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皇帝圣旨赐婚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木子蓝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35章皇帝圣旨赐婚

第435章皇帝圣旨赐婚

“晋国公已率军渡大河已入魏州境内!”

“窦建德洺州普乐县令程名振主动投晋国公!”

端午节,长安城中,皇帝李渊收到从河北快马送回的急报。

恶月恶日,皇帝在曲江观看禁军龙舟竞渡表演,文武百官贵族勋戚陪同观看,

曲江两岸也是仕女如云,罗衣成群,银钗映日。

太常寺的乐工们演奏乐章。

“这个程名振是哪人?”皇帝问。

钱九陇回答:“程名振乃洺州平恩县人,曾经加入高鸡泊群盗,后被窦建德署为普乐县令,

这个普乐县是从洺州鸡泽县中分出的,此人任职县令期间,政绩突出很有名声,盗贼不敢入境。”

李渊惊讶,“想不到贼寇之中居然也还能有如此人物,真奇士也。”

钱九陇也道:“晋国公刚入魏州,他便主动率千余人南下投奔,此人很识时务。”

皇帝问:“秦王到河北也有月余,程名振怎么不投秦王,反而是李逸一入河北他就去投奔了?”

钱九陇不知如何回答,“也许是见形势已明了。”

“哈哈哈。”皇帝大笑,“李逸可有举荐此人?”

“晋国公表奏程名振为魏州长史。”

“朕本来打算授程名振一个永年县令,附郭州城,不过既然无逸这般赏识他,那就授程名振为魏州长史吧。”李渊轻笑着道。

心情不错的皇帝,召来老伙计裴寂。

“裴监啊,李逸为盛彦师求情,你们商议的如何了?”

裴寂早已猜出皇帝心思,当下便道:“盛彦师在李义满一事上严重失职,造成了极坏的后果,处死亦不为过。

晋国公上万言奏疏为他求情,说明他被俘后忠贞不屈,还能助晋国公夺取任城,俘斩徐圆朗万余兵马,确实也立了功劳,

将功赎罪,可免一死。

臣与萧相陈相等商议,盛彦师可免死,免其官爵,白衣效力于晋国公军前。”

皇帝看着曲江上十几条龙舟竞赛,龙舟上的鼓手激昂敲打着鼓点,浆手们喊着整齐划一的号子,

那场面真是让人看的亢奋精神。

“那就罢盛彦师亳州总管、右武卫将军之职,葛国公之爵给他留着,让他去河北李逸军中效力。”

皇帝一句话,

盛彦师终于逃过一劫。

“李逸奏疏中给刘兰成请了不少功,此人书佐出身,却勇悍无双,那就授刘兰成柱国、平原县开国公。

他这么能打,那就调去朔方打梁师都,先前鄜州刺史梁礼战死,鄜州稽胡又生乱,

便以刘兰成为鄜州刺史,延州道行军副总管,与段德操一起攻打梁师都。”

“郓州刺史蒋善合,改任陇右扶州刺史。”

“裴监啊,李逸这次在河南平叛,月余时间平定二十三州叛乱,招降十几万兵马,再立大功啊。

可他却上书朝廷,要请辞检校司空兼检校侍中、兵部尚书、太子少詹事兼太子左卫率等职。”

“陛下,晋国公为皇室宗亲,虽年轻可才华卓越,劳苦功高,臣以为可不用再加检校二字,

可司空兼侍中。

如今河南平定,陕东道大行台也迁至洛阳,那么可罢撤洛州总管府,洛州汝州郑州等可直属大行台。”

曲江上龙舟飞渡,岸边无数百姓欢呼呐喊助威。

裴寂则趁机向皇帝谈罢撤洛州总管府,

甚至把陕东道大行台的管辖范围,重新划在西起陕州,东到登州大海,北面主要以黄河为界的,南至淮河、伏牛山的河南地区。

也是李逸之前为河南道安抚大使,所整合的十总管府二十七州。

“河东河南都已平定,

如今征讨河北,形势大好,臣以为可以在河北设立山东道行台,以更好的方便战后对河北地区的安抚、治理。

李逸年轻有为,平定、安抚河南表现突出,可以让李逸为山东道行台左仆射,

再以河北安抚大使郑善果为行台右仆射,卢赤松为行台左丞,崔民干为行台吏部尚书······”

削减陕东道大行台范围,新设山东道行台。

而山东道行台的主要官员,都是东宫官员,名义上都兼着东宫官职。

裴寂的提议明显是削秦王之权。

撤了益州行台,撤了显州行台,

襄州行台也称山南行台,齐王兼行台尚书令,李孝恭为左仆射、屈突通是右仆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