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熟悉之感
第59章熟悉之感
九龙观下,几百米长的集镇,在用卵石铺成的丈许宽道路上,满是慕名而来的香客。集镇尽头往九龙观的山路上,两边摆满了卖香烛的临时摊贩。
“二娘、三娘,我和娴雅姐姐想去观里上柱香,乞求各位神仙保佑爹娘平安。”凝儿对几个头上戴着纱巾的女眷中柳氏姐妹说到。
“凝儿……,这里人员众多,我们不便在这久留。万一被熟悉之人认出,将对我们以后不利。我看……”
二夫人刚说到这,三夫人开口说道:“姐,凝儿和娴雅难得有此机会以表孝心,这以后或许很难让他俩有机会来这里。我看娴雅和我等都蒙着纱巾,凝儿也没多少人认识,不如就依了凝儿所愿吧!”
“这……我们这么多人一起,难免会引起别人注意。凝儿和娴雅两人过去,又让人不放心。”二夫人听妹妹一说,也有心让凝儿随了心愿。可一想到两人的安全,又有些迟疑。毕竟方轩和他们几人,经常为了生意抛头露面熟人甚多,万一被相识之人看到,会打乱了之前所有计划安排。
这时阮林说话了,“二位夫人若要信得过我等,我和兄弟们愿跟随少爷、小姐一起前往,保护二位安全。”
柳枝看了阮林和他身后的八个人,想想这样正好可以试探一下几人的忠心。这沿途这么多人,万一几人心怀不轨,至少也不敢明目张胆对凝儿和娴雅怎样。于是点头答道:“尔等可要保证凝儿和娴雅安全。我们在集镇入口的河谷边等着你们,到时大家在那里汇合。”
“二人请放心,我等有事,也绝不会让少爷和小姐有事。”阮林抱拳弯腰回到。
“夫人,柳(方)轩愿一同陪着少爷和小姐。我这戴着斗篷,别人也难以认出。”方轩对阮林等人还是有些不放心,忙对二夫人柳枝说到。(这些人出了金山县城后,都早已商定以后已柳姓相称,隐去原本主家姓氏,所以才有了各自柳姓的称呼。所以以后章节里,各人都将以柳字为姓。)
柳枝看柳轩这么说,放心的点头应到。“那你们快去快回,不要做过多耽搁。其他人等,随我一起这就离开。”柳枝说着就牵着自己的马准备往集镇进口外走。
“二娘,我也想去……”黛楠怯生生的对着柳枝喊到。
柳枝稍愣了一下,看着有些胆怯的黛楠,面纱里的脸庞露出一丝疼惜的微笑。“那你随姐姐、哥哥一起去吧!但要听轩叔他们的话,不能一个人乱跑。”
黛楠一听连连点头,“二娘,我一定听轩叔他们的话,绝不乱跑的。”虽然蒙着脸看不见表情,但通过声音,就知道小丫头心里有多高兴、激动。
这时如云眼睛满是期待的看着二夫人,正好被柳枝看到。柳枝一时动了恻隐之心,想着这如云丫头自从进了朱家,完全都在府里照顾着凝儿,很难有机会出府。既然出来了,就让她也一起去见识见识吧!这以后躲进深山里,还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让他们能到集镇上走走。于是,柳枝对如云说:“如云,你跟着一起照顾好凝儿和娴雅姐妹俩。”
如云眼露感激之色的对二夫人点点头,“二娘,如云知晓。”
拾阶而上,来到庙观前的广场上,只见一旁一颗高大的银杏树已是一片片嫩叶抽出。广场上熙熙攘攘的挤满香客,正人挨人的缓慢向前蠕动着,庙观前的三十六步石阶上,一边上着、一边下着的满是人。
“大家靠近点,不要被挤开离了群。”跟在后面的柳轩对着众人招呼到。前面阮林三人引路其他五人在两边,把凝儿四人夹在中间。
众人好不容易进得大殿,凝儿立马被大殿前的一株兰花吸引住了眼球。凝儿直接走到兰花前,痴痴的看着那玉瓣红蕊发呆。“这兰花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熟悉之感?我好像对这株兰花特熟悉。不对!我长这么大,从没离开过县城五里之外,我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这时正好一个十三四岁的道童从凝儿身旁经过,凝儿忙上前拱手行礼问道:“请问这位小道长,这株兰花从何而来?我怎觉得和此兰花有种久违之感呢?”
小道童看看眼前的凝儿,又转眼看看那株兰花,有些不悦的说道:“这位居士,我都快十四岁了,哪里还小了?”
凝儿一听忙赔笑致歉道:“这位道长请原谅我一时无礼,对道长用了小字,在此向道长赔罪了!还请道长仙风道骨,原谅我等俗人失礼。请问道长:这株仙兰出自何处?还望道长能解信众疑惑。”
“哈哈哈哈……这还差不多!看你如此懂事,知道对本小……道长尊敬,那小道就恕你无知告诉你吧。”这个道童自己都称自己是小道长,还要因凝儿如此称他不高兴。
这时他也不管自己都这样说了,忙眉开眼笑的对凝儿说道:“我听师父说,这株仙兰是师祖建观之初就栽种的,距今也有上百年。我可告诉你,这是本观的镇观仙草,你可不要乱摸。要不然别怪小道我治你亵渎神灵之罪。”这个小道说的有模有样,好像自己就是这道里主事之人一般。
“徒儿,你又在这偷懒!是不是又想为师打你屁股?”这时一个四五十岁的道长出现在道童身后。
道童回头一看,害怕的边快步走开边对道长说:“徒儿没偷懒,徒儿在为这位居士解惑。师父,那我去忙了啊!”说着撒腿就跑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