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海堂春“可平月已经长大了。”…… - 公主他性别不太对 - 木句木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7章海堂春“可平月已经长大了。”……

第87章海堂春“可平月已经长大了。”……

就水运之事,南宁与崔娘子商议了足足半月,并亲自赴往地方查看情况,终于将许多周转细节之事定了下来。

崔娘子为示诚意,特地命人送了三万两以冲军费。

半月以来,李平月也一直跟随她们身侧。

崔娘子与南宁坦言,自己一早便有将生意做到陵东的打算,后来也因几个老主顾结识了几位深耕制船业多年的船老大。横跨三道九州的沧水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商船需要中途靠岸补需,这事必须与当地官府商定,其他事情倒也好说,唯独……

“羟州。”

“此处虽为三水汇聚之处,但因大多日需物品能够在州内各县商队来往交换自足,是以水路贸易并不发达,而货物若是从启州运入陵东卖价怕是要翻了一番。我大致算过,若能将羟州市场所缺之物从启州运入,再从这里收购陵东所需物资,价格至少能低三成。”

“只是羟州港口的运营权为当地商号所控,他们并不愿意与我们合作,甚至不允许我们的商船停靠。”

眼下大周形势不明,崔娘子是要与陵东做生意,有违监国信王之意,他们不愿掺和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南宁向她询问了几处细节,李平月依旧坐在一旁听着。

直到听到几个熟悉的字眼,她忍不住站起身,开口打断二人:“方才你们说的可是宋家的‘海堂春’?”

崔娘子点了点头。

南宁瞧见小郡主反应,眼底划过一丝诧异。

李平月看向崔娘子,有些焦急道:“那崔娘子可知如今海堂春的掌事为谁?”

她思索片刻:“听堂中做事的人说起,似乎是宋栏。”

李平月脸色沉了沉。

南宁察觉她面色微恙,回头询问:“平月,怎么了?”

李平月攥紧拳头:“羟州宋家的‘海堂春’是阿娘留给我的铺子。”

宋家……

太子妃宋晚音确实出身羟州。

李平月抿唇,愤愤道:“海堂春最初是我阿娘的娘亲留给她的,后来阿娘嫁入太子府,这些产业便由阿娘的几位亲信打理。宋栏是我小舅,他从前便想抢阿娘手中的商铺。”

说到这里,崔娘子倒是想起了什么。

“船运一事我很早之前便有了想法,差不多是半年前我与店里几个姐妹前去羟州走访。原先他们掌柜说要禀报上面的东家再做定论,可后来我们又去了一趟,上面的人却换了一批,似乎并不知此事,还将我们赶了出去。原本我们是打算此次回程途中,再去拜访这海堂春的东家。”

李平月垂眸。

太子府出事就是在半年前。

一定是宋栏,他见阿娘走了,便将阿娘的人全部换掉了。

-

经那日南宁受伤,李平月再也不敢冲动行事了。

回去后,她翻来覆去思索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便寻到了南宁。

“师父,我想同崔娘子一同去羟州,拿回‘海堂春’。”

海堂春是当年阿娘从她的娘亲手中接来的铺子,起初规模远不及今日,是阿娘将它一点点拉扯大,注入了许多的心思与力气。

铺子里的掌柜都跟了阿娘许多年,如今却被宋栏赶走了。

这些叔伯,她都认得。他们每年都会入京向阿娘来汇报铺子里的情况,有时阿娘也会带着她倒羟州去铺子里转。

“海堂春”是阿娘的心血,若她地下有知,定是会不高兴的。

而且宋栏此人年少时就游手好闲,家中许多铺子交到他手中都倒了,他根本不是真心想要做好“海堂春”的生意。

“海堂春”的招牌迟早有一日会砸到他手里。

对于李平月的决定,南宁很是担心。

她原本想劝她,等过些时日自己忙完手中的事便陪她一起走一趟羟州。

可李平月却摇了摇头。

“师父,这件事平月想要自己来做。”

“可……”

她拍了拍腰间南宁送她的那把短剑:“若师父实在放心不下,派几个人保护我便是。”

见南宁陷入沉默。

李平月依旧不肯放弃:“若要使陵东与关中互通,水路转运是最好的办法,羟州是必经之地,这件事不能再耽搁了。海堂春是阿娘留给我的铺子,平月自然要将它讨回来。”

“此事若是能成,不论是南府军的军费粮草补缺,还是陵东市场互通一事都能迎刃而解。”

“我知道师父放心不下平月,可平月已经长大了。”

南宁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面前的小郡主身上。

小郡主确实已经长大了,最近个头蹿得越来越快,如今已经快到她肩膀了。

李平月微微仰面,看向南宁:“当年师父孤身一人赴边镇从军,不过比平月大了一两岁,而且更为凶险。”

“师父,平月此去也并非一人。海堂春那些掌柜平月都认得,有他们在,一定能助平月拿回那些铺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