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尾声(下)
船队顺利通过了对马海峡,便顺水顺风,全速航行,直接向着成山头驶去。嬴长生前些日,突然想起父皇——始皇帝嬴政,曾多次提起的,他已将自己的遗训,封禅刻石于天下。他也明确表示过:他不在乎生死,因为他只需再活七年,就已足够了。因为他只需七年,就能够完成自己的所有夙愿,将一个完整的、国体健全的大一统中国,全部交给后人!
本来,长生并没有觉着有什么问题。因为,父皇在他小时就曾多次对他说过:父皇要将所有的仗都打完喽,要让天下从此再无战事,要留给世人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的盛世。
他非常熟悉和了解自己的父皇。
他的父皇为大秦的太平盛世、为大中国的繁荣昌盛,可说是呕心沥血,拼命劳作与耕耘。他像一个军人,视死如归;他又像一名农夫,脚踏实地,辛勤不缀。他是政治家,设计了大中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国家体制;他又是思想哲学家,他把前人的哲学思想在现实的实际中,发扬光大;他取百家之长,去伪存真、扬长避短;他绝对还是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不仅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还开挖通了大运河,修建了全国互通的标准驰道;他开通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又开通了通往东瀛的海上丝绸之路……
若是七年,真的能使所有的事情,都告一段落。那么,无论怎样,长生都会和夏老太傅一起,力劝父皇,安排一些时日,去上林苑休养生息,好好调节一下身体上多年的战伤和积劳成疾。
然而,八年都早已经过去了,他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而且,这些天,在周围关心的人们的慰籍和照料下,他不仅没有缓和心情的片刻安宁,甚至心底有种恐惧的不祥之兆,越来越笼罩着他的思绪,笼罩着他的情感和念想,笼罩着一切。
于是,长生破例命令大船,不再沿海岸线航行,而是拉满帆,直接向着成山头直线高速前进!
如此,极大缩短了海路航程。如此疾速前行了两日,船上的人们,都逐渐地感觉到了,一定有什么灾难降临了,一定有什么严重的不好的大事发生了。
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两百玄鹰门,和那些都已成为高手的一百多俊男美少年,全部握紧了手中的长剑。他们不知晓,是不是就要有一场浴血奋战的恶斗?他们全部做好了一切准备,要为大尊佛殿下,拼尽全力,拼着性命,而战胜一切敌人。
如此又行进了两日。
到了第五日,视力好的人,已能隐隐约约地看到海的尽头,有一条灰雾朦朦的地平线。此时,大陆的成山头上,也有一个人,正日夜观察眺望着大海东方的尽头。
他手里还拿着一具,大秦博士台最新发明的单筒望远镜。
借助这杆望远镜,当然,他能比长生,更早、更清晰地,看到海的尽头的情况。
他就是松兹大侠。
当他看到长生的船队,并确认无误之后,便迅速安排人手和船只,前往接应。
又是一日的航程,松兹大侠的小船,和长生的大船,在辽阔平静的海面上,终于相遇了。松兹大侠登上大船,身后跟着松姑娘,轻功已变得无比厉害,颇有当年曼丫头的神态。他们刚在大船上站定,长生就要冲上去,松兹却伸出手掌阻止着。
同时,松兹拉着女儿,“噗通”一声跪下,然后行了最为隆重庄严的跪拜大礼。
礼毕,长生又要上前,松兹并没有起身,而是又伸出手掌阻拦着。此时,他和松姑娘二人,都已是泪流满面。然后就听得松兹哀嚎道:
“大尊佛殿下,在下不明白啊,您怎么能……才回来呀!皇上,皇上,皇上已于一年前就已驾……崩……了!啊……”
所有人听到如此消息,都如晴天霹雳一般,顿时全部跪下,顷刻,已是哭声震天。
长生一人站在中间,他此时心如刀绞,伤痛欲绝。他的双眼,早已被不断流下的泪水,模糊着。但他没有哭出声来,他这些日子,已在心中经历了无数难熬的折磨。他似乎早已知晓,天,已经塌了下来,他已无力挽回。
就如同松兹大侠见面的第一句话:他为什么拖到这个时候才回来呀?
他始终想着,要最完美圆满地完成父皇交给的任务。
他始终把东瀛老秦人的期盼和夙愿,记挂在心上,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得不推迟班师回朝之日。
可是,他今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和圆满,父皇都已看不到了!
他此时,终于失声痛哭流涕起来。
他向着西面越来越清晰的成山头,始皇帝嬴政的方向,长跪不起,似乎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父皇说,似乎有很多的情况要向父皇报告,似乎还要劝告父皇:
父皇,您也该歇息歇息了!
长生起身,命船队升起白幡,所有人的披麻戴孝,以最隆重的海上祭礼,正式踏上奔丧的航程。
等所有的治丧事项安排妥当,长生才在父皇的灵位前跪下,平心静气地,让松兹和松姑娘,详细说说大秦这一年来,所发生的一切。
如此,他们长谈了一日一夜。
第二日清晨,长生起身,抖搂了一下精神,下达了一道命令:
“船队改向西南方向航行,前往东南亚细亚一带,继续完成大中国始皇帝——嬴政交代的,进一步打通海上丝绸之路的使命。立刻升锚启航。”
所有船员传达着命令,一声声应答着:“诺!”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同时,长生也通知所有人:“有想即刻返回大秦,赶回阔别多年故乡的兄弟姐妹,本尊即刻发放重金钱财,放船送行。”
反复询问了多次,并无人愿意即刻离开船队。
因为,他们都听到了松兹大侠讲述的这两年来,大秦所发生的一切。
而且,在此前,大尊佛寺,已征询过随长生东渡的,所有人员家属的意见。绝大多数人,都已随姜夫人、曼丫头、明珠、卓玛、赵伶等一干人们,一起被赵佗大将军,以方便照料自己妹妹,以及一去不返的长生的家人为由,接他们一同迁移去了南越国。大博士台的诸子百家们,也有多数人员,携家带口地,一同迁移过去了。
当然,大博士们的理由,也是很充分的,他们多以新近收复的大秦南越之地,急需中原人去占居、建设、同化……
船队的人们,也都并无后顾之忧,并且都早已成了这个长生大家庭中的一员。自然是没有人,会愿意离开这个大家庭。
第三日,长生再次深情地眺望着轮廓清晰可见的大秦江山。终于又下令道:“我们就此,撤去祭奠父皇的白幡,脱去麻衣孝服。”
最后,长生再次向着大秦的方向,跪拜道:“父皇,孩儿就此别过了。孩儿将永世铭记父皇的教导,继续完成父皇未尽的事业,守护着您开辟的大中国江山!”
船队,在苍茫的大海上,划了一个弧形,转向,向着嬴长生指定的,新的航向,再升满帆,高速行进。
松姑娘此时终于见到了长生,终于可以和长生单独在一起了。所有的悲伤和难过,都已烟消云散。她挽着长生的胳膊,站在船头甲板上,随着海风,漂浮起长发,仿佛自己的人生,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