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破局“臣姑且想要一试。”
第95章破局“臣姑且想要一试。”
公主涉险送来的钱粮足以供上关城近一年的军需,再加上后方又有李平月从羟州的补给,也可供久战。
可韩州军耗不起,国库的钱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久战。
当初李丕在位时,就将查抄邱家所获银两挥霍得七七八八,铁了心不想留给信王。
李知樾估算,韩州军能撑三个月便已是极限。
各城关之间局势趋于稳定,那日甘蒙回去之后,韩磊并未有任何动静。
南宁也明白破局还需时机成熟,并未着急向他们出兵,转而忙起了陵东的事务,为通陵东水路商道,半月来南宁忙得脚不沾地。
陵东苦寒穷僻,土地贫瘠,无法大量屯田种粮。
这些都事关民生根本,她不放心将此事全部拖出,尽量亲力亲为。
好在中间还有崔娘子帮衬,分了她些许重担。
来往信件中,南宁也得知崔娘子的商队在峡山附近寻到了苏少檐一事。
崔娘子只说苏少檐刻意回避众人,曾有一次不告而别,好在最终又被她寻回。
前几日,李平月也回到了上关城,不仅带回了大批军需,顺路还将下落不明苏少尘也一并带过来了。
数月前,李丕驾崩当日,苏少尘就已逃离京城,可踪迹一直不为人所知。
李知樾也派人多方打探,却依旧无果。
所幸几日前,准备折返上关城的李平月半路遇上了他。
起初李平月并未认出苏少尘,只当面前蓬头垢面的苏少尘是哪里流窜出的难民。
直到苏少尘激动地擦了把脸,和她说起京城发生之事,拿出苏令公的手信,李平月这才确认他的身份。
她似乎听师父说起过,苏家两兄弟离开京城皆下落不明,便这么将人带回来了。
当苏少尘瞧见南宁与李知樾两张熟悉的面孔,顿时号啕流涕。
他这一路走得实在太过辛苦。
苏少尘虽跟着李平月的队伍有些时日,也稍稍收拾了一下,可即便如此依旧掩盖不下他面上的憔悴之色。
昔日那个在京城提刀巡街、风光恣意的少年金吾卫早已不复存在。
阿爷被贬官,兄长横祸断臂,而他刚被调入六部不久便被罢官,流亡在外。
留下来的只有一个一夜之间跌落泥尘的失意人罢了。
他告诉南宁,自己在他阿爷的安排下逃出京城,原本是想到陵东去寻她的。
可信王不知从何处得到这一消息,派人出城追捕。
他跑了好几座城,好不容易躲过去,结果碰上了征兵。
信王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在大周境内强征兵马,关中但凡手脚齐全、年满十四的男子都被抓了去。
百姓已是苦不堪言。
他一路东躲西藏,几次险些命丧流寇之手,可谓九死一生。
-
这日一早,李知樾去替她清点了粮仓储备。
南宁忙于军务,已经多日不曾好好休息,此次更是快要天亮才回了营帐。
等她醒后,已过午时。
南宁便一人坐在沙盘前,反复摩挲着手中的小旗。
直到傍晚,李知樾带着吃食回来,依然瞧见她对着沙盘拧眉沉思。
“南将军在这儿看多久了?”李知樾解开身上的披风,向她走近。
南宁正擡手捏着眉心,听到公主的身影,立马擡眸。
“公主。”
李知樾在她面前站定:“本公主听说,南将军今日一直都不曾出去过。”
“今日营中并无什么大事,琐事也都有皇太女在,南府军如今稍得喘息的机会,正好让她接触军营之事,历练一番。”
南宁顺势拉过公主,与他共坐一椅,又递了一杯茶水过来。
“今日辛苦公主替臣点粮。”
李知樾眉梢微挑:“你整日半夜三更出入军营,都不觉辛苦,本公主又何来辛苦之说。”
南宁摇头笑了笑,忽然想起了什么。
“公主可想过恢复男子身份。”
李知樾垂眸:“当年,阿娘让我穿上女子的衣饰,用宫中那些繁文缛节约束我的举止,我心中确实有许多不痛快。可随着年岁渐长,本公主也寻到此生意中之人,似乎也不在意这些了。”
“但对于皇太女称帝之路而言,我必须是大周的公主。”
公主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