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嬴长生东征称帝(11)
有了粮食、有了军服,长生的军营,也算是真正的军营了。前来投奔的人,也越来越多,逐渐地,都已发展成了五千多人的军队了。
又经过了这一年多的严格训练,这支队伍,农忙时能种田,战时能打仗。而且,是拿着铁矛、长刀和弓弩、铁头箭的,已经算是非常有模有样的,正规化军队了。
相比整个东瀛诸列大小岛国,估计着,战场上,根本就不用手持青铜铁合金宝剑的,玄鹰门大剑师们动手,仅这五千军,就已经没有人能抵挡得住。
虽有探报消息,那个不二山一郎,在两次吃了大亏之后,一直耿耿于怀,一直努力联手本州多个大部落势力,厉兵秣马,准备联合讨伐中土大秦的“渡来人”。所纠集起的不二山军团,除了那百八十人见过玄鹰门兵刃的厉害,其他部落的人,基本上还沉浸在自己,“力大无比就是强大”的,茹毛饮血的原始人意识中。
不二山一郎找了很多厉害的人,想改良自己的武器。但他们不懂冶炼,不懂采矿,更不懂武功与修行。他们没有合适的兵器材料,一次次地改良,终究是一次次地失败。整个军团,也还是木枪、石锤、弹弓、竹箭之类的石器时代兵器。使得那百八十人的军官,完全没有什么信心。除了教手下的那些“勇士”搏斗外,自己却早就想好了战争中躲避、逃窜的路子。
所以,不二山一郎比那百八十军官,当然心里更加明白。他们即使几千人,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也不是那几百铠甲铁剑人的对手。只能围困着他们,拖累着他们,消耗着他们,以自己极大的伤亡,换取能拖死、累死、耗死他们。
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就靠这招,就不信拖不死、累不死、耗不死那几百人!可是,不二山一郎,他做着这样的打算,却也迟迟地,不敢再次冒然地进行长途出击,再去主动挑衅那个神武天皇陛下。
然而,转眼之间,又是一年过去了。长生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已经深深地扎下了牢固的根基。同时,长生也通过,编撰详细的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全图,培养、训练出了几名,高超的航海专家。他们可以,在好的季节,在合适的风向和水流条件下,驾乘着相对小巧的帆船,往返于大秦与东瀛岛国之间,打开一个快捷的通信通道。
虽然这个传递消息的通道,一年也只有一次机会,但还是不一定有把握,能顺利平安地往返。现下,都已是长生东渡的第四个年头了,那只能往返的信鸽,自从上次几千里长途往返飞行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做第二次这样的飞行了。也许它已年迈,经不起如此大风大浪的奔波了;也许它就要寿终正寝了,长生也不忍心再驱赶它做如此长途飞行。
也如此,长生也不敢轻易让几名航海专家,在没有确切的天气和风向都合适的季节,放他们西渡大秦。他担心,他们会在海上出现问题,而一去不复返。
他唯一能自己亲自实施的,就是,准备了这么多年,已万事俱备,要立刻开始的东进了。他期待着,一路顺利,能早日返回九州国。然后就圆满完成了父皇交给的,开拓海上丝绸之路的任务,就可以凯旋,而班师回朝了。
长生很想念父皇,想念中土大秦之故乡。他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好的季节风和天气状况。直到,他送出了第一批信使官,才正式率领大军,开始东进。
东进,事实上,长生他们是难得不打仗,就能顺利的。长生他们不想打仗,但不二山一郎他们,一定会找上长生他们打的。所以,东进就是得去打仗,就得要东征!
刚登上秦平前郡时,见到还是石器时代的人们,以为东进应该没有什么风险,应该很快就能完成。却不承想,真正把大秦的文化、文明种植到蛮夷之地,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大秦的文化与文明,也是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积累、沉淀与潜移默化,才逐渐形成的。
从历史的角度,长生能在三、四年的时日里,把一个荒蛮之地,变成了一个鱼米之乡,变成了一步从石器时代,飞跃进入到了铁器时代。这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巨大的奇迹了。
东征临出发前,长生赠送给了秦平津媛,三件代表大秦冶炼、采矿、雕塑、锻造、精工等,一系列最高工艺水准的宝物。
这第一件:是他那把在断剑基础上,重新锻造修复的承影宝剑雌剑。
第二件是:比长生还年长一岁的,他的外甥儿冒顿大单于,送给他的一大堆西域和田玉石中的一块——和田玉琼勾。
还有第三件:是一个青铜宝鉴。这件宝贝,正是与长生原来的大尊者府中,寝殿内,常山小居室里的大型落地青铜镜,如出一辙,出自同一位名大家之手。研磨之精细,可比后来的琉璃镜子,而且更加光彩照人。那独具匠心的精湛技艺,天底之下,决无第二人。
长生觉着,三件宝贝中,承影宝剑,是渗透着自己的热血,穿过自己身体的宝剑,既是大秦皇子的定情之物,也是给妻子的防身之物;和田玉琼勾,则是与他心心相印之人的礼物,把这个礼物,转送给自己的妻子,应该代表对津媛的一种,只有长生自己明白的,那种可能被津媛理解为爱的,诚恳与关心;而青铜宝鉴,长生以为,这应该是女人最喜欢的,可以用以将自己梳妆打扮的,更加美丽漂亮的宝物。
真的令长生没有想到的,是秦平津媛,真的犹为喜欢,那个青铜宝鉴。她对长生说:“有了这个青铜宝鉴,我就能总是打扮的得体些,才配得上您,而在众人面前,不会给您丢脸。”
长生听罢先是一愣,他没想到,津媛会这么直爽地如是说。他接着对她说:“你不用特别打扮,就已经是最漂亮、最得体的女人了。”
津媛娇羞一笑,又对长生说:“长生哥哥,您放心吧,您夸奖我,我就更得守住您的女人的本份,更得一丝不苟地做到最漂亮、最得体。”
长生听得心里热乎乎的,他也逐渐习惯了津媛身上的那种,绝对的顺从自己男人的品质,又是绝对的房事高手,让你永远欲罢不能。
自然在长生临行前,津媛更是体贴入微,更是把长生伺候的无比舒坦、兴奋。
最后,津媛又悄声告诉长生:“长生哥哥,我又怀孕了!”
长生马上又来了兴致,乐乎乎地说:“咱们的儿子都两岁了,这回,你就再生个女儿吧!”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个当然还是你做主,你说生儿子就生儿子,你说生女儿就生女儿。”
“真的么?这个我能做主?”
长生是大医圣,他当然知道生男生女的奥妙。但是,他并没有刻意去安排。眼下,顺服的津媛,竟然说这个是他作主的。心里一阵激动,竟忘记了道理,而相信了妻子津媛的说法。
徐芾也起身,赶来相送。长生还是关心地说:“徐大博士,我们东征之行,可能快也可能很久。九州国中之一应大小事务,就都拜托于你了。真的有些于心不忍啊!你的身体还很弱,身体里的毒素,还远没有清除干净。所以,你还得按时服药,还得好生静养。操劳的事务,多安排工人们做,你可千万别太劳心劳力。”
“下臣,谨遵大尊佛殿下教诲,定不辜负殿下之抬爱,无论时日长短,下臣都会翘首以盼殿下早日凯旋。”
说着,徐芾便跪下,叩首道:“徐芾恭祝神武天皇陛下东征顺利,马到成功!”
长生赶紧上前几步,扶起徐芾,说道:“徐大博士,你身子骨要紧,不须跪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