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论功行赏实封功臣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木子蓝色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94章论功行赏实封功臣

第694章论功行赏实封功臣

显德殿上,

李逸出班上前,并没有谢恩接诏,而是当殿坚辞司徒、尚书令的加封。

“陛下,自大唐开国,尚书令一职便由陛下任之,陛下由尚书令而天策上将而储君而皇帝,

此职已非人臣可任,

臣建议,以中山王承乾领尚书令!”

李世民坐在御座上,捋须,

微笑着道:“承乾一个五岁的娃,怎能当此大任。”

封德彝暗暗打量李逸,又偷看皇帝,一番思量,发言道:“陛下,臣倒是赞同代王所言,

尚书令为百官之首,职权过重,又是陛下龙潜之时所任之职,前隋杨素任此职之后,也不再授予臣子。

中山王为陛下嫡长子,可领尚书令职。”

萧瑀直接出声反对,“中山王是嫡长子,接下来自然是要册封为皇太子,太子是储君,怎能兼任臣职,这有违国家制度。”

李逸也是再次请辞,“陛下,尚书令此职,本朝仅陛下一人担任过,臣当避讳,太子是储君,也不适合任此职,臣以为可虚置其衔,例不轻授,

今后尚书省以左右仆射为长即可。”

年轻的皇帝,

捋着须轻声重复着李逸的话,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几位宰相纷纷表态,“臣无异议!”

皇帝最后同意收回拜李逸尚书令诏令,但晋司徒之诏不撤。

“我大唐最重军功,你的军功仅次于朕。”

李逸当然不止是军功大,更重要是拥立之功,但这个不用放到台面上说。

裴寂都能拜司空,李逸晋为司徒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李逸觉得,自己对大唐真正最大的功劳,应当不是这几年东征西讨,也不是拥立了李世民,而是他给大唐带来了土豆玉米红薯,还有南瓜花生葵花子西红柿辣椒等,

尤其是玉米红薯土豆南瓜这几种作物,可粮可菜,特别是它们的高产和适应性,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

这才是真正的大功劳,

带来的不仅是祥瑞,更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这五六年间,这些祥瑞作物,正全面推广中,这些年,都不知道救了多少饥饿的百姓。

从这方面来讲,他晋封司徒理所当然,

其实司徒虽为三公,但只是个虚衔,没什么实际职掌。

跟尚书令相比,司徒不算什么。

看李世民在殿上那么从谏如流的收回拜尚书令的诏令,李逸也看出来了,今天李世民并没真正打算让他当尚书令。

但这一授一辞一收,

却是做足了姿态,

给足了李逸的面子,

也坐实了他贞观朝第一功臣,第一重臣的地位。

萧瑀这个左仆射,就没被授尚书令,房谋杜断,还有李世民的妻舅、妻兄高士廉长孙无忌,也没授尚书令,

独授给李逸,自然就是更加突显。

现在就算辞而不受,可也与众不同。

晚上,

照例举行盛大的宫廷宴会。

尚书左丞进谏反对宫宴过于隆重铺张,还因此弹劾左仆射萧瑀和右仆射封德彝,

但李逸笑着劝说师兄魏征,

“就是乡下百姓,这婚嫁等喜事,也要热闹张罗一番的,陛下登基御极,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宫宴热闹些也是应当的啊。”

长孙无忌就不太喜欢处处唱反调的魏征,“巨鹿县男,李司徒说的很有道理,这天子登基,那是何等大事?”

“魏左丞,不也因陛下登基,而赐爵一级获封巨鹿县男爵吗?”

离晚上宫宴时间还早,

李世民叫了元谋六臣,请他们吃鸭子。

“咱们民间有处署吃鸭子的习俗,老鸭味甘性凉,吃鸭子好。

今天长孙还特意做了好几道鸭子,有白斩鸭、子姜鸭、荷叶鸭、核桃鸭、百合鸭、烤鸭、党参老鸭汤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