士卒,还要再慢一截。
如果完全由自己培养班底,那没有十几年,是成不了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