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西域镇妖;围猎锤虎
西域!镇西大将军府!
大皇子悖尔刺金、岳猛趴在他的床榻上,几个非常妩媚,非常艳丽的妖族二八少女正在给尊贵的大皇子殿下按摩胳膊,大腿,腰部。
在大皇子的东征西讨下,这些年来,西域妖族部落已经全部向大一朝表示臣服,虽然仍有几个部落是面服心还不服,但这个无所谓了,只要部落首领奉守大一朝法度,按时上贡,不举兵反叛,内心服不服可以不管他。
大皇子殿下今日兴致极高,这西域无战事,好武的大皇子殿下就喜欢围猎,围到的野兽越猛越好,越是野性足的,凶猛的,体格巨大的野兽,越能让大皇子殿下兴奋,那种把利刃插入野兽身体中,野兽临死前愤怒咆哮,热血喷涌而出的快感,可远远比把美丽的女子压在身下的快感强多了。
今日上午的围猎,就让大皇子殿下很是刺激兴奋了一把,已经很久没碰到这种猛兽了,一只足有千斤重的白额大虎:咆哮山林,张牙舞爪,极其凶恶。
可能是此虎已颇有些年月,吸收日月精华,已经略通法术,这孽畜凶猛至极,可一跃十丈,利爪一抓居然能抓破兵勇的头盔,铠甲。
而且防御极强,兵勇们箭射不入,刀斩不进,一连伤了好几个兵勇。正在众兵勇对其无可奈何之时。
那大皇子骑在他的御用银翅大雕之上巡视,发现此虎异常,乃取出他那重达三百六十斤的琉金霸王锤,纵雕俯冲而下,两腿控雕,双手举起那琉金重锤,快若闪电般朝那虎头奋力锤去,一捶即打爆虎头,其情形就如同从天而降之巨石压上了西瓜,那虎头内白的红的溅得满地都是,连闷哼一声都来不及,就直接死去。
大皇子武功极高,几乎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且天生神力,平时喜欢用重武器,若是步战之时,则持一对琉金霸王锤,一对共七百二十斤,单只三百六十斤。
但若是空战,或是骑战,则最多只能持一只锤,非人不够力也,乃是畜不够力耳。
须知,普通的银翅大雕若负重三百来斤,尚可正常飞行,负重至四五百斤,则最多可飞行一二个时辰。
大皇子的银翅大雕,乃雕中之王,比普通大雕要大五成,所以正常负重就能四五百斤,负重六七百斤亦可飞行一二时辰,虽如此,但大皇子在雕上亦只能带一只锤,加个其他的轻武器,若两只同时带上,大雕飞不动矣!
骑马亦如是!
承平无事之时,京师中每半月会有邸报送至此处,无非说些京师中的琐事,某某因政绩著然,被提拔了户部侍郎,某某因家父去世,回乡丁忧,某某贪污**,卖官鬻爵,被抄家判斩立决。
大皇子对这些不感兴趣,亦从不参与过问,他只关心治下的一亩三分,他部下的军备,粮饷,是否按时,足额安排到位?他部下战将,因立了战功被他保举入京为官,是否保举成功?
当然,若是他闻知,他保举的某位武将或有过错,被参被罪,只要不是谋逆等大罪,他亦上书恳请陛下宽之,所以朝中武将大多感其德,在其账下之时,皆愿效死力。
不过半月前的那份邸报着实让大皇子殿下很是兴奋了一把,北海居然有孽龙作祟,他的父皇已乘龙州亲赴北海戮那孽龙。这实在是太让人兴奋了,若非朝廷禁令,可能他都驾起自己的银翅大雕,赶上他父皇的船队,也去凑凑热闹。他倒想看看,那只号称能在海中兴风作浪的孽畜,到底能扛他几捶?
但是一想到朝廷禁令,他立刻蔫了:“诸皇子带兵在外者,若无皇帝明旨,擅离驻地,如同谋反,地方官员皆可直接械上京师,若皇子反抗,可先斩后奏。”
祖宗立下制度是有道理的,其实说白了,对皇帝皇位威胁最大的,不会是大臣,更不会是老百姓,反而是皇帝自己的兄弟,儿子。自古因为皇位父子相争,兄弟仇杀的可是多得不得了。
大皇子殿下固然不会怕什么地方官员械他上京师,若说这个世界还有某些东西能让大皇子怕,那他的父皇绝对是第一个,他虽然天生神力,对于习武极有天赋,但须知道,他的父皇武功却是整个大一朝中顶尖的几位高手之一,他的武功,他的法术,基本上都是他父皇亲手传授。
论力气,他的父皇可能比不了他,但是若论武功法术,他却自认仍然不是其父对手,特别是那小法象功,他父皇已经修炼了近四十年,他却只修炼二十余年。他父皇对这门法术已是熟练,而他仅是粗通。
他知道,他父皇是绝对不可能下圣旨让他到北海去屠龙的。杀一条龙而已嘛!又不是对付大规模叛乱,他西域离北冥,相隔六七千里,区区小事怎会兴师动众。
而没有圣旨,他私自驾雕前去,他可实在还没这个胆,不说他父皇会将他关到宗人府,光是重重地训斥他一顿,也够他喝一壶,他可不想为了凑个热闹,冒着违反祖宗法度的危险。
对于他的父皇,他一直是又敬又怕。在京师中时,其父屡屡告诫其要习文,说纵使武功盖世,若不习文,亦是一介武夫,不足为贵。
怎奈他天生就不是习文的料,听那师傅讲的经史子集,历朝兴衰,治国之道。他完全如听天书,不知所云,直听得昏昏欲睡。
师傅屡屡向他父皇告状,他亦屡屡受他父皇训斥。为了逃避这种地狱般的习文生活,他干脆就在十六岁时对其父言不欲为帝,欲为将,愿镇守西域,才得以逃离。
而来到西域就好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高皇帝远,他在此就是皇帝。再也不用听那烦人的、像苍蝇般的师傅的啰嗦耶皂。
至于那个部落该打,那个部落要拉拢,那个部落又要打,又要拉,这些自然有他属下参赞帮他谋划,实在没办法决断的,就向京师请旨,旨意到达后才去做,总不会出差错。
做将军就是比做皇帝快乐啊!
大皇子殿下实在想不通,人族历史中,为什么那么多的皇子,争破头都想坐那个皇位,那个破位子有啥好坐,动不动就有一帮如苍蝇般的文臣在耳边耶皂,这谏那谏的,而且说那话听都听不懂。
什么治国之道,什么这云那云,什么三皇五帝,什么古圣先贤,什么尧舜桀纣……
可能自己什么时候被那帮酸腐文官们骂都不知道。
更重要的是,被那帮酸腐文官骂了,不但不能像对待猛兽那样,用重锤把他脑浆锤出来,反而还要对他们笑脸相迎,博个“从谏如流”的美名,这他妈是人做的事吗?
就是他父皇想封端贵妃的父亲做个侯爷这件事,大皇子当时还在京师,整个事件是他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
他父皇不过想封个爱妃的父亲为侯爷吗?江山都是他父皇在坐,封个侯爷有多大事。
蛊植那厮,居然敢说什么爵位乃朝廷重宝,非陛下库中私银,还扯到什么褒姒,妲己,简直可恶之极。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父皇虽然当场大怒,打了那厮三十大棍。但是第二天却向那厮认错,还提了一级,向群臣说该向那厮学习,发现皇帝做得不对就要直言上谏。
而无论是太后,母后,或是满朝王公大臣,都真心称赞父皇非常英明。
大皇子自思,若是我当朝,可绝对说不出他父皇那种:
“汝把端贵妃比褒姒,妲己,则朕为幽,纣乎?”这么文绉绉的话。
他只会取出琉金霸王锤,把那厮的头像西瓜一般锤碎。
不过他父皇不但没锤碎那厮的头,倒反过来给他升官。
虽然他不明白为什么父皇会这样做?
更不明白父皇这样做反而是英明的,但是包括太后,皇后,众王公,满朝文武,个个都说他父皇是英明的,料来众人是不会有错。
父皇给那厮升官是英明的,是明君。那如果是自己当朝,锤碎那厮脑袋肯定是错误的,是昏君。
看来这个皇帝我实在当不来,勉强要当,也定是昏君。
正在大皇子殿下在享受那少女按摩,脑袋里想着明君昏君之时,内侍来报:
“殿下,皇上从北冥发来圣旨,送旨雕奴已经持宝匣在议事大厅等候了。”
“难道父皇要诏我去北海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