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赐婚“圣上这究竟是何意?!”……
第89章赐婚“圣上这究竟是何意?!”……
李丕脸色登时一变,瞬间清醒了过来。
他倏地握紧李知樾的右臂,浑身颤抖:“可朕、朕已经命人将所有钱都拨出去了。他们、他们若要冲入皇城杀朕怎么办?!”
李丕呜咽道,“到底该怎么办?”
“汾州与京城相隔六州,中间又有镇关军在。”李知樾反握住他的手臂,“那些叛军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到长安。”
李丕闻言,情绪稍稍冷静了下来。
李知樾道:“以皇妹之见,应当率先派沧州节度使出兵镇压。”
“沧、沧州……”他迷茫地眨了眨眼,“可朕听魏太傅说,沧州节度使也是信王的人。”
“当年,先帝因制衡之术刻意冷落沧州节度使徐渡,这也导致他虽手握十万大军,却也一直不受朝廷重视。”
“徐渡是忠义之士,其父徐开也曾替大周戍守边关数十载,镇如今的陵东古尧关以西防线,只是后来铁勒诨部勾结叛军,侵扰古尧关,朝廷有人撺掇先帝派已解甲归田的徐开领兵,可当时徐开年事已高,重病在身,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知樾沉色,“古尧关失守,徐开被其手下将领挟令投降。”
“好在当年南老将军重新挂帅,出兵夺回古尧关。可徐开投降之事却落了旁人口舌,朝廷原本要治他死罪,是信王出面,此事最后才不了了之。徐开虽不久后便自戕在家,但信王一举也算保住了他徐家的脸面,对徐家有恩,徐开之子徐渡念及恩情,转投在了信王门下。”
“汾州兵乱,这儿距徐渡所领的沧州并不远,城内百姓难免会受波及。徐渡赤胆忠心,仁义爱民,百姓受难他不会坐视不管,有徐渡在,他们翻不起水花。这也是信王明知汾州会乱,依然贪吞军费的原因。”
“好好好。”
李丕慌乱点头,“朕、朕这就叫人拟旨让徐渡出兵镇压。”
“可镇压只是一时之计。”
李丕小心翼翼:“那皇妹的意思是……”
“那三百万,仅凭李祈一人如何能吞得下?况且他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李丕“嘶”了一声,揉着头发,抓耳挠腮地想。
近日也没见信王府有什么动静,倒是听说有几个大家在京城又购置了宅院。
“只怕信王是与世家狼狈为奸,暗自招兵买马!”
李丕哆嗦了一下,下意识攥紧了他的衣袖。
“关中气候不适合养马,是以马场多设在东北与西北两地,还有铜铁矿的出产量。若圣上信得过本公主,不如让御史台顺着这两条线去查,想必定有所收获。”
“都听皇妹的!”
话落,李丕又迟疑,“可这人选……”
如今朝廷上下到处都是信王的人,他也不知哪个能用,哪个不能用。
李知樾眉梢压下,看着李丕满脸茫然的模样,忍不住叹了口气:“御史台院知西推侍御史陆衷、察院监察御史秦孝二人可用。”
李丕一拍大腿:“朕知道这两个人!他们不是对皇妹有许多意见吗?跟个炮筒子似的,隔三岔五就要上折子参你……”
“陆、秦二人出身寒门,恃才傲物,不与世家权贵同流。他们虽对本公主参政之事不满,但也没少得罪过信王。二人入仕多年,都因秉公任直的性子,致使升迁无望。”
“查此案,他们两人最适合不过。”
-
正如李知樾所想那般,才过了半月余陆衷与秦孝二人就搜出了邱家贪赃枉法、私藏兵马的罪证。
不仅如此,二人还在邱家搜出了一批私制绯紫官服。
邱家当年因罪被驱逐大周权力中心,族中官职最高者不过从六品,五品为绯,三品为紫,邱家好端端的又如何能有五品以上的官服。
眼看信王就要引火烧身,他自断左膀右臂,舍弃邱家,这才没受太大的牵连。
邱家也因此被抄了家。
李知樾虽惋惜此次没能抓住信王把柄,但也明白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邱家查抄所获一千六百万两银,尽数冲入国库。
与此同时,徐渡平定汾州叛军的好消息也传入了京城。
李丕大喜过望,不仅将公主府的那笔借款连本带利地还了回去,还准备招徐渡入京准备设宴庆功。
徐渡回京,日后还是要走的。
若不解决根源,兵变只会永无止境,这批军费不如就让徐渡亲自押送,思及于此,李知樾也欣然同意。
敲山震虎,此事之后信王也应有所收敛;徐渡虽忠仁,但经过此事想必也会对信王有所防备。
一切如李知樾设想那样进行,可他千算万算,唯独没有想到变数会在李丕身上。
在庆功宴上尝到了一丝甜头后,李丕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国库有了钱,他这个当皇帝的腰杆子自然也挺了起来。
李丕不再念书,不再上朝,整日带着一群宫女在宫内赶驴车玩闹。
不仅如此,他又将自己当初在外边结交的狐朋狗友全部叫进了宫里。
朝中有大臣盯上了他的后宫,李丕大手一挥也是来者不拒,甚至还封了个“寻花使”到民间替他搜罗年轻貌美的女子。
他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比起从前更荒诞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