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说不定到时候我们就不在这儿了
元良想到小闺女这几次给自己写的信,低声劝了一句,“应该是快到了。每个月都是月底就能收到信了。”
李翠花小声嘀咕,“也不知道小幺现在自己稿费能拿多少,你看买那么多东西!”
“虽然没说,但我估计他们两口子应该不少挣。”
江城本来津贴就比较高,小幺之前只写短篇投稿一个月都能有个一百来块钱,更别说现在还开始写长篇了。
“那天我还听李嫂子和我说,江家的还在打听他们俩的收入呢,还真是没脸没皮。”
每个月,元瑶不仅会写信,每次都能收到一个包裹。
大队的人都是看在眼里的,李翠花也只能说都是孩子的一番心意,也要不了多少钱。
就在大家将信将疑的时候,上个月元良过生日,直接给他们俩一人买了一套衣服。
还是南方的丝绸做的!
这得花多少钱啊!
元良想到小闺女的孝心,觉得心里很暖,“下次写信和她说说,别一直给我们买东西,有钱了给自己买,给安安买。”
“你闺女你还不知道,我就这么说她能听吗?我看啊,还不如你早些退休算了,我们趁着还能动弹,去小幺那儿住一段时间。”
李翠花想着小幺给自己写的信,就对琼州岛很是好奇。
“那就等后年吧,明年年底我退休了,我们在家过完年,就去小幺那儿住一段时间。”
“那可是你说的。”
元良嗯了一声,老婆子跟着自己这辈子也没享到什么福,现在就盼着自己能早些满足她的这些小心愿。
元瑶在家丝毫不知道自己这里对于家中的老母亲是那么的有吸引力,她只觉得很热。
“热。”
江城平复了呼吸,自己兑了水,拿上二楼给自己和媳妇儿简单擦了擦身子。
“等我把水放好,就来给你扇风。”
自从开荤之后,江城是绝对不会放过每个机会。
元瑶本来觉得有些频繁,但是算算日子,一周也就两三个晚上,偶尔轮到她的生理期,江城就什么也不干。
她在家更是什么也不需要干,直接被江城伺候。
江城把毛巾和水盆放好之后,上来的时候就看见媳妇儿穿着吊带的睡裙,就这么趴在床上,小腿还在孔尚晃悠。
深吸一口气,他慢慢走过去,“在干什么?”
“我现在也不困,来看看我们俩的存款。”
家里的生活水平一直很高,本来还有人说嘴,讲座的时候元瑶为了说明父母的言行会被孩子有样学样之后,就举例说明了他们家的生活方式。
现在大家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元瑶过日子是这样了。
有些老人还真的反思,自己累死累活、省吃俭用的,到头来还落不到好,现在也肯拿出钱来吃吃喝喝了。
其实也就是每个月多花十来块钱的地步,但生活质量和之前大有区别。
不少年轻的媳妇儿都私底下暗暗感谢元瑶。
江城对这些也不好奇,自己每次发津贴都是在存折里,家里现在的存折都是媳妇儿管着,他现在还真不知道自家有多少钱。
元瑶记账有一笔自己的逻辑,江城的账目和自己的分开来记。
倒不是生分,而是她自己的收入会很杂乱,所以就把她自己的账目单独记好,江城的津贴比较固定,唯一有变数的就是奖金。
她把记账的本子拿给江城看,自己算了算手上的钱,“我们现在现金放家里也不合适,还是存起来吧。”
元瑶存钱都没存长期,都是两年的存期。
江城随意翻了翻,“都听你的。”
自己就没这么细致的记过账。
翻了个身,元瑶把这些都放到床头柜里,小声道,“今年应该是回不去过年了,明年你看看有没有时间,我们回去探亲。”
江城嗯了一声,“我今年多努力,攒攒假期。”
元瑶也没那么着急,“那也不用那么赶,也还要注意身体。”
“都听我媳妇儿的。”
“惯会哄我。”
嘟囔几句,江城轻轻给媳妇儿摇着扇子,哄着她睡了,又去看了看安安,给她盖好肚子,这才轻手轻脚得上床睡了。
元瑶第二天早上醒的很早,这边夏天时间长,她现在的生物钟也和本地人一样,习惯早起来干活儿,中午天热可以午休或者在家里忙活其他的事儿,尽量不出门。
江城在家,元瑶就喜欢多做些饭菜,他每次都能打扫干净。
“上次那个讲座办得好,现在不少单位也在搞这种活动,方嫂子还把我的演讲稿拿走了,说是有人想借鉴学习。”
元瑶现在说起这个事儿,还是觉得很开心,难得被这么多人认可自己的实力。
江城轻笑,“你上次的稿子,我听着都很激动,更别说第一次听你说起这些故事的人了。现在不光是家属院,就连这里大队里的孩子,都能有机会去上学。”
说穿了,现在的父母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还要去过和自己一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