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隔岸观火,趁火打劫
冀州·府衙
贾诩得到消息后,立刻找到了崔琰、沮授二人。
正所谓集思广益。
董裕将他留在冀州,是因为他是西凉嫡系,有他镇守冀州就不会出乱子。
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他贾诩有足够的格局、谋略,可以处理好一些突发事情。
除此之外,董裕是不会管贾诩摸不摸鱼这种小问题的。
如今遇到这种大事,他自然不会装作没听到,但是也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苟道精神,将锅均分给其他两人。
有锅一起背,有功一起分。
“诸位,这是来人送的书信。”
“你们都看看吧。”
贾诩将书信递给沮授和崔琰二人。
“嗯。”
二人应了一声,拿过书信一同观摩起来。
当看到兖州发生的事情后,一个个的脸上都有些精彩。
原本他们还担心,曹操在吞并袁绍的部曲后,实力会突飞猛进,从而威胁到董裕。
如今看来,曹操是没能处理好内部的问题,导致内部崩盘了。
对于此事,悲观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对曹操的一次巨大打击。
若是从乐观的角度去看,如果曹操能够度过此关,他对于兖州的掌控力度也会大大提高。
“我的看法是,不去。”
“坐山观虎斗即可,无论如何,此番曹操都将大伤元气。”
崔琰摇了摇头,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如今冀州全境刚刚拿下,还需要不断地去消化、安抚,使得内部稳定。
曹操就是最好的例子。
兖州还没处理好,就跑去打徐州。
如果冀州无法得到妥善的处理,将来董裕出兵征讨其他诸侯时,保不齐也会来上这么一下。
“季珪的看法虽然过于保守了。”
“但也是最妥当的方式。”
“如今冀州兵马仅有三万余,不足以参和此事。”
沮授有些遗憾的说道。
不可否认,这是干掉曹操的绝佳时机。
若是此时入场,曹操就算整合了袁绍的部曲实力大增,也无法应对这么棘手的问题。
“看来,二位都决定按兵不动,隔岸观火了。”
贾诩沉默良久,出言说道。
“贾将军有何见解?”
二人见到贾诩这么说,立刻有些好奇地看了过去。
“我认同你们的看法。”
“不过...必要时可以趁火打劫。”
贾诩捋着胡须笑着点了点头,不过却并准备放弃此次机会。
“趁火打劫?”
二人细细品了一番这句话,都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这封书信上所说,他们准备充分。”
“可我看来,他们准备的未必充分。”
贾诩摇了摇头,拿过书信解释起来。
“怎么说?”
沮授来了兴致,期待的看向贾诩。
“如果他们准备充分,为何等曹操退兵时才派人来送书信求援?”
“从这一点,就说不同。”
“他们如果准备充分,这封书信应该早半个月送到冀州。”
“你没谁见过,菜都已经熟了,才去买盐的厨子?”
贾诩轻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