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笃定“皇妹求你救我——” - 公主他性别不太对 - 木句木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4章笃定“皇妹求你救我——”

第84章笃定“皇妹求你救我——”

长安内一直未等到南宁准备启程回京的消息,这使信王李祈感觉受到了威胁。

若陵东道不能被他收入手中,日后定会成为一个不可确定的祸患。

信王虽忌惮南宁,但碍于南宁手中还握着大周三成兵马,不敢轻举妄动,只是在暗中联合世家打压,想要断了陵东道与其他州郡的商队往来,并封锁了通向陵东的兵马粮草道,想要借此逼迫南宁让步。

信王在朝中算计着陵东道一草一木时,南宁紧锣密鼓地在燕平与陵东两地的交界口推行互市。

她继承了南凛将军的遗志,希望通过互市,让当初为努尔班一族所奴役的铁勒百姓能够与大周百姓融合,这片土地再也不要出现战火。

南宁在这里设下市令,又有专门的巡市使带兵巡逻,因两地的风俗与语言差异,最初虽然偶尔有些小摩擦,但也从这里开始,两族的百姓对彼此又有了新的了解。

传闻中凶蛮无力,甚至三头六臂的铁勒族人,不过是与大周的百姓一样,只是为生计奔波操劳的普通人。

他们互换着各自所需的物品,也有许多百姓为做买卖、方便交流学起了对方的语言。

数月下来,互市已卓有成效。

而眼下该解决的,还剩粮草问题。

朝廷那边手段仍然层出不穷,虽然下令对陵东封锁了商道,但南凛将军生前似乎预料到会出现这一天,早已下面各州县储备好了粮草。

陵东道内,目前还暂时未出现某样物资短缺的消息。

但储备毕竟是有限的,这么拖下去,并非长久之计。

-

信王如今依然不忘在京城中到处拉拢各级官员。

可人脉他有了,监理国政的权力他也有了。

如今只差兵马。

据闻,十多年都不曾与大周有往来的都南六诏的南诏国,近日受信王之邀,派了几名使者前往京城拜访。

“将军,你说这信王究竟要干什么?”

励行整日派人盯着京城里的消息。

一有些风吹草动,便开始坐立不安,整日往南宁这里钻。

南宁轰他,他不肯走,就眼巴巴地找各种理由留下。

这次又跑来给她研墨。

南宁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没有吭声。

倒是李平月在边上插了一句嘴。

“自然是找外援。”

小郡主这段时间一直跟在南宁身边,南宁问了她的意愿,并将她被南潜藏身时,先帝受封她为公主的意思告诉了她。

如今,京城的局面勉强还算稳定,若她愿意,就将她送回京城。

李平月拒绝了。

她清楚自己此次若是回京,那一辈子就只能留在京城了。

她想亲眼瞧瞧驸马师父口中的边沙大漠。

南宁处理陵东与燕平的军务与民生,她便乖乖地站在一旁,好奇地瞪大眼瞧。

李平月仿佛还是那个会抱着南宁的大腿喊“师父”撒娇的小丫头,可冥冥之中,南宁又觉得,似乎哪里又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励行向来嘴欠,原本想念叨一句“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

南宁却搁下笔,点头默许了她的话。

“将军倒是偏心,方才我说的话将军都不带搭理,怎么这小丫头一开口,你就不写了。”励行嚷嚷。

李平月仓促地看着南宁,心中有些不安。

南宁问她:“还有什么要说?”

在南宁的眼神示意下,小郡主撚着食指,缓声试探着说道:“前些日子我听励叔说过谢柬之回了京,又被封了爵,龙武军的兵权现如今也要回到他手中。”

励行整日骂着京城里的那些混账,她耳熏目染,也从里面分析出了一些东西来。

“谢柬之既有了实权,手中又有龙武军兵权,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必要再跟着信王冒险。除龙武军外,其余北衙禁军已是不成气候。”

“圣上重组禁军,里面虽然被安插了信王与太后的人,但长平姑姑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李知樾向来眼中容不得沙子。

重组禁军的事既然是他提出来的,他一定会将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挑出。

南宁点了点头。

李平月继续分析:“而金吾卫大多出自贵族子弟,府中的编制也只能供京城中的日常巡防,不可能大规模调出,所以信王只能求外援。都南六诏中,只有南诏兵力最盛。”

励行道:“下面不是还有府兵吗?”

“府兵……”李平月犹豫片刻,想了一会儿,最终摇了摇头。

她想不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