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九龙玉佩,李善长 - 鉴宝:传国玉玺和九鼎震惊全网 - 敖河的钻地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章九龙玉佩,李善长

夜色降临,月光如水般倾泻在古老的南京故宫之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朱元璋手持着那部充满奇迹的手机,如同握住了整个宇宙的秘密。韩非耐心地教导朱元璋如何操作拍照功能,以及利用手机阅读浩瀚书籍的方法。每当朱元璋成功掌握一项新技能,都会发出由衷的惊叹,仿佛孩童般兴奋。

“韩非啊,这手机里的书海无边,简直像是装进了天下的学问。”朱元璋一边滑动屏幕浏览古籍,一边感慨道,眼中闪烁着对知识渴望的光芒。

“不仅如此,陛下。”韩非笑着指向手机的一个图标,“这里还有一个叫做‘手电筒’的功能,只需一点,即可照亮黑夜。”说着,他演示了一遍,只见一道明亮的光线突然射出,穿透了周遭的黑暗,令在场所有人无不为之震惊。

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接过手机,亲自尝试开启手电筒,然后举步走出寝殿,决定夜游皇宫。沿途的守卫和宫人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光明所吸引,惊奇地注视着他们的君王,纷纷赞叹朱元璋是圣君降世,神仙再临。

翌日清晨,朝阳初升之际,朱元璋在朝堂上郑重宣布:“韩非才学出众,见识广博,屡次献策,功勋卓著。今特封为国师,享公爵待遇,位列三公之一,掌管文华殿,负责编纂史册及传授天文地理之术。”

伴随着阵阵谢恩声,韩非接过了朱元璋亲手赐予的官袍、乌纱帽,以及代表荣誉的各种物品——黄金五百两、白银两千两、珍贵瓷器十套、宝石两颗等。

“韩非,朕希望你能继续为大明朝贡献智慧,让我们的江山社稷更加稳固,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朱元璋的声音中透露出殷切的期望。

韩非感激涕零:“臣必不负皇恩,竭尽全力,为国效力,为陛下分忧。”

朱元璋端详着手中的茶杯,目光温和地看向韩非,开口问道:“韩非,你是否还需要些什么?朕愿意尽己所能,满足你的愿望。”

韩非闻言,微微笑道:“多谢陛下厚爱。若真要说有何所求,那么,若是有更多精美的瓷器、古朴的青铜器或是珍贵的金器,以及名家的书画作品,实乃锦上添花,臣定会倍感荣幸。”

朱元璋听罢,豪迈地大笑起来,笑声中蕴含着帝王的自信与豁达。“哈哈,韩非啊,这点小事何足挂齿!”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炯炯有神,“既然是你的心之所向,那朕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寻最顶尖的书法大家和丹青妙手,为你专门创作几幅字画。至于瓷器和其他珍玩,朕也会精选一批,一并赐予你。”

韩非心中泛起一阵暖流,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有来自帝王的信任与尊重。他起身行礼,声音里带着诚挚的感激:“臣谢主隆恩,定将这些艺术瑰宝视为国家之宝藏,悉心呵护,传之后世。”

朱元璋点点头,嘴角含笑,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之色。“韩非,朕之所以如此看重你,不仅仅是因为你的才华横溢,更因为你有一颗赤子之心,对大明贡献极大还有对文化传承有着深深的敬意。

你放心,只要你忠于朝廷,朕定会让你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臣谢陛下!”

下朝之后,宫殿内的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朱元璋独自坐在御书房内,手指轻抚过手机屏幕,沉浸在另一个时代的奇妙之中。然而,快乐之余,一股莫名的情绪悄然爬上心头,让他忍不住轻叹了一声。

这时,韩非步入书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份异样,关切地询问:“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之事?”

朱元璋抬头望向韩非,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柔情,缓缓道:“怕你笑话……我只是想起已经去世的妻儿,心里难免有些牵挂。”说完,他略带伤心地笑了笑,似乎觉得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却连自己的妻儿都保不住,未免有些无能和落寞。

韩非闻言,却是呵呵一笑,安慰道:“陛下不必自责,思念家人乃是人之常情。其实,这一点并不难办。”

朱元璋一听,顿时眼睛一亮,急切地追问:“仙人果真有起死回生之法?”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希冀,但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不敢置信。

韩非摇头笑道:“并非起死回生,此事一时半刻难以解释清楚,但臣敢保证,定能设法让您见到马皇后和朱标太子。”这句话宛如春风拂过寒冬大地,令朱元璋心中久违的温情再度复苏,他激动地说:“如果真有这番本事,朕情愿将皇位禅让于你!”

韩非连忙摆手,谦逊地道:“陛下言重了,臣并无此念。不过,臣确有一事相求。”朱元璋毫不犹豫:“何事?只要是你要的东西,哪怕是朕的皇位都能给你。”韩非深吸一口气,认真道:“我希望陛下允许我带走李善长、蓝玉等人。”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上掠过一丝迟疑,显然对这个请求有所顾虑。韩非看出他的担忧,立刻解释:“陛下请放心,只要太子朱标在世,以及您的皇长孙朱雄英平安无恙,李善长、蓝玉等人绝不会萌生叛逆之心。臣有信心让他们成为陛下的左膀右臂,而非祸害。”

听到朱标和朱雄英的名字,朱元璋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彩,特别是得知自己的已经去世的大孙子也可以安然无恙时,那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欣慰地点点头,表示同意,并承诺将全力以赴支持韩非的计划。

然而随后韩非正襟危坐,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歉意:“不过陛下,我每次穿越的时间有限,只能离开我所属的时代三天,这意味着你需要耐心等待约一个月左右,方能见证奇迹的发生。”

朱元璋闻言,虽内心略显失落,但随即振奋精神,眼中闪烁着希望和期待的光芒:“仙人在上,臣朱元璋感激不尽,哪怕是一月的等待,也值。”说罢,便欲起身下跪,表达自己深切的谢意。韩非见状,急忙上前一步,双手扶住朱元璋的双臂,恳切道:“陛下,您此举实在折煞微臣了。我提出那些条件,也是出于两全其美的考量。”

朱元璋站稳身形,面露笑容,真诚说道:“咱家深知你的苦心,今日起,愿与先生结为生死之交,共担风雨。”韩非闻言,心中涌动着温暖的情感,欣然允诺:“既是生死之交,自当肝胆相照,今后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必不负陛下信任。”

仪式庄重而简短,二人交换誓词,结拜为异姓兄弟,从此心意相通,患难与共。仪式结束后,朱元璋慷慨解囊,亲自从密室取出珍藏多年的墨宝、画作、精致瓷器、璀璨宝石以及华美官服甚至龙袍赠予韩非,每一样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皇家气派。

韩非也不吝回报,从随身携带的空间袋中取出了几百瓶现代医疗药物、小巧精致的现代零食,以及一幅描绘着地球全貌的精美地图献给朱元璋,象征着两个时代的交融与友谊。

“这些药物可助你应对常见疾病,而这些零食则代表了我的家乡风味,愿它们能给你的生活增添几分乐趣。”韩非边说边递上了礼物,朱元璋一一接过查看,眼中满是新奇与欢喜。

最后,二人举杯畅饮,共享这份难得的时光,直至夜幕降临,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明时空第三天的夜空格外宁静,月光洒满了整个南京故宫,为这座古老的皇宫披上了一层银纱。

韩非站在宽阔的广场中央,环顾四周,眼前是庄严的大殿轮廓,身后则是那些对他满怀敬仰与好奇的文武百官。手中轻轻抚摸着朱元璋赠送的玉璧金权飞花雕玛瑙戒,那是沉甸甸的历史与情谊。此刻,他心中既有即将归去的释然,又有对这段特殊经历的不舍。

面对着朱元璋,韩非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中带着些许哽咽:“陛下,诸位大人,时候不早了,我该启程了。”他的话语如同平静湖面上投入的石子,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每个人的心头都荡漾开来。朱元璋走上前来,紧紧握住韩非的手,眼中闪烁着不舍与期待:“韩非仙师,一路平安。记得我们的约定,务必早日归来。”

群臣们也纷纷上前,或低声叮嘱,或送上祝福,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非凡之人的尊敬与祝愿。当一切告别的程序结束,韩非微微一笑,转身面向虚空,仿佛那里藏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扉。只见他身形突然一震,一道柔和的白光包裹住他的身体,瞬间,韩非的身影就如同融入了夜色一般,渐渐模糊,直至彻底消失不见。

在场的所有人都屏息凝视这一幕,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正当众人准备下跪送行之际,朱元璋迅速制止,他高声命令:“停下,韩非仙师说过不可跪拜,这是他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对我们尊严的尊重。”话音刚落,原本欲行大礼的人群停下了动作,肃穆站立,目送着韩非离去的地方,心中默念着祝福。

朱元璋站在原地,眼含热泪,喃喃自语:“妹儿,标儿,我的大孙子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真的能再见一面吗?”话语中饱含深情与渴望,仿佛跨越时空的呼唤,传递着一位父亲与丈夫最为真挚的思念。夜风轻拂,带着一丝凉意,却无法冷却朱元璋心中熊熊燃烧的希望之火,他知道,只要韩非能够成功,这一切都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随着夜色渐浓,人群逐渐散去,只剩下朱元璋孤独而坚定的身影伫立在广场之上,仰望着星空,心中默念着无数的愿望与祈盼,期待着那一日的到来。而韩非,则已穿越时空的壁垒,踏上了返回现代的旅途,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心中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