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 民国之南洋明珠 - 小胖柑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5章

第125章

今天是为了给儿子赔罪,叶老太爷特地从星洲赶到上海,自家那个混账却到现在都没出现,叶老太爷下楼到酒楼雅间,一直在踱方步,时不时骂一骂这个混账东西。

唐大老爷带着太太都到了,这个混账还没来?别是为了面子,不肯跟人道歉,所以故意躲起来了吧?叶老太爷只能这么想。

叶老太爷跟唐大老爷拱手:“我实在无颜见老友。”

“进生兄何出此言?你我认识这么多年,我还不了解你吗?”唐大老爷客气地说。

叶老太爷没见唐海生,他微微松了一口气,总不能苦主到了,儿子还没来?他现在只求儿子尽快过来。好好赔礼道歉!该赔的赔,把这件事给了了。

他嘴里跟唐大老爷寒暄,眼睛却看着门口。

这时门口出现了两对夫妻。余嘉鸿惊讶,这……这唐海生没出现,他亲家和女儿女婿怎么到了?

他侧头跟叶应澜说:“这时唐海生的亲家,上海市民协会发起人之一宗寄荟。”

叶应澜明白上海市民协会,就跟书里日本人占领南洋后,成立的南洋华商总会一样,都是日本人召集了当地富商,打着救济难民和稳定社会的旗号,成立的投靠日本人的组织。

所以这个宗寄荟来做什么?叶应澜脑子里已经有千万种可能。她看向余嘉鸿,余嘉鸿侧头轻声:“你爸,可能……”

唐大老爷已经在介绍了:“进生兄,虽然宗老板是开银楼的,但你也应该认得吧?”

星洲那里,上海的新闻不少。日本人为了宣传所谓的共荣,在英文报纸上刊登,他们为了稳定上海做了什么。而华文报纸则是讨伐那些甘于受日本人驱策的走狗。

上海二十几位富商与实业家发起成立了上海市民协会这件事,早就被一一细数,叶老太爷也知道了宗寄荟投敌之事。

他看向唐大老爷,难道说唐海龙也已经?

叶老太爷浅笑:“我久居南洋,上海这边不太熟悉。”

今日是来赔罪的,叶老太爷这么说,已经表达了唐海龙这么做,不合适。

唐大老爷似乎并没有感觉到,依旧热情介绍:“这是我二弟的亲家,宗老板在上海滩也是有名望的富商,听闻你今天亲自过来,他也想来见见你。”

“今日宴席只为两家这么多年的情谊,这……”叶老太爷再次提醒。

宗老板笑:“我已经听说了,我跟海龙兄说,今天我来做个和事佬,把这个恩怨给化解了。从今往后,大家还是心无芥蒂,一起合作。”

叶老太爷带着淡笑:“今日不谈生意,只为家里那个混账东西。来来来,先坐下说话。”

唐大太太拉了叶应澜过去,把她介绍给宗太太和宗三少奶奶,宗太太对叶应澜十分热情,拉着叶应澜的手:“大小姐真是标致……”

唐海生的女婿宗家三少爷,也是与余嘉鸿初次见面就称兄道弟。

这个场面,叶永昌和唐海生不在,就像拜堂成亲新郎新娘都逃婚了,参加婚宴的宾客喝得很高兴一般诡异。

“进生兄,若是从上一代算起,两家也是数十年的交情了。小辈中出这些事,确实难堪,却也不能因此而断了两家的交情。”唐大老爷说道。

唐家这么说,叶老太爷却不这么想,混淆家族血脉之事,这种事情都不要介怀,那还有什么事,算是大事?

“海龙兄,我想今日你们应该不仅仅是来接受我们父子的道歉,应该另有来意,不如不要兜圈子了。明说了,也让我知道我那不肖子去哪里了?”叶老太爷撕破了这张纸。

“叶先生正在虹口的奈良院消遣,老兄不必担心。”宗老板拿起酒壶给叶老太爷满上一盏花雕。

叶老太爷手握成拳头,问:“虹口的日本妓院?”

“是啊!我亲家陪着。”宗老板举杯,“叶老板,请!”

叶老太爷稳了稳心神,举起酒杯跟宗老板碰杯:“那他们俩什么时候过来?”

宗老板咪一口酒:“叶老板,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国民政府不顾百姓死活,以卵击石,一意孤行,在上海投入了巨量兵力,不过是以卵击石,最终是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也没能改变南京沦陷的结果。我等并非要投敌,只是如今,大局已定,这一片焦土之上的人,总归要活下去。如此残局,也总要有人收拾。是以我等与日本人虚与委蛇,成立了上海市民协会。”

“哦!还不得已为之?”叶老太爷忍不住讥讽道。

“叶老板,我真的搞不懂你,你家族已经在南洋扎根,你们在南洋也是在英国人手底下吃饭。为什么要管上海人是在日本人手里吃饭还是在英国人、法国人或者美国人手底下吃饭。你能在洋人手下吃饭,就不能在日本人手下吃饭?”宗老板问他,“顽强抵抗之后呢?你今天也看到了,南京三十万人被杀。还想要更多的人命去填吗?死的人还不够吗?”

叶老太爷猛地拍桌子,筷子翻跳起来,落在了地上,他怒视宗老板:“杀我三十万同胞的是日本人,要亡我中华的是日本人,你颠倒黑白,反而怪罪中国人保卫自己的国土。秦桧见了你,恐怕都自叹不如。”

余嘉鸿也站了起来:“殖民者给殖民地的人带去了深重的苦难,殖民地的人从未放弃过反抗。我在美国读书,翻开美国的短短的历史,那是印第安人的斑斑血泪。美国之父华盛顿说:‘将废物放到所有定居点附近,那么整个国家将不仅仅是泛滥成灾,而是被摧毁了。’于是美国军人从印第安人人的死尸上剥皮,‘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来。’,后来麦迪逊又颁布法令,法令规定规定,不论男女老幼,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美国政府将会发给奖金50---100美元。他们用了百年,将印第安人几乎屠杀干净。如果亡国,那么南京的三十万大屠杀,不过是开始,后面三百万,三千万……”

“你这是耸人听闻。”宗寄荟说。

“耸人听闻?”叶应澜开口,“不说国外,单说满清进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在脚下这片土地上,而清军屠蜀,‘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屠全城,或屠男而留女’,最终千万人口的四川,只剩下区区几十万人,富庶的蜀中,老虎为患,瘟疫横行,从康熙年间开始了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如果中国沦陷,所有中国人成了亡国奴,今时今日之南京必然会重复。”

“作为中国人,我们怎么可能愿意做亡国奴?只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拿什么和日益强盛的日本抗衡?”宗寄荟一脸颓丧,“战亦亡,不战亦亡。”

“宗老板,我们不要在这里谈国家大事。我们是商人,讲的是和气生财。再说了,你的要求,也不是让进生兄投靠日本人,只是让他保持中立吗?何必说得如此沉重?”唐大老爷拉着叶老太爷,让他坐下,他还说,“让侍应生拿筷子过来。”

宗三少奶奶立刻出去,让侍应生拿筷子进来。

“莫谈国事,只讲生意。”唐大老爷把叶老太爷按下去之后,看向叶应澜,“应澜,劝劝你家嘉鸿,好好说话。”

余嘉鸿不用叶应澜劝,他坐下,当前问题是叶永昌在人家手里,不坐下又能如何?

“开条件,怎么才能放永昌回来?”叶老太爷已经不想跟他们再说下去了。

宗老板想要给叶老太爷倒酒,叶老太爷阻止:“有话就说。”

“叶老板,我们绝不让你为难。”宗老板笑着说,“小余先生这些日子,为了上海难民奔走,出钱出力,而且唐家也出了不少力。后续这些难民也要继续生活,你们都在南洋。鸿安捐出二十万法币,唐家和我们家各出十万法币,一同委托上海市民协会监管,分批给南市难民区,专项用于苏家宅的难民照管。这件事,我来安排一个仪式,请前上海总商会会长傅先生出席,让傅先生代表上海市民向叶老板和小余先生表示感谢。”

听见这位傅先生,叶老太爷差点就吐了出来,这位傅先生确实在上海滩赫赫有名,当年执掌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之际,勾结商人,放出巨量呆滞款项,恰逢美国推出《白银法案》,作为银本位国家,中国受到冲击,白银外流和呆滞放款的双重挤压下,把这家商业银行掏空。

而自从上海沦陷,清末巨富盛家的子孙一个个与日本人暧昧不明,甚至被日本人任命为苏浙皖税务总局”局长,这位傅先生又和盛家关系匪浅。只要和他站在一起,那就是投靠日本人的确凿证据。这是想要让叶家和余家一起沾上洗不干净的污水?

叶老太爷手捏着酒杯,唐大老爷脸上带着微笑:“进生兄,我们都知道,你们是南洋来的,背后有英国人撑腰。可谁叫永昌和海生有这么大的仇怨呢?恩怨仇杀,赖不上任何一个人,你说呢?”

叶老太爷放松了酒杯,他笑出声:“二十万,一张照片,听起来一点都不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