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暗影的覆灭
盛凌云四年三月,盛凌云的大军大举南下,进攻南方的楚国。这一次,盛凌云是发动了几乎全国的力量,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楚国从天下的地图上抹杀。
而这一次的战斗,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最初的接头战,这个阶段的战斗相对比较“温柔”。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只有一些小规模的小摩擦,盛凌云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试探楚帝国的实力。
第二个阶段,是其次的攻城战,这个阶段,大雄帝国的要务是尽可能多的攻战楚国的城池,最终目标当然便是楚国的都城——彭城了。
而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第三个阶段,是将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楚帝国推向最后的深渊的阶段,这个阶段便是去追寻楚国的残余势力——因为楚国的国土面积十分之大,不仅仅有位于现在的湖北、曾经叫做“荆州”的中心区域,还有东方的吴越之地、南方的湘南之地等等,这些地方的领土,都需要大雄帝国来接收。
而这次对楚帝国的战争的统率者,便是之前中原大战之中被盛凌云收服过来的周轩辕。
而周轩辕最终的战绩也不愧于“军神”之名,他只用了六个月,便攻占了楚国。
要知道,楚国可是有着十分巨大的版图的,要是其他人号称自己能够在六个月内攻占楚国,那一定会被认为是疯子一般的天方夜谭。
可是,周轩辕却做到了。
他的行军路线十分清晰。
首先,因为楚帝国的都城在彭城,而彭城距离曾经的齐国的边境距离最近,所以周轩辕便是从齐国之地出兵的。
而对于齐国的地形,没有人比周轩辕这个出身齐国的名将更加熟悉了。
紧接着,周轩辕便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最终在五月的时候攻占了彭城。
下面,由于楚帝国的皇室逃往了南方的会稽——也就是曾经越国的都城——周轩辕便率军南下追击。
紧接着,在当年的七月,会稽城破,楚国皇室都成了周轩辕的俘虏,可是事情还没有结束,楚国的太宰——相当于丞相的职位——逃到了湘南,在那里继续组织人来反抗雄帝国的统治。
周轩辕便率军南下湘南,最终于八月底在湘南的密林之中逮捕了作乱的楚国太宰。
接着,九月,周轩辕重新回到彭城,这次大战最终便结束了。
而结束之后,周轩辕并没有急着班师回朝。他在楚国继续逗留了四个多月,等到楚国的局势完全稳定了之后,才在次年的二月正式班师。
回到圣都之后,距离他的出征,已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了。
而这一次旷日持久的远征,也是奠定了大雄帝国在天下的最强者与东方世界的支配者地位的一次远征。
盛凌云五年的四月,大雄军团经过了为期两个月的休整,继续披挂出征。
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是西方的原帝国。
原帝国虽然没有楚国的面积那么大,但是由于原帝国的地形十分复杂,易守难攻,所以攻打原帝国,是比攻打楚国更难的事情。
因此这一次,盛凌云御驾亲征了。
但是真正的指挥权,还是在周轩辕的手上。
盛凌云只是坐镇后方,因为盛凌云知道,只要他在军中,对于军中的战斗力便是有一种加持的状态。
最终,攻打原帝国的战斗也十分顺利。
攻打原帝国比攻打楚帝国更要耗费一些时间,最终是用了七个月。
首先,攻破函谷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函谷关果然名不虚传,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函谷关被破之后,杞瑀一气之下一病不起,最终在一个月之后病逝,这样一来,原帝国国内的局势更加不稳,防御更加不行了。
接着,关中在八月初被攻破,原帝国的皇室南逃进入蜀地。
稳定了关中的局势之后,盛凌云的大军南下前往追踪。
九月,汉中之战中,原帝国的军团被盛凌云消灭,原帝国完全丧失了与盛凌云作战的实力。
十月,盛凌云的大军兵临成都城下。
但是,原帝国的皇室还在负隅顽抗,最终耗费了盛凌云三十三天,终于攻破了成都。
攻破成都、俘虏了原帝国皇室之后,盛凌云率军北上回到关中,这时已经是十一月底了。
休整了一番之后,在十二月五日,盛凌云正式班师回朝。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十二月二十八日,盛凌云进入圣都,宣布新法与改元大议,“大议”持续了三天,最终在次年的一月一日颁布了大雄帝国的法规与制度,一个东方帝国在世界上诞生了。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之前的夏商周三代从未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够比得上大雄帝国的规模。
大雄帝国的圣帝,盛凌云,也因此成为了天下的奇迹。
只不过在大雄帝国的辉煌之下,还有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盛凌云的心中一直记着,当初在大雄帝国的危急之际,那神秘的名为“暗影”的组织是如何制造了那几乎毁灭了整个大雄帝国的阴谋。
当时要不是盛凌云当机立断,加上凭借着精良的骑兵取得了新城之战的胜利,恐怕现在坐在这个东方帝国的宝座上的人便是靳羽或者杞瑀了。
想到之前的那件事,盛凌云便心有余悸。
于是在一统天下之后,盛凌云便大举搜捕“暗影”组织的成员,最终经过了为时长达三年的秘密搜捕,终于将“暗影”组织一网打尽。
不过,这一次的搜捕虽然只是对外号称成功了,事实上,盛凌云却知道,是没有成功的。
因为“暗影”组织的几位首脑,并没有被找到。
盛凌云的心中,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可是他却一直没有找到任何有关“暗影”组织首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