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此界诸宗天道阁龙王到来!
第586章此界诸宗天道阁龙王到来!
【渡过二九天劫,便可称一声“真人”。即便身为散修,能到此境界者,无论行至四大洲何处,皆被奉为座上宾。】
【昔年太平道人,便是渡过二九天劫的修士,因而能在中土禹州留下赫赫声名。】
【然则,能渡二九天劫者,已堪称此界顶尖修士。】
【当年,方寸山前任宗主,曾在正道各家的联合胁迫之下,割出西南腹地,致使如今方寸山疆域锐减四分之一。】
【那位宗主含恨而终时,只留下一句:“此界不成无上大宗师,终为蝼蚁。”】
【修行界古往今来,每一位成就无上大宗师者,皆是能改变修行界格局之人。】
【你走出静室,仰首望去,天穹之上屹立十九道身影。】
【他们皆未收敛气息,如一轮轮炽烈大日,煌煌耀空,威压四方。】
【这十九人人,应当便是此界最具话语权之辈,此界大宗的各脉宗主。】
【方寸山之主农牧的身影也在其中。】
【此番你未贸然运转《玉皇望气术》,只凭一双肉眼静观。】
【上回窥探农牧已被他察觉,此时此地,自当慎之又慎。】
【即便如此,二十六人的立场分布仍一目了然,正、魔、散三家,泾渭分明。】
【魔道一方,六道身影凌空而立,魔威滔天,气息皆强横无匹。其身份亦不难推测:】
【居中一人高踞于骷髅堆砌的魔座之上,周身魔烟翻涌,煞气慑人,应是太上魔宗宗主。】
【其侧立一矮小枯瘦的老者,气息沉凝如凡俗,却是将气血筋骨炼至圆满的极道魔宗之主。】
【一名女子周身笼罩在璀璨辉光中,真容难辨,乃是功法臻至极境可转换性别的极乐魔宗宗主。】
【另有一高大男子,额头贴着黄符,手持禅杖,属朝圣宗一脉,执掌召阴御尸之道。】
【余下二人中,一人身形隐于一道血河之内——那正是血海魔宗神禁法宝“幽冥血海”。】
【最后一人,应该不能称之为人,只剩下一只独臂,上面长着眼睛,掌心中有一张嘴。】
【这是魔道七门之一的——“天缺魔门”,修炼《天魔解体大法》,最高境界身体的只剩下一块血肉都能重新长出整个躯体。】
【魔道七门,唯独缺苍天魔门的修士?】
【倒是奇怪了,苍生魔门乃是魔门第一个大宗,除开苍生魔主外,还有四位渡过二九天劫的太上长老,竟然一位没来?】
【苍生魔主失陷天帝宝库,最为着急的应该便是苍生魔门,这倒是事发蹊跷?】
【正道这边,来了八人,皆是各脉宗主。】
【道凌宗的九阳真人这位无上大宗师,并不是宗主,而是他的师弟通玄真人。】
【你举目望去,只见八位宗主比之魔道更显一派凛然正气。】
【其中三位老道并肩而立:面色泛紫者乃是通玄真人;一位身着蓝色道袍,为清虚殿殿主;另一位白眉鹤发、面容红润,则是天玄宗宗主。】
【道凌宗、清虚殿、天玄宗,三家原本就是一家上古大派,只是分成了三家,同气连枝。】
【龙泉剑宗宗主乃是一位年轻道人,腰系酒葫芦,背负长剑,头戴莲花道冠,颇有出尘之姿。】
【西昆仑宗主是一位容貌清丽的道姑,手持玉拂尘,神态恬淡超然。】
【方寸山农牧依旧是一副朴素的老者模样,静立其间,气息沉凝。】
【这三位宗主站在一块,也是三家互相交好,互为同盟,以这位道姑为首。】
【另外两人,一位儒衫老者手持戒尺,乃是紫阳书院董夫子,自有一派书卷清气。】
【一位身披赤金袈裟的中年僧人立于其中,正是正道九门之一金光寺的方丈。】
【紫阳书院、金光寺与终南山素来交好,然而今日终南山宗主却并未现身。】
【这也并不意外——终南山一脉常年隐世,这一代传人至今未有出山之迹。】
【不过,据方寸山所得消息,此前正是终南山宗主子午真人以“三真万法剑”劈开了天帝宝库。】
【怎么不见人影了?】
【正道九门,来了八位宗主。】
【至于外道一方,仅有五门宗主到场。】
【其中一具面无五官的白色傀儡裹着宽大黑袍,静立无声——应属天机门一脉。】
【据传天机门门主的真身,纵使本门弟子亦无人知晓,而这具无面傀儡却每代如一,从未更改。】
【一位体型微胖、蓄着八字胡的中年道人立于其侧。他身着锦衣,宛如富家翁,全无修士常有的出尘之气,竟是自诩“天下第一丹宗”的金兜山宗主。】
【正道也有练丹宗门——清虚殿,两者也常常用来比较,比来比去千年。】
【清虚殿靠着正道占据中土禹州,得天独厚,这些年也开始自称“丹宗之祖。”,两家自然看不过。】
【你心下微讶,本以为这位丹道大宗之主,未想竟是这般模样。】
【你对金兜山倒是有所留意,在白蛇娘娘怀孕的试炼中,那位“许瓷”就是被金兜山历史上一位宗主,夺走了肉身。】
【而那位白衣女子,似乎也和金兜山息息相关。】