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三魔谋算;石阡开锁 - 征魔演义 - 寻道儿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征魔演义 >

第十四章:三魔谋算;石阡开锁

且说那照皋与厘斯签收了宝匣之后,面面相觑,二人平时亦有龃龉,但此时亦成一派,彼此皆知对方想某事,但皆不出声。

良久,照皋乃发言曰:

“天下至大之机,在此宝匣中,汝欲观乎?”

“何出此不臣之言,朝廷律法昭昭,此行乃灭族之罪也。”

“法为人所立,亦为人所执,断而敢行,鬼神避畏。吾闻先发则制人,后发则制于人,若明日上朝,当众宣旨,吾等无能为也,以吾观之,陛下遗诏当传位于大皇子。

大皇子乃前银雕神队之队长,与哈依素来交好,若大皇子继位,吾等终身处于哈依,台吉等辈之下,明矣!吾等先观此诏,胸有成竹而后乃可见机行事。”

“此事须二皇子知晓,而后乃可行。”

其实那厘斯何尝不想看那宝匣中的圣旨,只是别人一提,你立马就答应,那岂不是太不客气了,就好比过年大人给小孩红包,小孩都知道客气的推辞一下,说不用了!不用了!如果大人因为小孩说“不用了”就真不给,那就真是太不懂事了。

此二人来到了二皇子宫中,只见二皇子坐在龙榻上,脚边的锦衣地毯上湿漉漉的,旁边一个明显被踢翻的洗脚银盆,正对着一个扶侍宫女大发雷霆:

“你想烫死孤吗?洗个脚都不会,侍卫,将这贱奴婢拖出去乱棍打死。”

那可怜的小宫女跪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听到“乱棍打死”时浑身一震,脸如土色,已经瘫到了地上。

那宫中卫士正欲拖将出去行刑,照皋和厘斯已经进了寝宫,忙说:

“殿下且息怒,宫女小过,何必雷霆之怒,古之成大事者,非但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愈是非常之时,愈须心境宁静。

勿须施刑,着此奴婢闭门思过即可。”

那侍卫站那宫女旁,不敢动,目视二皇子。

“就照二位大人意思办,都下去吧。出去把门关上,任何人等不准进来。”

侍卫都出去后,二皇子亦不再废话寒暄,问二大臣曰:

“两位大人深夜来访,必有要事?”

那照皋亦不再拐弯抹角,乃直言道:

“殿下,圣旨到了。”

言毕便将那装圣旨的宝匣拿将出来。

二皇子观之良久,乃开言曰:

“二位爱卿,汝二人皆朕之智囊心腹,在此无不可言,汝等试言之,此宝匣内之圣旨,有何言乎?吾父皇真欲立吾兄为帝乎?”

“某若所料不差,此诏之言其要有三:

其一:传位于大皇子;

其二:随行各文武大臣无罪;

其三:殿下与小殿下当封王,某等三大臣或有恩赏;”

那照皋拈了拈他那三寸来长短的山羊胡子,胸有成竹地说道。

二皇子今天听了照皋的话后,虽然郁闷了半天,但是他不得不承认,照皋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但就人性来说,任何事物都喜欢往好的方向想,哪怕明知道是幻想。

二皇子似乎不服气照皋说魔皇一定会传位于大皇子,乃开言道:

“帝王之心,鬼神莫测,汝真能洞察陛下肺腑乎?若明日朝会打开宝匣,观圣旨非如汝所言,陛下传位于孤,孤定降罪于汝。”

但那照皋听了二皇子的话后,急忙跪下,曰:

“殿下!殿下若能登基,则罪臣事小,只怕明日朝会开宝匣宣读圣旨后,传位于大皇子,则殿下大事去矣!吾等无能为也,殿下不欲为帝乎?”

“汝等皆孤心腹,孤直言与汝,孤固欲为帝,但若陛下遗诏如汝所言,传位于吾兄,孤虽欲为帝,岂可得乎?且吾等虽欲先观圣旨,再作谋划,但亦不耐此宝匣何?”

“所谓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殿下欲观圣旨,岂一宝匣,一铜锁,一封条能阻止乎。”

那照皋言毕,随即出去片刻,即带了一人进来,(此乃大一朝灵类第三等人族之人也,非魔族人)。

二皇子见此人身高不满五尺,长得贼眉鼠眼,身材拘娄,不由得一脸鄙视,不知这非常之时,照皋带此人来此意欲何为。

此人向二皇子及厘斯略一鞠躬,亦不言语,歪肩斜腿地站在那。

那照皋乃开言道:

“此人名曰石阡,乃刑部天牢中重犯,是吾从天牢典狱长手中带出,曰仍有型案要审。

此人乃天下第一神偷,其貌极丑却身怀绝技,吾掌管之户部库银,银柜未坏,铜锁完好,却屡次失窃,原以为是内贼所为,乃加强内部监察督促,但屡查屡失。吾乃心生一计,将一心腹锁于银柜中,三日不食不饮不溺,直到此人开锁去窃那柜中银,才将其一把抓住。

一问才知,原来此人轻功极高,飞檐走壁如屡平地,且善于缩骨功,施展时能身若狸猫般大小,行走攀爬寂无声响,且又极善开锁。

一般窃贼亦能开锁,但开后其锁有损,不能复用。而石阡开锁其锁无损,有如持钥匙开一般,

其每次行窃后时,皆是将锁打开,将银取出,再复锁上,若不清点库银,连库银失窃皆未知。”

二皇子听了照皋的言语后,不由得对此人刮目相看,看来人族之中,奇人异士不少。此人虽是鸡鸣狗盗之徒,但非常时期,亦有大用。

那二皇子收起了轻视之心,乃拱拱手问石阡曰:

“照皋大人曰石先生善于开锁,但此锁乃宫中巧匠所造,做工极为精微巧妙,非户部之库银锁可比,石先生能开乎?

那石阡两眼望天,曰:

“天下无某不能开之锁,只是某开锁之后,可否性命得全?”

“若助孤得开此锁,先生即使弥天大罪,孤亦恕之,况窃银小罪乎,孤不但恕先生之罪,放先生出囹圄,再赏先生白银十万两,保先生下辈子衣食无忧。只是先生此后须去南方,远离京师,终生不可再入京师,亦不可与我族官员接触,孤绝不食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